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资金较多、雇工较多、利润颇高的私营企业,也有一些并无企业形式的私人经济,如包买商等。它们是不同于以劳动者个人或其家庭劳动为基础的个人经济。这些私营企业和私人经济统称为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应运而生,是一种超常的经济现象。对它的产生和成长的讨论,不应回避。一、私营企业崛起的必然私营企业,就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由企业家私人经营的企业。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私营企业的崛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可以说,私营企业的崛起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1)参加国际大竞争的需要。从与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巨大差距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国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国际大竞争。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实现经济起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球籍”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国家保护私人的财产权利,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因此,如何落实宪法的规定,使私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得以完善尤显重要。基于此,应该进一步确立财产权利自由、平等实现和私法自治的法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以雇工人数区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现实中对私营企业的指称多种多样,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几乎成了私营企业的代名词。这种做法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规范私营企业,形成一种制度规范,需要重新界定私营企业的概念。鉴于此,从我国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本质和企业的特性出发,放弃雇工人数区分的标准,排除流动性、季节性的小商小贩,将我国私人投资、私人享有所有权,固定地、连续地从事营利活动的组织统称为私有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 私营企业是在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国家根据私营企业确已存在并有一定数量的现实,鼓励、引导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督管理,繁荣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8年4月12日修正的《宪法》第十一条增加了有关规定。国务院于1988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私营企业的有关法律问题又作了具体规定。本文据此对私营企业的特征与法律地位作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私营企业有着长久的历史。尽管私营经济部门的规模、法律地位及其活动曾在整个苏联历史上发生过显著变化,但是,私营企业从未消失过。相反,在60年代和70年代里,各种新型的、从事生产和销售的私人经济活动更是在全国扩展开来。私营经济部门的规模、组成及经济含义在近十年里已被许多西方学者研究过了;可是相对来说,人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这个题目的政治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有所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虽不大,但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武汉而言,1978年个体户工商户仅有204户,到1979年就发展到3336户。其中,少数经营有方的个体户感到劳力和资金不足,于是开始进行雇工经营和合伙经营,到1984年全市已有1374户,从业人员18418人,户均13.4人。他们中有的逐渐发展为私人雇工经营大户或私营企业,并拥有相当数额资金。  相似文献   

8.
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成分 ,90年代私营企业的持续增长对于深化改革 ,解决就业和稳定经济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私营企业存在许多先天的制度缺陷 ,因此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背景 ,对私营企业现状和问题进行透析 ,探讨了中国私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迅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已有的文献中关于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的现状,并采用计量方法对福建省私营企业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动因,私营企业出口每增长1%,可以促进GDP增长0.65%,但福建省经济的增长不是促进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私营企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7年底,中国个体工商户已达2850.86万户,从业人员5441.85万人,注册资金2573.98亿元;私营企业达到96.07万个,从业人员1349.26万人,注册资金5140.12亿元。当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24.2%,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摆在商检部门面前的事实是,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扩大,经营层次不断提高,他们在向工厂化、专业化发展,向深加工、技术密集型、现代管理型转化的过程中,已经瞄准国际市场,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上海市有关部门公布,该市已有中外合资合作的私营企业240家,而去年涉及经营对外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业务的非公有制企业则多达2500余家,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江苏省今年初统计,该省也有187户私营企业办成了中外合资企业,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总支出与分项支出对我国经济总体及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省份私人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政府采购总支出、商品类与工程类采购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挤入效应,服务类采购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挤出效应;政府采购总支出和分项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地区较为显著,在经济中等地区却不显著。由此提出,我国在内需不足、投资锐减时应适当考虑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增加政府采购支出;优化政府采购支出结构,适当压缩服务类政府采购支出规模;应尽快完善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差异调控政策体系,为政府采购支出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经济已经形成,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私营企业不断扩大、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问题表现在哪里?影响私营企业经济正常快速发展的原因?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策?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英国养老制度改革"市场化"取向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摆脱沉重的财政负担,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逐渐收缩公共养老的责任和在私人部门引入和大力发展职业养老计划与私人基金计划的改革历程.本文对英国这一改革的历史进程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对"减少国家养老责任"和引入私人市场因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教训做了归纳,并在总结其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指出,近年来之所以英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经济稳定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成为西欧经济业绩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是与英国对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和私人养老金的引入与发展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私营企业在我国经济成分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目前私营企业的研究现状和实际状况入手,对私营企业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出现多种经济成份,在个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私营经济。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86年底,我国私营企业约有20万户,资产已超过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私营企业22亿元的总资产,雇工人数已超过300万人,私营经济是现实的存在。本文试就私营经济的性质作一探索。现阶段私营经济,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如何进一步认识它的性质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取  相似文献   

16.
私营企业退避座谈会 哈尔滨市一个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近日举行。这本是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座谈会,私营企业者却以各种理由推托。通知到的23家企业,最后会到的只有3家。据了解一些个体经营者也曾多次向有关单位反映环境不宽松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所以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关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的内容,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的成果。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私有财产权的物权地位,丰富和完善了与私人财产有关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制度,做出了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及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把握和对中国革命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自由发展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以及有关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及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如何认识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及其变化,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和发展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很多私营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制度创新是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由之路,只有进行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创新,私营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秦时期的商业经济,具有极大的不同于以后各个时期的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农耕经济为主.但与此同时,商业活动并没有受到排斥;而是齐头并进地在发展着.尤其在殷商时期,具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到处都活跃着一些私人富商大贾,私人商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私人商业在规模上和水平上,都非秦汉以后任何朝代所能比.春秋战国时期私人商业的繁荣与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有关,其中政府积极制定和推行重商政策,对商业经济的繁荣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