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后新时期出现了三种“父亲”形象想像:还原了人性色彩的父亲、作为我们精神支撑的父亲及赋予了象征意义的父亲。父亲形象不断被重写,呈现出回归传统的趋势,传达出作家们重建人文信仰,重建社会文化秩序的艺术愿望。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作家志贺直哉的文学创作中涉及父子关系题材的作品众多.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志贺用文本中的“渎父”、“弑父”情节表达了对专制父权的不满,同时又怀着对家族亲情的眷恋和对新型父亲形象的向往进行了“寻父”的探索.其“审父”意识的表露同时兼具东西方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让-雅克.卢梭的写作逻辑可以表述为,以非异化的母性文化作为想象性的本源参照,通过"怀乡症"式的结构性记忆与失忆建构象征秩序(理想之父),从而确立批判主流社会文化的双重依据。本文在对卢梭不同时期的各类文本及其生命经验的整合中具体展现了上述逻辑。  相似文献   

5.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企业领导人“换代”,总是在不断发生。交出权杖的教父式企业家,应该如果对待新锐?  相似文献   

6.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张载、张协、张亢 ,此即“三张”。然其父之名 ,史传有“张牧”、“张收”之异说。其实 ,不少文献可以显示 ,“三张”之父乃张牧。确证此说 ,有助于了解张载之生平仕历 ,有助于读解张载、张协之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7.
8.
“母亲”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从而具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文章以思想和情感的关系为理论基点,分析了“母亲”形象在鲁迅作品中的情感位置,并结合鲁迅自身的情感经历论述了“母亲”作为孤愤心灵最后停泊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对“母爱”方式及其给“母”和“子”双方带来的悲剧性结局的观照和分析,论证了鲁迅文本中“母亲”形象的思想意义。“母亲”是鲁迅所批判的那个时代、那些“国民”、那种社会的“母亲”,鲁迅用理智淹没掉情感的停泊之地,把“母亲”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阈,体现了鲁迅“批评”的“决绝”性和彻底性、艰巨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复仇精神是贯穿鲁迅一生的一个命题,鲁迅从幼年时代直至临终前,一直在不断地思索、实践这一命题。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浙东文化对他童年时复仇精神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鲁迅看到了存在于国民精神中的种种弱化复仇精神的消极因素,对这些消极因素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鲁迅所强调的复仇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坚决性,认为只有复仇精神与复仇行为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复仇,真正的对于强者的复仇,才取得复仇的真意。鲁迅的复仇,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看客”的复仇、对负义者的负仇、对统治者的复仇。鲁迅的复仇精神与现实紧密相联,他向国民中注入复仇精神以期国民与现实抗争。复仇可以代表鲁迅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由此我们能更接近鲁迅。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3,(5):48-51
愚石小说《乡志》与刘照如小说《向北》都写了父寻子的故事,二者间既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乡志》中的父寻子只是主体内容的同质对应物,作者借助这部分文字,揭示了当下社会中人生荒诞、干群疏离这种普遍现象,写一部鲁中南乡村断代史是他的创作主旨,而《向北》中的父寻子则否定了历史的确实性,否定了主体的行为价值。前者关注时代、社会,后者关注存在、历史;前者追求价值、意义,后者否定价值、意义;前者热,后者冷;前者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主体,后者秉持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1.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对精神之父的寻找同时也印证了整个社会对“父亲”的需要。而“父亲”在更广泛意义上是指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外在社会关系和传统道德标准的约束。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小家庭这个窗口窥视了整个俄罗斯大社会的风景,从德米特里最终的被救赎到伊凡的道德皈依再到阿廖沙对宗教的笃信,我们看到了几兄弟在“寻父”的道上走着不同的路程,却都达到了同一终点。  相似文献   

12.
张谷若以研究翻译哈代著称于世,他翻译了哈代的三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和《无名的裘德》,被中外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哈代的东方知音”。文章从方言对译、注释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对张谷若翻译的哈代作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作品主要从一个辛苦为生计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真实的社会感受出发,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压迫与藐视,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为融入白人社会而有意无意地丧失了身份。从美国黑人的身份迷失入手,对主人公丧失身份、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艰难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从而揭露了美国工业社会中,人为的精神歧视会导致黑人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14.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因为政治原因流亡国外期间,虽以英文写作,但从他早期的处女作《玛丽》,再到引起不断纷争的《洛丽塔》,又到《普宁》,还有其它一些英文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纳博科夫的作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都是其流亡心灵的避难所,是他对故土、母语思念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蕴是有区别的主题和意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主题是指作品总体的思想意义,意蕴是作品的各种意义和意味的总和;主题具有明确性、可言说性,意蕴有时具有不可言说性;主题更多地是指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旨,意蕴更多地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主题有正副、主次之分,意蕴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之分;主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意蕴具有超时代性、超阶级性。  相似文献   

16.
严谨的创作态度,卓异的文学才华,深沉的浪子情怀,成就了古龙独特的现代神秘的浪漫主义艺术世界。漂泊主题的抒写,乃是古龙艺术世界最为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寻找飞翔的力量——论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儿童小说的深入分析后认为,曹文轩在树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某种典范的同时也暴露出他的创作局限,他对童年生命本质的忽视、对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的忽略使他的文本最终无法达到人性幽微的深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各民族美术家从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创作出大量生动新异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以不同角度展现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印迹、审美情趣和心灵精神。  相似文献   

19.
冯衍是东汉时期一位颇有纵横家气质的文人.社会混乱时期曾"手握兵符,跃马食肉",光武执政之后则一直沉沦下僚.在东汉文坛上,冯衍的文学成就远不如班固、张衡等文人,但是其论说文中的慷慨激扬、赋作中的宣情泻志、书信中的悲愤自伤则使其在东汉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文章试图就冯衍作品的主题、风格加以概述和评价,以便人们能全面了解这位辞赋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