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民主一直遭到精英民主派的种种诘难,大众民主则从民意合法性、大众利益的社会性和社会权利的普遍性为其正当性进行辩护。诚然,精英民主理性超越了强权即真理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而有其可取之处,而大众民主尽管存在理性公共政治生活缺失、民主规则共识孱弱和民主能力不足等弱点,但离开大众的民主也是不得要领的。当下中国,应回归正常社会中精英与大众的制衡关系,既肯定大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边界,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构建公共领域、强调自由平等对话来消除分歧并修正代议民主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李红利 《兰州学刊》2007,3(5):78-80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全球性问题.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可能由单个国家政府,或者是由基于国家间利益而结合起来的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来解决.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使其成为国际社会中的新兴行为体,同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也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了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塞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的社会交往空间形式,改变了全球性政治结构。西方各国政党都在利用网络世界或赛博空间尽可能地实现政党能力的再生、强化和提升,以期实现民众对其政党的认同、提升和再建政党形象,增强在政党沟通中的民主性、参与性和政党网上监督等目标。西方各政党都希望在赛博空间这个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其中的人力和政治资源来提升政党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Using data for a majority of the world's countries over a 25- to 55-year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cross-cultural heterogeneity in women's civil liberties independently of and relative to men. Civil liberties include the freedoms of discussion and movement, freedom from forced labor, property rights, and access to justic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at women's civil liberties vary considerably across cultural zones def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geographical regions. These patterns persist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factors such as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Accounting for women's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ten reduces but never eliminates thes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same is true for embeddedness in world society. In contrast,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ll but erases negative cultural effects, and instrumental-variables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is factor is a causal determinant of women's civil liberties. Efforts to improve women's rights should therefore focus on overcoming cultural barriers to their workforce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5.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网络投票、网络竞选是西方国家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特征,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呈现出与其不同的范式.在功能上,中国网络民主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在作用上,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态势上,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民主参与以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在发展水平上,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数字鸿沟、分散化与失序化以及非理性化与娱乐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学生议事会是一种架构于现代大学民主管理框架下的议事组织和协商平台,具有较为深层的民主意蕴,如议事范围的普遍性、话语的平等性、过程的论辩性等。同时,还具有较为积极的现代价值,如扩大了学生的公共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推进了高校的决策科学、保障了校园的和谐稳定等。在高校推行学生议事会制度更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如保障公民权利是政治民主的核心原则、注重民主协商是代议民主的必要补充、凸显公共理性是现代民主的基本要求、主张多元诉求是政治民主的价值追求、参与公共治理是民主政治的终极目标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政务公开是保证公民权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活动过程 ,是民主政治的一种体现 ,政务公开性就是民主性。就民主的内容而言 ,公民权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核心 ,政务公开主要针对公民权的完善和发展。政务公开依赖于国家政治统治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二者的结合程度。我国的政务公开把社会主义民主原则转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 ,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进程。政务公开促进了行政管理现代化 ,提高了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 ,有效地抑制了腐败现象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劳动权的法社会学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劳动权,具有生存、发展、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其实现有赖于劳动者的个体性努力、积极作为和国家、社会积极承担责任。劳动权应在宪法和国际法的层次上得到保障,在国内需要建立劳动权的可诉性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具有较为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但这种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政治民主也是存在的,事实上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否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政治参与的条件下,就不可能形成政治冷漠现象了。对于政治民主与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可以从民主的政治基础辨析、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冲突系统与政治冷漠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政治将个体权利推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将个体自由的实现视为政治的终极目的,而国家或社会仅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本身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或善。现代政治在忠实捍卫个体权利的同时,却造就了德性和欲望、权利和责任失衡的严重后果。当代社群主义对社群共同价值的关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强调、对居间性团体的重视,为诊断现代政治的弊端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自我权利的极度泛滥造就的现代性后果。  相似文献   

12.
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建兴  周俊 《文史哲》2005,(5):5-14
全球公民社会是新形势下“全球化”与“公民社会”的结合,是区别于公民社会的全新概念,同时又与公民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它并不必然为特定、单一的政治理想服务,更多的是一种影响价值分配、争取权利和利益的手段;它既可以为西方利用,也能够成为非西方社会的斗争工具。全球公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挑战着主权国家的概念;它既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它蕴含着建立超越主权国家的全球民主秩序的希望,也存在着强化全球不平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主并不是政治生活的独特现象,而是人类公共生活的内在特征。参与型民主是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实践,是公民角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场所。民主的实质是实现人对自我的真正控制,而这需要在政治生活以外的广阔社会领域中实现全面的参与。人们直接参与公共生活的最重要领域是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事务;通过对这些事务的参与和决策,才能最终实现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民主并未充分实践民主的实质,相反却使得政治生活远离了个人而走向了精英垄断。参与型民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对于维系一个公共性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新兴的协商民主,便利参与型民主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民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伴随着民主的浪潮席卷全球,一直很火热;但是民主实践的合理,不代表民主教育实践是合理的,更不代表当今中国民主教育实践也是合理的。在缺少现代民主传统的中国社会,一味提倡实践民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一方面,民主有价值和制度两个维度,西方的现代民主并非适合中国的民主。这两个维度下的中国式民主,到底是什么?目前还只是若隐若现的影子,未见得实在的面目;另一方面,现代民主教育属于一座空中楼阁,更准确说是一个海市蜃楼。它可以装入一切精神、修养、价值观念,但是任何一种又都不属于它。教育还是要回归人的本质,回应人的本质要求,有了道德修养、自由精神、理性思考等等,民主教育的目的自然会达到。  相似文献   

15.
小议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是针对代议制民主的重大缺陷而产生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强调,"参与"是民主理论的本质特征,标志着古典直接民主的某种复兴;但参与式民主理论不能代替代议制民主,而只能成为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形式。西方参与式民主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对我们认识西方选举民主的弊端有着重要作用;参与理论强调"参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球权是以人权为基础、超越主权但不否定主权的一种全球性权利,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权、主权、球权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享有的三种最基本的权利,其中人权是核心,主权是关键,球权是保证,三权相辅相成,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了维护球权,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从以神权为基础的王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再从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球权,都是人类对自身权利认识的巨大飞跃。球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对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政治理论与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和研究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代尧 《文史哲》2003,3(5):144-150
关于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的研究 ,是 2 0世纪下半叶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林兹建构的威权政体的“理念型”和奥唐奈的官僚—威权主义发生模式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但“政治高压、经济成长”模型并不能被拉美和东亚大多数威权国家发展的经验事实所印证。在威权体制下要达成经济现代化 ,某些结构性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均不可能。政治转型的主要研究途径——结构分析法和策略互动论各有优点与缺失 ,将政治转型的结构因素与政治过程中政治行动者的策略互动联结起来分析 ,可能更有助于解释威权政治转型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公民参与环境决策面临着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渠道不足、制度化程度低等不少困境,说明人们对公民参与环境决策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其重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没有充分挖掘公民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基础,缺乏从理论上论证其合理性和正当性。该文从哲学、法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公民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基础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环境权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公民治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公民参与环境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权力政治是以专政和强制为特征的国家统治,权利政治是以民主和法制为特征的国家统治,权利政治代表了政治发展方向。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是不断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历程,也是逐步实现从权力政治到权利政治转变的历程。梳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武装斗争建立的政权最初形式只能是权力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建立在普遍的权利意识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对理解国家治理属性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结构、内涵、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现代西方形成的民主-专制体制论、法治-人治论、威权-民主政府优劣论、公民社会等所谓"普适"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以鲜明的阶级立场,提出了国家政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地位;市场模式中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主体;社会领域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等,同时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条件性。马克思国家治理在中国的当代价值在于,国家治理应符合相应的社会性质,要注重甄别国家治理的职能属性,传承自身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