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勤工俭学,在一般同学听起来不是很舒服的字眼,却已陪伴我走过了三个年头。每每想起,我不胜唏嘘。从我进入大学校园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所要走的道路不会平坦。我很是清楚自己的处境:爸爸已经下岗几年,一直是靠打临时工维持家庭生计;一个弟弟读高中,另一个弟弟读初中,还有一个妹妹读小学。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学校为我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
时间     
案头上,有两篇都题为《时间》的文章。一篇是沈从文的,一篇是蒋子龙的。沈文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有的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适在人类记忆几千年。”蒋文则告诉我们“人生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我当然不是要评论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文学大师,文章原本就很精彩。只是,读完他们的文章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  相似文献   

3.
刘建 《南亚研究》2005,(2):91-94
如今,在中国的读书界,无论少长,恐怕没有不知道季羡林先生的令名的。其实,他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文名大振。六十年代初期,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就在《世界文学》1963年第五期上读到过他翻译的《佛本生故事》。那时候,人虽然奇穷,但一本杂志五角钱,只要想读,还是买得起的。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本杂志尽管已经破损,却一直存留下来。我在当时还喜欢阅读报纸副刊,自然读到过他的散文,有的文章至今还收藏在当年的剪报集中。我觉得,他的散文实在清新流丽,充满真情,富于才气,于是拜读之余将它们精心保存下来。先生何许人也?我根据常识判断,他是个翻译…  相似文献   

4.
两性之间总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让你头疼,有的无关痛痒却让人头疼,有的问题很严重。也许会影响你和他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有相关问题,请写信告诉我们,让专家来帮你解决!E-mail:bandaoml@126.com  相似文献   

5.
一部细致周密的著作──《清代文学家研究》序言杨向奎我曾经详细读过刘守安同志评价清代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刘大等人在文学方面成就的文章。如今以《清代文学家研究》的名义出版,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好书,是一部很细致周密的著作。守安同志写作的态度是认真的,最...  相似文献   

6.
两性之间总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让你头疼,有的无关痛痒却让人头疼,有的问题很严重,也许会影响你和他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有相关问题,请写信告诉我们,让专家来帮你解决!E-mail:bandaoml@126.com来信请注明私密天地  相似文献   

7.
杨过低声吟道:“问世间,情是何物?”顿了一顿,道:“有的人一生一世只钟情于一人,但有的人,却难说得很了。唉,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一句话也真该问。”小龙女低头沉思,默默无言。  相似文献   

8.
两性之间总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让你头疼,有的无关痛痒却让人头疼,有的问题很严重,也许会影响你和他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有相关问题,请写信告诉我们,让专家来帮你解决!E-mail:bandaoml@126.com来信请注明私密天地  相似文献   

9.
胡丽君 《生存》2020,(4):0109-0109
学生的阅读一般包括三重境界:一是“要我读”,教师的指挥棒指到哪就读到哪,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细读,无关的忽略,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二是“我要读”,能够被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吸引,开始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还能联系上下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进入“看门道”的层次;三是“我会读”,能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超越文本,感悟想象,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0.
数年前 ,一位学生时代的先生曾对我说 :“书 ,一定要多读 ,但不必为读书而整日耿耿于怀地穷于买书 ,因为这样做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都耗空的 ,而借书读的方法就很好。”这位先生说此话的用意是很明确的 ,对真正想要较为系统地读一些书的人来讲 ,买书不如借书看。眼下 ,由于知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读书无疑算得上是社会上的一大“热”了。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受到某些说法的误导 ,有些人却由以往的读书爱好者转而成为单纯的书籍爱好者。其具体表现为 :往往是新买来的那本书甚至几本书尚未顾得上细读 ,在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又去争购较“热门”…  相似文献   

11.
征婚实录     
《人生与伴侣》举办“我读生活”征文,我写了一篇寄去。岂料文章没有发表(这很正常),却在第9期的“纸鹤传情”小栏目中发表了如下的文字:“我毕业于外国语学院,专业是俄语和英语。我的爱好是读书。我的优点是勤奋。有谁愿意同我携手并进,企盼您的回音。纪家骏,上海双阳路111号,200090”多谢该刊的“关照”,“纸鹤传情”来自20多个省市,约一百多封应征信。如果我年轻未婚,倒不失为一件免费的好事。可惜我不是。我的爱好其实不仅仅是读书。我还爱好下棋写文章等。我下棋时不反对第三者介入参谋,因为我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英国著名民间机构"国民信托"发起了一项活动:列出孩子们12岁前必做的50项户外活动。我和女儿在家对比了这50项活动,大多数项目女儿都是一脸茫然,有的是条件不允许,有的是能做却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有的则是很简单的户外活动女儿却没听说过,八岁的女儿做过的只有其中的十分之一,比如放风筝,比如光脚走路、打雪仗等等。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这些活动都知道并且亲身体会过。两代人的童年对比起来,还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更让人印象深刻。女儿这一代是没有发小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刘佑局把幻象绘画方式上升到主义,开始觉得抬之过高,因为我对各种冠以"主义"的东西从来没有好感。我对刘佑局的"幻象主义"最早是持批判态度的,在批判的过程中却慢慢被刘佑局的另一种理论所折服。这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包括欧洲艺评家对刘佑局"幻象"绘画的解读,文章虽短却很启发人。刘佑局用"心性"表达"异思",从旧格局里开发另一种艺术的"野性"地,这不仅仅在色彩的表达上创造了"多视角"  相似文献   

14.
抗战以前(1928—1937)沪宁一带的社会学发展,在旧中国的社会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自己已是上年纪的人,回忆时隔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必然有些困难,所记的事未必完整确切。然而尽管是残缺不全,可是对将来综合整理社会学史总会有些用处,至少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便于其他同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一) 早在1903年,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名著《群学肄言》就已出版问世。因译文深奥,广大知识界对此并没引起重视。那时还有几本从日文译出的社会学,发行量不大,也没有引起很多人足够的注意。象我自己和几位同学、同行如潘光旦、吴景超等人,都不是由于读了社会学的译著受到了影响而去攻读这门学科的。吴景超原拟读经济学,潘光旦想读生物学,而我自己想学农科。1917年清华来了一位美国教员迪特默,开设了一门社会学和社会起源课。我们先后读过这些课,觉得很新鲜,产生了兴趣。我到美国后,发现社会学在大学里也很“时髦”,于是就决定进了社会学系。不过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中,专读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摇车     
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的好多事儿,有的模糊了,有的淡化了,有的忘却了.然而,妈妈讲述我童年坐摇车的故事,却像晶莹剔透的珠玑,镶嵌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6.
如果人没有什么意外,都会有自己的暮年,欢乐的、痛苦的、幸福的、悲伤的,总之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人活着,精心浇灌着生命黄昏重放的爱之花;有的人活着,痛苦地对着自己的风烛残年;有的人活着,执著地追寻天伦之乐的韵味;有的人活着,却在世俗和旧道德的十字架下熬煎、呻吟。  相似文献   

17.
风水轮流转     
前些天又喜欢上古书,在颠簸的公交车上读《芥子园画传》。窗外是八大关明亮的黄叶子,我自读倪云林和"菊花点树法"。这原是古人书画的入门教材,小儿科的东西,现在却让我津津有味,甘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啃。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的设想
  我静静地坐在桌前,一遍一遍默读着《落花生》这篇课文,皱着眉头思索着:这是一篇经典篇目,课文朴实无华,却含义深刻。重点记叙了一家人品尝花生时的谈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借物喻理,阐明做人道理,很有教育意义。但学生理解上有一定难度。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发挥其主动性呢?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不如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不仅尊重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还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这瞬间的灵感激活了我的思维,笔尖在教案本上沙沙地写着。一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案写成了。看着它,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张求知的面孔,一双双智慧的瞳眸。  相似文献   

19.
清明节随想     
一 意念上,我喜欢"清明",总感觉她充盈着清新的春的气氛,简洁着人的无穷欲望,看她、读她、想她,都能够让人净心静气;而对"焦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的"清明节"却总感悲凉和陌生,情感上也是疏离的,一点儿也不亲切,它不属于我.  相似文献   

20.
速递     
《东西南北》2008,(9):2-3
我在学生时代就开始读《东西南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改变了我的处世态度,改变了我的做人原则。如今已近不惑之年,我更加喜爱这本书,她不仅设计精美,而且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让人很开眼界,如上一期中的《上天堂易,想离婚难》,还有《休假是件天大的事》等。白城读者李秋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