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把纳西族的东巴教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和语态文化两大类,认为物态文化是用物质的形态来表现的,如东巴教的服饰、法器、经典、道具等。物态文化是语态文化的基础和载体,表现了古代纳西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意识。东巴教物态文化具有宗教性、形象性、象征性、变异性、地域性和经典性的特点。研究东巴教物态文化对考证东巴教的文化内涵、经济形态、渊源、融合与吸收、发展层次、变异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两种人生状态,生和死是截然分开的。但在哲学本源上,两者又是和通为一的。海德格尔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在生命的繁衍过程中,我们一步步逼近死亡。生与死同在,生因死的必然而显出其珍贵,死也因生的可贵更具备丰富的意义。生和死的相依相融关系就决定了人类一面张扬生命意识、追寻理想人生,一面也无法回避死亡这一天然宿命。特别是那些对生命有深刻体验的作家,必然会把视线投向死亡这一神秘领域。而纵观中外文学,事实证明,无论在生死观念上作家之间存在着多大分歧,但对死亡的透视却已经成为不约而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杨启昌东巴教是纳西族的民族宗教;象形文字是纳西族人民创制的古老文字。用这种文字写下的上千种东巴经书,内容涉及社会历史、生习生活、语言文字;宗教民俗、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文学艺术、以及民族关系等等。这种文字和经书至今还留存...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通过对无意义死亡的直接感知,来完成对死亡成因的探究、对生者影响的思考.在死亡与美与爱的关系的整和中,本文认为他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爱是对死亡的消解与超越.并形成了美与悲相融合的独特境界.  相似文献   

5.
李鹤立 《学术论坛》2008,31(3):68-71
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署"崇拜及其相关的祭祀仪式"署古",是东巴教中最为庞杂的内容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暑"崇拜的性质尚存歧异,文章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署"崇拜的性质作进一步探讨,并试图说明署崇拜与山神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叙事和美死亡时,有意无意地建构着民族的死亡意识,塑着人们的死亡文化观念。本文以当代文学中主要种死亡叙事及其审美图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达方式、言说内容与审美意境的发展衍变,考察它对当代死亡文化建构的作用与意义。一、崇高:主流话语中的死亡审美死亡叙事中的崇高意境,一直是当代主流话语的审美图式,它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和新时期以的军旅小说为主要表现载体。历史记忆的建构与革命英雄主义的认同贯穿了今为止半个多世纪的主流话语,最具代表性的仍“十七年文学”。毛泽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相似文献   

7.
8.
这些年,比较文化学方面的专著、文章出了不少,对于中西文化亦是见仁见智,呈现出墨子所谓“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多元局面。高旭东所著《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一书,就以其独到新颖、富于创见而成为比较文化学研究中的新收获。说实在的,将生命之树判给中国文化,将知识之树判给西方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上的冒险。谁能说中国文化只顾生命不重知识而西方文化只重知识不顾生命呢?这不正犯了学问家们所一直逃  相似文献   

9.
生命与死亡是哲学不可回避且历久弥新的话题,亦是人类锲而不舍、苦苦探索的千古之迷.我们应当借鉴中西文化众多生死智慧,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超越死亡的途径,为现代人解决死亡带来的恐惧与困惑,合理地规划人生境界和生命价值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死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了“人生观”,忘记了“人死观”,不能实事求是地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死亡问题,更不能把死亡问题上升到世界现高度加以研究。正是由于我们对死亡问题的忽视,产生着自生的迷信和许多对待死亡的令人不解的东西,也引来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毫无道理的恐惧、不安和轻生的消极情绪,使一些人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他人的死亡,或束手无策,或听天由命。死亡——个体存在的终止。对死这种现象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来评价,对于理解意识的基本机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由此才能注意与死有关的极为现实的问题。人应该早早具备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活、哲学、艺术、美学等多角度,对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死亡意义予以全面的阐述。认为悲剧中的死亡意义不仅是死亡本身的超脱,而且用以揭示人物的美和表现感情的极致,使观众得到感情舒缓静化之后,却对美好的人生更加强烈地渴望,增添了更为强烈的生的意志和力量,用死亡的美来达到永恒的生。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具有伟大艺术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重大主题。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坦荡的交织、快乐与痛苦的并存,形成了海明威独特的死亡意识: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死亡更是对生命的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存在于生与死的拼搏中。海明威的死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它伴随着主体自我人格防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死亡意识既体现了作者自我人生的深层心理学上的精神冲突,也体现了他对现代社会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和对所处逆境的不懈抗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3 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 ,表现出对待死亡的自然主义态度 ,即一种对待个人生命终结不迎不拒、不喜不忧、随其自然的态度。这种生死观的产生有其现实原因和文化传统渊源。文章还在与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死亡观的比较中 ,阐释了自然主义死亡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生命之树(版画)@李忠翔  相似文献   

15.
明人对诗歌形式技巧的探索让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明代是一个艺术批评的时代,一个温柔敦厚诗教传统失坠了的时代。通过对明人诗论进行历时性和诗歌流派两个维度的考察获知,在明代,诗教论依然占据诗学批评话语主导地位。明人诗学观念中,形式技巧的探索和传统诗教论并不是一个探讨层面上的话题,而这一点却常常为人所忽略。学科建设中创新性的过度要求无疑在误解的产生过程中起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死亡阴影中的生命礼赞──温燕霞小说创作漫谈张渝生温燕霞是位兴趣广泛、勤于笔耕的青年作者,迄今已在《星火》、《创作评谭》、《清明》、《啄木鸟》、《江西日报》等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达五十余万字,还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相似文献   

17.
生命体验与郁达夫小说关于死亡的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作家中,郁达夫与“死亡”的联系颇为典型。三岁丧父,中年失子,母亲饿死乡野,胞兄惨遭暗杀,郁达夫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的痛苦。自己则一度受到“强烈的死的诱惑”,“徘徊求死的事情也有过”①。独特的生命体验,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思考死亡与表现死亡,成...  相似文献   

18.
论闻一多诗歌中的生命意识陈卫生命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剥离出来的个体性意识。意识到生命也就意识到了生存的意义,意识到生命也便体味到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欢乐……的人生滋味。在仅求生活的人们心中,生命意识常如满地散落的花瓣,任其陨落成尘而不知收捡,然而,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生命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性为指向的社会变迁内在要求重新理解和规定"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徘徊不前导致"生命困境".困境产生的问题情境是现代性建构的挑战,应对挑战中出现的系统性不适导致生命困境,路径依赖形成的正反馈则强化了这一困境.困境形成于社会变迁与人的互动机制中,文化、制度与经济技术的变革在提升了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存在阻碍人自由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走出困境是现代性建构的内在要求,只有直面历史与现实、推进文化理念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才能走出历史的轮回.  相似文献   

20.
论生命共同体中的伦理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深究伦理正义。人类对自身的环境正义和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正义需要加以有效地调解,其调解的基础规则就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共生的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