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共同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共同的生存需要、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以及文化模式的影响等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体.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世界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成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海德格 尔、列斐伏尔、赫勒分别从"日常共在的共同体"、"日常生活异化的共同体"、"日常生活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日常生活共同体进行了阐释与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转型与公共伦理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常生活转型是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必须经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文章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出发,对日常生活转型引发的伦理类型建构尤其是它开启的公共伦理意识之构成性问题试作一初步的探讨。文章认为,剖析日常生活转型的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三维界面可以为我们透视“公共伦理的问题意识”提供向导。从中可以分析出由日常到非日常或由日常到类的日常生活转型境域中人的新型伦理生长:它以公域和私域的明确区分为前提。由于传统日常生活公私不分,因此社会生活缺乏一个真正独立的公共领域,日常生活转型既独立了私人生活也独立了公共生活,因而在现代化(社会进程)、现代性(质态)和现代主义(思想意识)三个层面引发了以公正秩序、公平质态和公义理念为核心的公共伦理意识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杨东柱 《社科纵横》2013,(11):103-106
生活是当今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按照人活动领域的不同,生活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指向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觉的、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它们都相互依存,没有绝对分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与社会本质上和现实上是相互联系的。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过"日常生活",但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表明了其日常生活观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小娟 《求是学刊》2005,32(6):23-26
以现代化为背景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80-90年代文化哲学研究领域中相对具有独特性和新意的文化哲学理论,它的主题或者宗旨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即完成由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向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的文化转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新性在于,它从传统日常生活的结构和内在图式中揭示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揭示人自身现代化的具体途径。这样一来,日常生活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启蒙,它没有停留于以思想呼吁和观念更新为内涵的表层文化启蒙,而是一种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发生的深层文化启蒙。应当说,迄今为止,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在早期政治文论中提出了一种"阶级伦理"思想。这为布达佩斯学派开启了重要的研究视域,他们面对新的历史境遇中日常生活异化的困境,力图从伦理层面为个体寻找超越现实的力量与路径,最终完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阶级到个体、从政治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的伦理视域转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形成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人是它的主体。由于私有制引发的异化劳动的存在,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展开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更加不和谐;只有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消除异化,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谐,实现人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哲学的理论视野中,马克思的社会学说不仅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本质地要求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而且在哲学的意义上决定性地诉诸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间的内在关联发生于对私有财产之本质的追问.当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的本质界定为"劳动"("异化劳动")时,作为马克思之"社会"主张的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必然进而表达为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即表达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异化关系的扬弃,表达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主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人道主义")的呈现与重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更主要地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质内涵乃是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哲学视角的和谐状态的诉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即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意义上的社会概念的当代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真理: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科学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传统教科书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探索范式认为,真理是标志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这不是马克思的探索范式,这样得到的真理观也不同于马克思的真理观.马克思从处于具体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感性活动出发,确立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地位,真理就其指称现实的状态和过程而言是指这个日常生活世界,就其指称科学的理论学说而言是指正确、系统、全面把握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9.
龙柏林 《学术交流》2003,1(10):19-22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又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如果道德教育在回归中过分偏向非日常生活,就会导致理想化、工具化、说教化的弊病;如果过分偏向日常生活,就会造成世俗化、经验化、自在化等问题。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既关注日常生活又重视非日常生活,坚持传承文明与超越创新、多样丰富与中心有序、科学灌输与能动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全面回归生活世界,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结构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包括自觉与非自觉两个相关的层面,因此,社会结构可被解析为两个相关的结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在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观照下,文章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描述,还对两类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二者在内容上具有重叠性,在方式上具有依赖性,在结果上具有交互性。文章指出,日常生活世界的积极的社会历史作用还应包括,它既是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资源库”,又具有保障社会的功能。作者由此而主张,立足于两类生活世界在存有必要的间距与张力基础上共存的构想,基于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我国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历史的考察,并在此前提下重建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杨威 《求是学刊》2005,32(6):20-23
一般而言,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日常生活世界很难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从文化哲学角度,抑或从社会发展角度,也无论从学理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日常生活批判这一研究课题都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见解,不仅为社会历史理论提供了一种透视人类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新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理论视域的重大转换,并具有现实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意义。一、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再一次把传统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置于哲学理性目光的聚焦点上。从而,迄今为止的文化批判大多停留于理性文化的表层启蒙,没有真正触动文化为根基,即人的生存方式。近年在中国学术界兴起为日常生活批判及论则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的视界,以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为文化转型和人自身现代化的现实途径。首先,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内蕴,它把人们熟视无睹的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纳入哲学探讨的中心,从而拓宽了人们对生活世界为理解。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以个体感性活动为基础,是人类文化的生…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异化的产生和消除,以及社会异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个人在怎样的社会条件中才能获得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从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提炼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个纬度上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而且这些理论中蕴含的社会价值批判纬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艾秀梅 《求是学刊》2003,30(5):51-55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十分庞杂,然而在他的哲学思考中却始终体现着他对人类生存现状尤其是人的日常生存的忧虑.在<存在与时间>这部成名作中,海德格尔用独具特色的哲学术语描述和批判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沦.在后期的哲学研究中,他转向技术探求人类异化的根源,认为正是现代技术制造了常人,导致了人在日常共在中越来越远离他的本真存在.进而,海德格尔提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道路诗与思,主张通过诗意的栖居破除常人的统治,回到一个澄明、无蔽的本真存在的源始世界.  相似文献   

15.
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1927―2009)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史专家。其《自由、名誉、欺骗和背叛——日常生活札记》一书,展示了丰富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通过细致入微的哲学思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总体图景和意义。1.在哲学主题的转向中凸显日常生活的独特价值。20世纪以来,哲学主题的生活世界转向已成为一个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构建路径和价值取向。一是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日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一改古代哲学把人寓于宇宙本体和近代哲学使人寄存于认识论的做法,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人的世界",从而在使人变为哲学的中心话语、转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注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突出价值、真理问题等方面,开启了现代人学新方向.这对于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提出实践理性中的伦理德性、理智德性的德性分型,哈贝马斯在实践理性中区分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共同揭示了道德自我的个性内在与主体性价值.黑格尔以精神现象学揭示精神世界先后经历"真实的精神,伦理"、"自我异化的精神,教化"、"自我确定性,道德",相应于三个精神世界的主体分别为伦理实体自我、法权个体自我、道德主体自我,确证了道德自我的存在和超越性价值.精神哲学研究的本体思维追求形而上普遍本质和绝对本体、伦理思维注重伦理秩序和规范的建构、道德思维凸显自我理性和自主建构,哲学思维范式转换揭示了道德自我在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突显价值.实践理性中的德性分型、精神现象学关于客观精神及其自我三重形态、哲学思维范式转换,从不同角度确证道德自我的存在及其特定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8.
发展:回归生活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在破解发展的理论难题中,从元理论上确立正确的发展本体论前提具有首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发展告诉我们,生活是人特有的现实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生命存在形式,是社会的本体.并将是社会的终极形态;社会是为了人的生命、生活活动的展开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因此,社会以生活为本体,生活又以社会为场域和实现形式.基于生活本体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态和基本事实,我们要树立的社会观、发展观和认识感知世界的方式应是"生活本体论"的.马克思关于生活本体论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发展研究设定了生命和生活、生活和社会、生活和生产、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四大理论关系.依据生活本体论,我们可以把发展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在不断增进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以社会的方式提升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文明的过程.以生活本体论界定发展的本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建构功能在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要用人民的生活福祉状态来衡量.而不能用GDP来定义;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但基点是以"每个人"的个体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生活本体论的科学发展.要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质出发,按照"美的规律"和"需要上升规律"实现社会生产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生活本体论的角度看发展,会看到在具体而细微、无比丰富的生活活动之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动力,这种动力就是"生活力";由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决定,为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必要条件就是充分发挥生活方式作为"软件系统"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瑞雪 《社科纵横》2008,23(5):121-122
厘清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化问题是建构中国现代伦理的关键.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拟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比较分析,从传统伦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角度来思考和阐释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化向度问题,以期对我国转型期的伦理建设提供-点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抗议"是基督教构建生态神学和生态伦理的契机.基督教生态伦理在创造教义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上帝与受造整体的关系以及自然在神学中的地位,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和道德基础.基督教生态伦理提出了建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伦理原则,为中西生态伦理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