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象征诗人一生由仕而隐的归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歌中引人注目的意象.他通过寄心归鸟来探求寄寓生命、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体现出其追求真朴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后归个人、归私有企业或以个人名义归其他单位、或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归其他单位,谋取个人利益的,只要符合"公款私用"这个本质特征,就是"归个人使用".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使用方式不应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必备构成要件."超过三个月未还"规定得模糊不清,导致司法实践及理论上理解的不同,也与罪刑法定原则之明确性原则相违,所以"未还"二字应去掉,使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更趋严谨、科学、明确.  相似文献   

3.
"归"是苏轼诗中常见的字眼,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他归向仕途;历尽宦海浮沉,"兼济天下"的理想难以实现,他又渴望归隐于故乡和自然;尘世之外的永恒真境是他精神上的真正家园,却无法企及.苏轼从入世到渴盼出世及无法弃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4.
水仙花是评论界公认的北美亚裔文学的先驱。作为欧亚混血作家,水仙花不仅洞察到了其时代的种族问题,而且在其文本创作中致力于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倡导建立一个种族平等与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本文结合水仙花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排他性区别的思维模式的解构和包容性区别的思维模式的建构两个方面,探讨水仙花在其作品中构建的"人性归一"的大同社会理想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指出水仙花构想的"大同"理想社会是以"人性归一"的理念为核心、以"世界一家人"为形式的乌托邦"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5.
"V归V"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依据构式语法理论,"V归V"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其构式义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行为主体或他人主观上不希望动作产生相应的结果"。"V归V"格式对"V"的选择条件是进入该格式中的动词必须是前述小句的语义焦点,这种对动词的选择条件加之它特殊的句法位置,使其具有了承接前一小句或对话中先行发话者语义焦点的焦点标记功能和衔接后句或后续说话者话语的话语衔接功能,从而凸显了整体句义的"让步—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康有为的一生,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文人与封建皇权和官场难舍难分的关系。辛亥革命后,他宣扬尊孔复辟,还与军阀张勋拥清废帝溥仪登基。他曾力主"通世界之识,养有用人才",但他  相似文献   

7.
关于宗教的现代变迁,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世界的祛魅"的著名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世俗化"也被认为是宗教变迁的普遍趋向。韦伯这种看法似乎脱不开单线进化论的嫌疑。通过大理周城两个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白族村民DSS和YZY宗教观念的民族志描述与分析,认为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理性主义的高涨而消失,白族基层民众的宗教观念深层存在着一种"信魅"与"祛魅"互融并存状态,以及"信魅—祛魅"或"祛魅—归魅"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贽的"狂禅"思想表现为对"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的假道学的猛烈抨击,这可以用他晚年提出的"三教归儒"说来概括,即以"闻道"为宗旨,将释、道纳入儒学的哲学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苏轼与水     
苏轼一生与水结缘。在仕宦生涯中,致力于治水、节水、用水,为国家、生民计;在文学世界里,创作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诗文,提倡自然的审美趣味;在《东坡易传》中,以"水"载"道",建构了体系完整的自然哲学;一生秉持"君子如水"的高贵品格,抵达了自得、自适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改造中国"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一生.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即:当记者进行舆论宣传;开展"少年中国学会"和"工读互助运动",进行社会实践;从事音乐研究,实践他"音乐救国"的理想.他所进行的这些活动都是同他的爱国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他漫长的一生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他见证了文艺复兴最丰富和奢华的时期,也引领了巴洛克美学的兴起。世界美术教育的奠基人瓦萨利曾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赋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他就是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的提香·韦切利奥。  相似文献   

12.
"春归"在宋词中,并非仅指自然界春天之归来或离去,而是一个象喻意十分丰富的意象。历经仕宦坎坷的词人,有以此意象比附仕途顺境之消逝者,有以其寓托政治生命中断后的悲愁与幽恨者,更有以之象喻国运衰颓并婉达于国家前途深重的忧患之情者。宋词幽约含蓄的抒情特色,在这一意象的使用中尽得展现。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目连戏终生都怀着诚挚的喜爱之情.在某种意味上,鲁迅也是一个"目连",历史赋予他的负罪感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他必须用一生的挣扎与抗争来证明.与此同时,鲁迅的自我拯救显得更为深刻、复杂,这种基于自身心灵世界的绝望拯救,既是鲁迅对"目连"式负罪与拯救的超越之处,又注定了鲁迅一生都无法消除其生命的内在紧张和焦灼.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歌唱所独有的特点,注重歌唱语言的研究,对提高演唱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剖析了"吐字归音"理论,并结合演唱实践对如何"吐字归音"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项所处位置不同,直言三段论分成了四个格。在四个格中,第一格的有效式最典型的体现了三段论的演绎性质,它们的正确性是不证自明的;同时,从第一格三段论中能推出A、E、I、O四种性质判断的结论,因此,它又被称为完善的三段论,而第二、三、四格则不具备这些特点。但是通过一定方式,可以将第二、三、四格转换成第一格,这种转换我们叫三段论的化归,化归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判断变形法,即换位、换质或换质位推理。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由西学、佛学回归儒学,将道德"根本"归之于"直觉""理性"或"生命本性",其目的也在于肯定维系我们民族生存繁衍的儒家文化传统。在梁漱溟看来,儒家学说既以"仁"言人,又以"仁"言"人心";肯定"仁"为人所固有。而这种人所固有之"仁",正是人在生活中道德行为的"根本":"一切善,出于仁;一切恶,由于不仁。不仁只为此心之懈失而已,非有他也。"因此,他认定,儒家以"仁"言人,以"仁"言"人心",实早已揭示了道德的"根本"与"源泉";儒家所主张的"求仁之学",本质上即是"实践人之所以为人者"。而人们思考人的道德根性问题,其要也只在"自识其本心"或说"识仁"。  相似文献   

17.
汉字含义丰富深厚,一个“归”字不仅意味着回家,还具备了安顿心灵的文化功能,其本质就是对精神家同的寻找与思考.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归”字可谓俯拾皆是,由此可见其焦灼而迫切的心情.“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回归到心灵,以心理主义为本体在心灵深处建构起精神家园,平衡调节了长久以来困扰士人的仕隐矛盾,并以丰富深厚、广袤无垠的精神世界抵兑、消解了周遭的苦难与不幸,超越了世俗现实对心灵的束缚与羁绊,向内实现生命的自我挺立.  相似文献   

18.
公司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多元化或归核化经营.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以2006-2010年经历多元化与归核化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多元化决策与归核化决策都具有自选择特征,选择所依据的因素往往有市场评价、经营业绩、投资机会等.市场估值较低、业绩较差、上市时间较长的公司意图通过进入新的行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现实中多元化决策并未有效提高公司价值,公司利润反而相对专业化公司不断下滑,造成公司价值的进一步折损.与此相对应的是,归核化公司在回归主业之前的市场估值相对较高,其中部分企业迫于资金压力选择出售非核心业务,通过减少经营类别而专注于核心业务.归核化后的公司利润率提高,公司价值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化归思想方法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应用不够灵活,这也是影响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让学生了解化归思想的缘起、化归模式和原则、化归策略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化归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培养学生“原则引导方法,方法服务原则”的理性认识,强化“思想驱动、原则指引、方法合适”的系统思维习惯,突破基础性和方法性两个障碍,形成域内熟练化归、跨界灵活化归和创造性化归三个水平.  相似文献   

20.
"叙事"在阿伦特思想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地位。经由"叙事",阿伦特希望能审美化地养成"有故事的人":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是他政治行动的目的;他借助叙事寻找趣味相投的同伴,一道建设友谊的"绿洲",从而获得"在家"感;故事正是世界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