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各种政治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着同一种根本价值——平等,几乎所有的政治思想流派都力图争取某种东西的平等。当代分配正义下争论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平等理论是福利和福利机遇的平等、资源平等、可行能力平等、运气平等。它们关注的重点是人们的运气与选择,对坏运气的影响应共同承担;对个人选择的结果要个人承担。但是,单凭"运气本身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并不能成为我们共担运气影响的根据。问题在于分配正义本身。在分配的语境下就预示了权力主体的全能和权威。只有将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结合起来,通过民主平等保证分配领域的平等才能真正地实现平等待人。 相似文献
2.
论自由、平等与正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自由、平等与正义这三个价值目标的相互关系:自由与平等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而正义正是要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也就是说,既要满足自由与平等双方的诉求,又要限制双方走出自己的边界而侵害对方的合理诉求。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从人的能力结构入手考察人的自由及其根据,建构了与平等相结合的自由观,认为社会结构要根据人们的道德能力确定和调整基本自由,并对人们的自然天赋能力的社会分配进行调节。在社会的不同部分,社会调节的原则不同。与平等相结合的自由的原则确定了平等的自由及其优先性,并按照平等的自由的方式规导和影响差别原则。差别原则通过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限制,维护政治自由的公平价值,实现自由与平等的适度结合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分配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现代发展形式之一,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前沿,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本期所刊发的四篇文章是国内青年学者近期在应用伦理学的不同领域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市场经济与分配正义》一文重申了分配与生产、交换的同等地位,从社会伦理的角度阐述了分配正义与合理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的问题。《论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一文则围绕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归属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虽然都有其历史渊源,并且可以部分地解决环境伦理的规范问题,但都缺乏内在的自洽性,这就暴露了环境伦理学作为学科之不成熟性的事实。《论中国公共行政伦理的核心任务》一文探讨了公共行政的一般特性以及在中国的特殊问题,从而揭示了中国公共行政建设的重点所在。《论当代宗教的伦理化趋势》一文考察了全球化视阈下的宗教的新变化,特别是信仰伦理成分的加重使它在今日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在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结构体系。这种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农民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以及社会机会等合法权益的逐渐丧失,并最终沦为最贫困的群体。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自由是促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的观点,结合中国农民不自由的现实表现,应从扩展农民实质自由的视角来探索农村的发展路径。为此,需要保证农民获得政治、经济、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上实质自由的实现,进而提高其可行能力,以利于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阿马蒂亚·森看来,民主从来都被当作治理饥荒的最佳制度,从而使得人们有一种基本的伦理生活.但是,什么样的民主才能保证人们避免饥荒并过上好的伦理生活呢?也许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制度,并非普遍性的选择.民主,永远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和制度实践.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是旨在实现性别公正而识别性别不平等的理论和法律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妇女法,我国妇女法仍存在明显的性别盲点,主要表现为:妇女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不衔接;法律语言以男性为参照;在两性权利冲突时法益权衡的非正义性;规则缺乏或与原则相冲突使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虚化。为实现妇女法的性别公正的立法目的,必须完善妇女法,使妇女法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相应的措施有:在妇女法法律体系中明确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完善妇女法的立法技术;弥补法律规则的缺失;探索男女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对一个社会至关重要。一个社会遵循正义的基本原则,可以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和社会的团结,保证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什么是正义,怎样才能做到正义,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回答。罗尔斯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平等自由原则与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以及关于正义的两个优先原则———自由的优先原则与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原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正义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正义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学关于分配不平等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 ,发展经济学关于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复杂性和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本文从多种角度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并介绍了关于“倒U型”关系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不仅是卢梭整个政治哲学的导言,也是卢梭的“自由宣言”,在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中,卢梭对作为核心人权的自由进行了集中和深刻的阐述,卢梭重点阐明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由为什么与一般的财产不同?自由为什么不可以被剥夺也不可以让渡?“征服的权利”为什么不是一种权利;专制政权为什么不可能是人民的自愿选择?独裁者为什么终将成为自己暴政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分配正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本文考察在经济虚拟化形势下分配正义所发生的变化.在实体经济中,分配正义包括两个方面,即按生产要素初次分配和政府根据正义原则进行再分配.在虚拟经济中,分配正义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二十世纪以来实体经济中分配正义观的流变,以厘清当代分配正义观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阐明当代经济虚拟化的趋势及其对分配正义的影响.最后从分配正义出发提出政府对虚拟经济进行监管和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伦理具有利他性、服务性和利己性、谋利性并存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生产伦理是通过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制度建设途径有机地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价值取向的生产伦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伦理的终极理念是生产者平等。实现生产者平等的必要条件是生产性资本必须为社会所有,而不是国家所有,更不是私人所有;其充分条件则是每个生产者都有充分发展自身天赋的平等的机会。现阶段,推动生产者平等的基本路径是组建与等级制企业相对而言的参与制企业,其本质特征是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在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中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而是协商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平等在现代社会具有优先和基础地位,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却并非自明。一方面,面对自由主义者关于平等有损自由的外部挑战,马克思主义需要揭示其论证缺陷,进而说明平等与自由的兼容性;另一方面,面对经典文本中存在的"反对平等"论述的内部挑战,马克思主义需要辨析其论证深意,表明马克思并非不平等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不仅通过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等分配原则而有所体现,而且必须落脚于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这个层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4.
凯·尼尔森是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成员之一,也是西方"左翼"平等主义的主要代表。这篇文章是他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道德,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第四章的节选。这篇文章紧扣马克思主义原著,以《哥达纲领批判》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梳理和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正义观,不失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领域一篇较为本真的阐发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力作。这篇文章有助于国内学者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解读方法和思路,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凯·尼尔森是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成员之一,也是西方"左翼"平等主义的主要代表。这篇文章是他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道德,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第四章的节选。这篇文章紧扣马克思主义原著,以《哥达纲领批判》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梳理和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正义观,不失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领域一篇较为本真的阐发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力作。这篇文章有助于国内学者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解读方法和思路,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居民收入差异扩大,且收入不平等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尤以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最为严重。本文基于CGSS 2015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比较分析,发现居民所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越支持再分配,且居民再分配福利态度的影响路径在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不同的三个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分配福利态度是提升再分配政策有效性与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因此,应积极关注与回应收入不平等较高地区居民的再分配福利态度,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结束贫困、愚昧、疾病和机会不平等是印度建国时的任务,但至今仍未完成.这也正是阿玛蒂亚·森和让·德雷兹在<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中论述的主题.森和德雷兹通过对印度三个邦(克拉克邦、西孟加拉邦、北方邦)的研究发现,在实行多党制民主的国家里,可以通过程序性反对来影响政府的议程,有必要把审查公众批评优先次序和政府自身相对关注的重点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为结束贫困、愚昧、疾病和机会不平等提供可能.显然,森和德雷兹的研究进路和理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处于转型阶段的贫困与不平等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及法律来结束贫困与不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真正实现公平的全球化及消灭贫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人类之所以有原罪就是因为始祖违背了上帝的意旨,即始祖具有不服从上帝的能力,上帝在造人的同时实际上就创造了人的自由意志:任何自由的行为都是从意志自由开始的,因为有自由意志,人的存在才获得了正当性品格,也只有有了自由意志,人的存在、行动才有正当不正当的问题。同样,因为所有的人都有原罪,因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基督教的原罪论对西方宪法的权利观,特别是自由、平等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CGSS2006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揭示了市场化改革对住房不平等程度,以及住房资源分配机制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地区层面,地区市场化的推进虽然有效提高居民的住房水平,但在一定时期内也拉大住房资源分配的贫富差距,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住房不平等程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在个体层面,体制内外职工的住房差异已不显著,但政治精英在住房资源的占有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把握宪法平等规范的动态意义,文章从适用方式的角度界定.原则",借此指出宪法平等规范自身并非一个原则.作为原则的乃是"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与"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这两个平等规范的子项.宪法平等规范的确切含义由这两个子原则在具体情形下的权衡而定.从原则的视角出发.平等规范的动态意义能够得到融贯一致的解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