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产权、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需求是保证一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我国经济近3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逐年下降.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同时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过高的收入差距在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制约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企业作为初次分配的主体,其内部分配机制或者说企业内部的产权界定将会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通过回顾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尤其是在不同发展阶段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证明了企业产权对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联合产权制度对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会通过影响消费和要素供给作用于产业结构。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内需增长乏力,这是导致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大力推动服务经济的发展。当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释放内需潜能,以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不仅是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的收入差距过大所导致的刑事犯罪率的上升和犯罪程度的加剧,通过对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率和刑事犯罪程度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从而减少收入分配问题所可能引致的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4.
生计多样化是农户分散风险冲击、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生计手段,有助于提高 底层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助力农户脱贫增收.但生计多样化能否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 的收入差距,取决于现实中生计多样化对农户整体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全国性家庭调查 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生计多样化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 响.研究发现:生计多样化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具体地,多样化生计活动突出表现为“益贫性”的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方面作用显著.基于收入结构的不平等分解结果显示,务工收入对家庭总收 入不平等的贡献最大,务工收入的增长有助于改善总收入不平等状况.特别地,对于生计多 样型农户,务工收入增加1%,总收入不平等会减少4%.此外,分区域分析发现,生计多样 化能够明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由此认为在 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应提倡生计多样化,以有效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促进相对低收入群体加快 迈入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动中出现了新困扰:物价持续回落,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尽管银行利息一降再降,但民间储蓄居高不下,消费迟迟不能启动。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困境?许多专家、学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对策,本着重从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入手,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农村收入偏低对社会消费需求的制约,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而这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反过来又对以后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文章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分析。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消费品结构和储蓄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则会导致社会最终需求不足,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包容发展能起到降低收入不平等、消除贫困等重要作用,金融包容水平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文章集中考查金融包容水平与收入分配方面的关系。金融包容水平由IFI指数来代表,而收入分配状况则由基尼系数来表示。通过构建面板VAR(PVAR)模型,计量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包容水平对收入分配状况有显著影响,提高金融包容水平,能有效降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8.
文建东、潘亚柳在《福建论坛》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对低质量和高质量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同,收入分配不平等与贫富分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导致收入较低人群加剧贫困,从而减少了社会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劣质产品主要出现在农村市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身份的不平等导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各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不同,导致其经济收益的差别;两种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制度缺位;在分配制度设计上,偏重于激励效率提高而对公平重视不够;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与基本需求品过度市场化同时存在;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乏力等。缓解由此产生的矛盾,一要发挥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二要依法规范各种收入分配行为;三要积极扩大劳动就业;四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创造根本条件;五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却出现了经济增长快,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降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在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到经济的持续、有序、快速发展的结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重点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地扩大,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对公平分配应如何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如何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有些学者认为,现存收入分配政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几乎都围绕着收入分配平等与否来展开。换句话说,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将从收入分配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的角度来阐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生产要素由不同的所有者投入 ,因此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 ,而按劳分配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需要建立对按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文献展开全面详细的评述十分必要.具体包括: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解读,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收入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的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劳动力供给因素,对未来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22个国家1980-2012年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紧缩性的利率政策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但是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分位数收入人群的对比发现,利率上升对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下降具有显著作用,可能会使得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上升但其作用并不显著。通过传导机制的检验发现,利率政策的调整通过对资本形成与就业的影响进而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在OECD国家中投资率的上升导致富人收入比穷人更快增长,从而导致收入不平等恶化。  相似文献   

16.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两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着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由不同的所有者投入,因此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而按劳分配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标,需要建立对按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1998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为9547亿元。而城乡居民的储藏余额已达到53407亿元。这笔巨额的金融资产或货币资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购买力、投资力,从而形成推动“扩大内需”的动力呢?这就不能不对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统计资料进行考察,加以认识。 一、社会收入分配的分布状况对消费 需求的影响 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包括存量资产的占有和增量收入的分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和农村居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变动的主要趋势,并将其归因于如下四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一,由传统的发展理论所刻画,以结构转型、市场扩展、剩余劳动力吸收和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路径等为主要影响的发展因素。第二,经济制度的转型变化因素。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决策过程的微观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引起了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第三,经济体制转型不彻底和不完善的因素。这导致了寻租、设租和隐性收入的产生,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政策的逐步完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投资增长乏力、产能过剩严重、出口贸易停滞的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公正问题会直接影响消费的质量和数量,必须通过公正分配构建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公正分配的核心是权利配置,以平等的参与权实现起点公平,以共享的收入权实现过程公平,以充分的保障权实现结果公平,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何社会进行收入分配都必须按其经济条件界定出分配依据来。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商品经济中商品所有权规律在分配中的体现,它符合任何一种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的经典论断。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不同层面的两个问题,萨伊的错误在于把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当成了可供分配的对象的来源。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传统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不仅理顺了市场经济对收入分配的要求,为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条件,而且可进一步保证现阶段分配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