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客观归责理论与因果关系理论处于何种关系,引起了刑法理论的不小纷争。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客观归责理论与条件理论、相当理论的关系出发是较为可行的途径。客观归责理论是以条件理论为起源,把相当性的判断融入其下位规则的判断中而建立起来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精细、完整的理论体系,客观归责理论对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在许多方面有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2.
客观归责理论的嬗变历程,不仅其原动力来自因果关系理论,而且与各种补充条件理论的因果关系理论同向且同步发展.客观归责与因果关系是客观构成要件中两个各自独立的构成要素.客观归责论区分了归因问题与归责问题,结果原因的判断,立足于经验的观点,采用条件说的标准,判断有无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结果归责的判断,则以规范的保护目的的观点,根据客观归责理论的规则,判断可否将结果的发生归责于行为.  相似文献   

3.
客观归责理论在因果关系理论领域派生出来,迅速为各国理论界密切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因果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中均给予重点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各国的刑法理论体系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条件说,到相当因果关系说,再到客观归责理论,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相当庞杂,各种学说各抒己见、各有千秋。客观归责理论已经超越了因果关系的领域,触及到了责任阶层,使得因果关系的认定和归责相混淆,增加了阶层理论的混乱。我国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只能采用条件说,而无客观归责理论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理论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其为弥补因果关系的缺陷发展而来.中国刑法学理论界也对该理论进行了研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聚讼众多的学说中,鲜有人对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质进行剖析.客观归责及其衍生原则,都是为说明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本身就在于为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所以作为因果关系的一种判断因素,客观归责的实质也是为判断刑事责任的有无提供客观依据,属于中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借助社会理性和规范性因素构建的违法性概念,相当因果关系说实现了对条件说的限制和扬弃。但问题在于,行为和结果的类型化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本身也可以类型化。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需要个别具体的把握,应当从"因果关系"的研究转向"违反规范的行为和违反规范的结果的关系"的研究,这也即客观归责理论的缘起。  相似文献   

6.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主要包括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和客观归责理论。条件说是其他学说的基础,我国刑事司法应当总体上坚持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的客观说,在解决存在介入因素的案件中具有一定优势。客观归责理论作为一种复杂的分析工具,有助于解决一些更疑难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不作为犯的归责问题最早是在因果关系的名义下研究的,但对于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这一命题本身来说存在不少争议。不作为犯的所谓因果关系实应为条件关系,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其研究目的在于为不作为犯在客观面的归责奠定基础。具体来说,这一问题需要从以实质的作为义务为核心构建的不作为犯之实行行为和作为义务之欠履行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的条件关系以及以违反义务的关联性为判断基础的不作为犯实行行为之危险的现实化等三个方面来考虑,且其结论必须考虑公众的刑法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9.
环境犯罪的因果与归责应当分别判断。在环境犯罪中,疫学的因果理论通过统计调查和实验数据确定排污和损害之间有无条件关联,正是试图在社会生活中建立有关环境污染的新的物理法则,可以用作判断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依据。而环境犯罪的归责问题则可以借助客观归责体系中的危险升高理论加以解决,只要企业的违规风险行为与制裁规范之间具备可被归责的目的关联,就可以将污染损害的结果归责给这个违反环保规范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的合理解决离不开对实行行为、因果经过以及结果回避可能性问题的破解。应当从归因与归责,相当判断与规范判断以及理论的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几个侧面,反思刑法中因果关系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刑法理论中因果关系条件说存在逻辑上的不足,不仅包含必要条件,还应包含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建立在条件说基础上的相当因果关系中断理论有违因果关系客观性之嫌,在立论上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果关系链被视做是Kaplan和Norton创立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核心和精髓.然而,学术界对此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支持者和质疑者各执一词.而究其原因,在于对因果关系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同.质疑者是从纯粹因果关系准则对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进行批判,是对平衡计分卡及其因果关系的误解.而在现实经济管理活动中,往往若干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因此不能以纯粹的因果关系来讨论或质疑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作为科学与艺术兼具的管理实践工具,平衡计分卡各指标之间只存在具体管理情景下相对的因果关系.正如Kaplan和Norton所强调的,建立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各指标与战略相连接,在寻找因的过程中,分析企业现有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行动,实现组织目标,这恰恰是平衡计分卡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弄清了刑法的因果关系,即弄清了犯罪行为因果关系的本质,在确认犯罪问题上就能更好的判断一个人对其行为结果负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同时刑法的因果关系也是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条件说与原因说,都是现在中外刑法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正确的区别及认识它们对于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刑法因果关系应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两个层次。事实因果关系是对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联系的归因性确认,法律因果关系是就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归责性判断。事实因果关系是法律因果关系的基础,归因性确认是归责性判断的前提。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是从事实因果关系逐渐向法律因果关系过渡、在归因性确认的基础上逐渐增强归责性判断的过程。法院对因果关系的归责性判断应综合考虑多种价值元素,包括刑事政策、刑法精神、刑罚根据、行为的危害性及其规范违反程度、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力和一般的公众观念等。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刑法实践上,刑法因果关系都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能否成立的答案则存在于内外因对立统一原理、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原理、因果性与必然性、偶然性辩证统一原理、原因与条件的区别之中,并在刑法实践中得到最终验证。如果刑法偶然因果关系难以成立,则刑法必然因果关系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按照传统的因果关系证明规则,受害者很难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这使得环境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环境污染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中,采用盖然性证明标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及因果关系推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中的目的范畴内在隐含着因果性,同因果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主观倾向性,含有预期性及能动性;而因果范畴表现为客观倾向性,不含有预期性及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因果必然性问题,关涉到自由(自由的因果性)和必然(自然的因果性)的关系问题.康德不否认自由和必然的同一性,只是否认了人认识此同一性的可能性.但是,康德并没有彻底割断自由与自然的联系.通过先验自由的直接联系,我们可以发现自由与必然的本源的统一性.通过这个本源的统一性,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果问题,并且对康德因果问题解答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渎职侵权职务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属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司法实践中,如果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就不能令行为人对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