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工业普查看地市级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石家在市统计局计算站唐伟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地市数据处理工作已进入尾声,作为十年一次的大型普查工作,数据质量的好坏标志着普查工作的成败,具有“一票否决权”的作用。因此,在这次工业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我市的数据处...  相似文献   

2.
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知识讲座第八讲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处理□邓尚杰一、数据处理工作的意义、基本原则及机构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就是要完成普查调查表的录入、审核、汇总及制表等工作,最终建立起可供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直接...  相似文献   

3.
从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数据处理谈起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王全众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是继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是整个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查成败的关键之一。第三产业普查在全面普查的基...  相似文献   

4.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的总体部署,本着服务大局、突出中心、有序推进的原则,2014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全力以赴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依然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做好现场登记、数据处理、事后质量抽查、公报发布及资料开发应用等各项工作。目前,普查已经进入现场登记阶段。各级普查人员要全力以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求实的精神,周密扎实的工作,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决战之年,全国经济普查战线要组织实施好经济普查登记、数据审核、数据处理和资料开发应用工作,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成果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一是要认真组织好三经普入户登记和数据采集工作。从2014年1月1日起,全国近300万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将手持PDA深入数千万普查对象之中进行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这是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核心环节。普查登记的时间为1-3月份,期间正逢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因此各地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保证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相似文献   

6.
安南  余桂南 《四川省情》2023,(11):54-55
<正>前一阶段,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策划和努力,四川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得到贯彻落实,数据处理软件研制等工作进展顺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以下简称“两员”)选聘与培训效果明显,普查工作责任逐级落实,单位清查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及农业统计中心于1991年上半年在河北省威县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试点,并独立承担了试点的数据处理工作。现在普查试点的数据汇总已经完成,并已汇编成书。本文将介绍这次普查试点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将来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以国发200329号文件发出通知,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是我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周期性普查制度调整后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普查。一年多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普查机构和全体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普查登记、数据处理、资料上报和查询改错等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回顾一年半的经济普查工作,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我国已建立了大型周期性普查制度,并在改革的基础上确定今后只进行人口、农业、经济三项普查,从而建立了我国大型周期性统计调查的长效机制.进入新世纪七年来,先后成功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尚未结束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些普查摸清了国情国力,取得了大量丰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为各级政府掌握辖区实情,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三次普查还积累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也暴露了普查中的问题.认真地总结过去普查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进行即将启动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今后的普查都将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根据过去各项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今后普查的思考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已经完成.正式普查表的登记填报工作正在进行。作为一个县级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员.在使用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Visual Foxpro平台.解决经济普查单位清查软件与外部数据进行交换、批量修改数据等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月17日下午,青海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副省长穆东升,在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王胜德等有关领导到省统计局就农业普查工作进行调研。穆东升副省长一行,在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省统计局副局长桑结加,省统计局副局长陈伟等同志的陪同下,查看了解农业普查光电录入过程和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准备工作的有关情况。同时,召开了农业普查工作座谈会。会上,桑结加副局长向穆东升副省长、王胜德副秘书长详细汇报了近期全省农业普查工作情况,特别是桑结加副局长代表省第二次全国农…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统计》2006,(2):48-48,F0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其中,人口普查进行了5次、农业普查进行了1次、工业普查(含工矿企业普查)进行了3次、第三产业普查进行了1次、基本单位普查进行了2次,经济普查进行了1次。分别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村住户调查表》(A601表)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标志着我国统计系统向实现数据录入自动化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践证明,采用光电录入技术录入农业普查A601表,不仅数据输出的时间大为提前,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原始数据录入问题 在以往的大型普查中,数据处理工作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全国农普工作转入数据处理和开发阶段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各级农业普查机构和七百多万普查工作人员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广大农村住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普查准备和普查数据的采集、验收及质...  相似文献   

15.
张塞 《统计研究》1991,8(6):1-7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9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登记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经过普查资料编码、光电录入、数据汇总等阶段性工作,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并上报国家获一次通过验收。现将计算机汇总的全省主要人口结构性数据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闫程金 《统计研究》2005,22(4):76-1
在我国 ,全国性的大型普查已经进行过多次 ,对普查名称的叫法基本上是如下认知的 :国家范围的 ,把“全国”二字放在“第n次”的后面 ,称作“第n次全国×××普查” ;地方范围的 ,则把“某某省、地、县”的地方名称放在“第n次”的前面 ,称作“某某省、地、县第n次全国×××普查”。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例 ,国家范围的称作“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省级范围的 ,以山东省为例 ,称作“山东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市 (地 )、县级范围的 ,分别以菏泽市、巨野县为例 ,分别称作“菏泽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巨野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8.
对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三次工业普查、两次基本单位普查、一次第三产业普查和一次农业普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多项的发展历程,数据处理也经历了从处理时间长到短、分组汇总从简到繁、设备档次从低到高的历程。一、前几次普查数据处理的经验笔者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过自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的所有普查的数据处理,每次普查数据处理都取得了好的成绩。仔细想来,每次普查数据处理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1.管理是关键在普查数据处理中,技术是基础,设备是保证,管理是关键。管理包括软硬件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经历了准备阶段、普查登记复查阶段、编码和数据处理阶段之后,即将进入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统计》2004,(4):42-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十二次普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以前,共进行了七次普查.第一次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第二次是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是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是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五次是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第六次是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是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在前45年的时间里,一共进行了七次普查,说明我国在那一个阶段普查的工作还没有规范化、制度化,随机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