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舜钦 《兰州学刊》2008,(5):64-66,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何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今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选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人大选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制度,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法有序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其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积极、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其问题存在原因的分析,以期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良性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政治参与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良性的政治参与会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不良的政治参与则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起阻碍作用。当前,我们应当积极扩展良性政治参与,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扩大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根本动力,其中,地方各级政府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方面意义重大,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扩展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巩固自身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基础,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表达渠道,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偏低.因此,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客体,其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健全,由于微博自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因此针对我国当前微博政治参与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引导、监督,这对于我国形成公平、有序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国民政治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进步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民的政治心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现阶段,对国民的政治心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的政治参与愿望和政治利益需求的有效措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可靠的政治制度保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私营企业主积极而广泛的政治参与极大地丰富并改变着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面貌。私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绩效,同时私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必须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征和推动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上的参与缺失,并形成了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极大制约.对此,我们要在分析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多种相应的对策,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9.
促进我国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当前的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现代行政文化理念,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法有序进行。培育政府自身开放民主的行政文化理念,对公民政治参与态度和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正效应。党的十四大确立了  相似文献   

10.
刘春兰 《理论界》2004,(3):95-96
民间组织对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构建新型公共治理结构,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体制基础;它是政治参与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市民认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政治文化;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公共职能系统发挥优势,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宪法课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灌输 ,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政治意识的需要。从宪法的历史发展展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艰难过程 ;从宪法的具体内容突出我国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从维护宪法尊严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 2 1世纪初叶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依据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通过继续完善村民自治 ,培育高素质的参与主体 ,扩展参与的渠道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整体性的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制度参与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文献中确立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成分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出现了经济利益的分化、实现的市场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冲突的加剧。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整合分化的利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亟待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要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有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我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明确目标。正确厘清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对于加快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明确目标.正确厘清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对于加快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讲 ,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是强化政治意识文明的关键 ;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构建政党行为文明 ,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核心 ;坚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强化政治制度建设的中心。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意味深长 ,意义重大 ,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已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视为一个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体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监督公共权力的关键要素、提升政治权威的有效途径、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自主性与被动性并存、实质性与形式性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微观参与多于宏观参与、执行参与多于决策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着力健全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公民素质、重塑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民主进程的不断扩展,要求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的行为投入。通过加强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强化法制教育,有效预防大学生无序性政治参与事件的发生;完善制度设计,疏通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发挥党团组织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等一系列措施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有序政治参与的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大量社会团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他们越来越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当前 ,保持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积极作用 ,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并扩大人们有序的政治参与 ,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