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粤西地区经济崛起的"后发优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粤西地区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粤西地区利用其存在的"后发优势机制",借助珠三角地区的"双转移"战略,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挺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借助中国与东盟的紧密合作,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大多数青少年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比非民族地区更良好,邻里关系一样良好,而同伴关系稍逊。民族地区青少年选择朋友比非民族地区更加感性。由此,我们应正确认识民族地区青少年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水平,巩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改善并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同伴关系,推动民族地区青少年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贞 《东岳论丛》2012,(2):143-147
地区政治发生在一个由国家、地区和全球三个关联维度构成的脉络之中,与全球变化、地区建设以及国家发展密不可分。帝权具有无限扩张的特点,无论是地区内的帝权还是帝权独立于地区之外,都会对地区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地区特性和帝权是相互塑造的关系,本文从地区政治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地区和独立于地区的域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问题,为分析西欧初期的一体化动因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以张家界旅游产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通过分析张家界市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把发展旅游集群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促进创新,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集群企业的竞争力乃至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朱国庆  李卫红 《理论界》2007,3(4):44-45
三峡民族地区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生态区,三峡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三峡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特以三峡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制约三峡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因素及其影响,分析三峡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条件,探讨推进三峡民族地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后发地区立足比较优势,发挥自身后发优势,实现对先发地区经济的增长接力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性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后发优势的定位可以区别为数量优势和质量优势,分别侧重于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的数量追赶和质量追赶,其中质量追赶主要侧重于后发地区在完成数量追赶,步入工业化后期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等。泛长三角经济区内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经济增长的接力以及先发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相应传统行业发展的接力等现象,揭示了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前提在于后发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关键在于先发地区积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培养新型增长极,重要杠杆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联动。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地区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政治体系合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直接动力,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在民族地区发展政治民主、维护政治稳定、巩固政治体系权威、增强政治决策能力、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提升政治清廉度以及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等等。当前,应该通过改革民族地区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并提高其执政能力、扩大民族地区政治参与、加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加大民族地区反腐力度等等,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区秩序由地区权力格局、地区制度格局和地区规范格局共同构成。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实施“印太战略”,通过权力投射,巩固了地区军事与安全控制力,增强了经济影响力,促进了地区抗疫合作,使得西方主导性上升与地区权力格局外源化;通过机制构建,构建了以其为主体的地区安全机制网络,还建立了若干西方俱乐部式小多边主义机制,使得地区机制的排他性增强,地区制度格局复杂化;通过话语叙事,建构了一套西方式话语叙事体系,为其提供“合法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对该地区的介入,并将这套话语叙事体系与海上安全介入等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这些变化共同对太平洋岛国地区秩序产生影响。不过,该地区秩序的长期走向还取决于多类行为体的复杂作用与互动。  相似文献   

9.
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仪  姚敏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06-111
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通过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集中率指标,对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地理集中度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普遍提高,但地区专业化发展不平衡,部分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行业在西部地区集中程度加强,而其他工业行业的地理集中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为推进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应遵循地区专业化原则,依托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原有工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并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寻求西部各具特色的地区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边境经贸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边境经贸。边境经贸是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为基础的,而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和资源环境,要求边境贸易的开展必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资源转换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可持续是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的必然选择,提出了以生态资源增殖来选择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边贸出口产品竞争力、追求生态经济效益实现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下的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误区 ,系统地梳理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并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定位 ,阐述了创新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分析了创新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灵魂 ,是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支撑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推进创新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是西北地区重大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典型地区.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以河东地区和河西地区受灾率作为衡量受灾情况的指标,采用GE指数法对1998-2008年甘肃省农业重大灾害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将差异分为地区之间差异和各地区内部差异后,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大于各地区内部的差异.同时,河西地区平均受灾率小于河东地区,但是河东地区内部各市间受灾差异大于河西地区,此外还分析了不同灾种间受灾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发达地区多,贫穷地区较少;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渠道发达地区不断扩展,贫穷地区狭窄;用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发达地区较多,贫穷地区较少等效应与特征,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破解农村居民收入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14.
吴双全  胡珀 《兰州学刊》2005,(5):178-180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呈现出的严重恶化的趋势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在分析影响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结果表明:建设大通道,联合走西口,形成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西部地区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创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商代对晋南地区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南地区是商朝极力经营的重点区域之一。早商时期对晋南地区的军事防御是早商时期经营有夏之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资料表明,由于商朝国力的衰落和晋南地区土著势力的强大,中商时期,商朝一度放松了对河东、晋南大片地区的控制,而重点加强了对晋东南地区的经营。晚商时期,商朝军事力量在晋南地区进进出出,从侧面反映出商朝实力的消长和晋南地区颇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商朝对晋南地区的持续政治、军事经营客观上促进了山西境内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为周朝建立前夕,文王之世在晋南地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并对晋南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合理选择接纳转移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对此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产业选择不合理 ,反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 ,在选择接纳产业中力争做到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8.
施海智 《学术论坛》2012,35(12):122-124,143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目前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使用状况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率、费率水平以及征管制度,对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实现民族团结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晓华 《学术探索》2001,3(2):24-26
中国东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投资和对外开放的地区倾斜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政策上对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是西部开发面临的机遇.但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成因在于东西部地区市场取向改革的差距,因此,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才能真正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来解决,地区间的产业融合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基于中间品投入产出关系设计地区间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并采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以30个省级区域为地区单元构建地区间产业融合网络,分析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的地区间产业融合网络格局处于动态演进中,在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产业融合水平有待提升;中国的地区间产业融合网络具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板块特征,地理因素对地区间产业融合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运用QAP回归方法分析地区间产业融合水平变化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间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因此,应积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地区间市场和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并通过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弱化地理因素对地区间产业融合的制约,进而提升地区间产业融合水平并优化其网络结构;在提高地区间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要积极缩小地区间资本积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差异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