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殷 《现代交际》2010,(6):52-52,5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科学的体育锻炼在脑力劳动者身体机能方面和劳动、消费、精神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有利于脑力劳动者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旨在使脑力劳动者提高对科学体育锻炼强大功能的认识,不断改进并完善自身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疾病,增进健康,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娅楠  金远睛 《职业》2013,(10):94-95
科技越来越发达,居家生活越来越便利,“宅消费”创造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妇女》2008,(1):F0002-F0002
生活的相互平实让我们时常忘记在平淡中创造惊喜,然而只需稍稍用心,质朴无华的生活也能在琐碎中找到闪亮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坚持创造富有意义的个人情趣,那么我们就能够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品位;同时还能给身心带来舒适和安宁。情趣为我们创造了领恬生命真谛的机会,使我们有机会欣赏和创造羡,使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使我们拥有无数美好的回忆。长此以往,生活中的平庸琐碎之事将被渐渐淡忘,留在脑海中的只有具有积极意义的特殊时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还把之当成精神上的生活品味,因此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应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创作出功能齐全,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6.
常听人说享受生活。是的,我们不是"苦行僧"和"清教徒",我们应当享受生活。不过,我总觉得,要享受生活,应该同时不忘记创造生活,最好能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从古迄今,人们胼手胝足、尽心竭力,创造了那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到如此多彩多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假如人们只知道享受,而不热心去创造,我们的生活质量定然不会像今天这样提高,久而久之甚至会对这种坐享其成的生活感到乏味。为什么一些人离退休以后感到生活失落,失落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郭文发 《老年世界》2014,(17):34-35
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山林巍峨,草原辽阔,银湖浩荡。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古老的“扎赉诺尔文化”,成为“草原文化的起源期”,其后众多的北方民族,从原始部落走出大兴安岭的森林,走向呼伦湖畔的草原,开始了他们饱尝牧野风光的游牧生活。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轻松愉快。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总是觉得很累,日复一日地工作、生活,觉得没有轻松的时候,所以便有人发出了“活得很累”的感慨。其实,这主要是人们不知怎样去创造轻松愉快的心境,不会合理地调节、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种累不是一种身体疲劳的累,而是一种心理感应上的累。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8,(2):49-49
如果说盖茨让微软成为传奇,那么乔布斯本人就是传奇。他创建了苹果电脑,引领了电脑时尚的潮流;他创立了皮克斯,拨动了娱乐,业的风向;他创造了iPod,又通过它影响了不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08,(4):61-61
如果说盖茨让微软成为传奇,那么乔布斯本人就是传奇。他创建了苹果电脑,引领了电脑时尚的潮流;他创立了皮克斯,拔动了娱乐业的风向;他创造了iPod,又通过它影响了不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万承奎 《老年世界》2006,(12):40-42
认识现代病的危害,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又称为“自我创造的危险”,主要是指那些不懂得养生、不懂得营养、不讲卫生、性格不健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意义     
生活远远不仅是活着。生命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交替的无情延续。我们的父母其实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自己则将永生于我们的孩子之中。人类创造了社会及其制度,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将由此而代代相续。人们创造的美,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黯然失色。无疑,我们的躯体总有一天必将腐烂,我们的手脚必将萎缩。但是,那些曾经以我们的生命,以人类的真善美所创造的一切,将永远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共辉。  相似文献   

13.
逍遥 《金色年华》2014,(10):5-5
一个人的舞台即使很少有人给自己鼓掌,自己也要好好的活出自己。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好好的生活,生活就是为了好好的活着。干百年来,瓦古不变的就是生活。活着,就有生活。即使无人为自己喝彩,自己也是自己的观众,为自己喝彩,努力的创造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确,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可能活出自己的最后都成了有所作为的人物。人生本就是经历的过程,谁能活出自己并且能好好的生活着才是最战功的人士吧。  相似文献   

14.
皮芳红  管金玲 《现代交际》2023,(10):28-37+121-122
自由时间作为实现个人充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它能够激发人的精神需要、助力人的精神生产、推动人的精神交往。新时代,面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存在的自由时间占有不足和利用不当等问题,要坚持人民至上,捍卫自由时间的属人本质以发挥人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主体作用;要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以夯实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加强思想引领,筑牢自由时间的文明高地以擢升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层次。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88%公众认为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82.1%的人表示会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和工作,去创造更大的价值;77.9%的人表示地震之后与亲人朋友的关系更亲密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生活教育理论,其中幼儿教育思想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强调幼儿教育、推行平民教育、重视自治教育和重视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幼儿早期培养、普及幼儿教育、提升幼儿道德素养和加强幼儿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世界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各民族人民在自己所生成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又使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或称为文化的民族性。这样.也就使得我们的世界涌现了多种文化体系,或称为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多少国度,就有多少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是抗美援朝“活烈士”的残疾儿子,年过三旬:一个是年方二十的妙龄女郎,身体健康,两人冲破世俗的偏见喜结连理,共同创造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09,(35):38-39
近年来,四方区以“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为理念,大力发展老年文化,建设老年文化体系,不断创新为老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四方特色的“康乐为老”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