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值《学术月刊》创刊 4 5周年、出刊 4 0 0期之际 ,为迎接十六大、贯彻江泽民同志就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重要讲话精神 ,2 0 0 2年 9月 1 9日— 2 0日 ,《学术月刊》社在沪举行“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学术讨论会暨《学术月刊》创刊 4 5周年纪念会”。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市社联、上海社科院领导郝铁川、李储文、尹继佐、施岳群、王邦佐、祝君波、周锦尉、武克全等和全国 2 0余家知名学术期刊负责人、本市著名学者共 1 0 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学术月刊》总编辑王邦佐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学术月刊…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8月23日至25日,由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主办的"历史学的研究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开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探索与争鸣》《民国档案》《史学月刊》《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等10余家期刊的主编、编辑汇聚一堂,围绕"历史学的研究与传播"进行了研讨。会议开幕式由《史学月刊》主编郭常英教授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河南省社科规划办主任  相似文献   

3.
《江汉论坛》2012,(10):1
9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辽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沈阳召开。会议主题为"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辑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65家学术期刊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建构面向世界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期刊如何加强自律、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申的作用及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社社长陈金清研究员在会上作了题为《学术期刊编辑在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申的重要作用》的发言。会议还就加强期刊自律、学风建设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关于学术期刊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沈阳宣言》此次论坛的前身为已经举办十届的"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本届论坛吸收了部分有影响的高校学报和专业期刊参加,首次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新老作者的联系,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对《文史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文史哲》编辑部于4月2 3日在上海举办“《文史哲》南方作者座谈会”,来自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5 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出于对《文史哲》的热爱,畅所欲言,就该刊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陈炎主编首先介绍了《文史哲》自1 95 1年创刊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推动学术进步、扶植学术新人的办刊宗旨和追求厚重扎实的办刊风格,同时也指出面对学术期刊竞争日趋激烈和期刊评价体系的介入等因素,《文史哲》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与会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5.
机械工业类期刊学术规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期刊的学术规范性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期刊评价的基本内容之一。以期刊的学术规范为出发点,阐述了期刊学术规范性分析的原因,并运用期刊学术规范性指标评价体系,对机械工业类期刊进行了指标统计,筛选出了机械工业类期刊中的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期刊学术规范性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肯定。由此,可增强期刊的学术规范意识,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有利于广大作者科学地选择期刊。  相似文献   

6.
“首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学海》、《江汉论坛》等30余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代表们就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价值追求及其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的有关观点简述如下:一、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主要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和主要由社科院及社科联系统主办的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这些期刊除少数是文…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月刊》五十年发展的足迹中,1994年的扩版是值得回忆的一步。当时的背景是,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术期刊一时呈萎缩趋势。一些地方的社科理论期刊迫于经济压力,或改刊,或压缩版面,而《学术月刊》则在上海社联党组的支持下,决定扩版。我写信向一位主编同类  相似文献   

8.
《江汉论坛》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系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15—17日,由《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学术月刊》编辑部、《文史哲》编辑部联合召开的“问题与创新:社科学术期刊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会议主要围绕目前各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台会所拥有的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学科分类日益细密的今天,是继续走目前综合化的路子还是向专业化发展、综合性学术期刊究竟还有没有发展空间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蒋重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主编武京闽、《复旦学报》主编黄颂杰、《南开学报》执行主编姜胜利、《思想战线》主编何明、《厦门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俞兆平、《历史研究》主编徐思彦、《学术界》社长兼总编辑袁玉立,与《新华又摘》总编辑张耀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马自立、《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姚申、《中华读书报》副主编祝晓风,以及主办方《清华大学学报》主编罗钢和副主编仲伟民、《学术月刊》总编辑田卫平、《文史哲》主编王学典等出席论坛并参与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历史和体制的产物,尽管其中有很多的问题,但试图全部改变并不现实,何况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特色,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千刊一面、较少特色的现象也必须改变,因为各种水平较高的专业性期刊越来越多,各科研院所以书代刊的同仁专刊也异军突起,综合性期刊如果固守原来的办刊模式,会失去很多读者,发行量会越来越少。那么,在既不能改变方向转而走专业化路子、又不能延续原来办刊思路的情况下,综合性期刊的出路何在?大家邀成的共识是:应当根据自己刊物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综合不等于拼盘,更不是“杂货铺”,不要面面俱到;专注于内涵式发展,突出亮点,谋划并组织好有特色的栏目和选题。会议还就学术规范、学术腐败、版权问题以及刊物之间合作的新模式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张耀铭(《新华文摘》):作为学术期刚来讲,无论是走大综合之路,还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努力,说到底是一生存方式问题。学术期刊的立足之点或者说生存之道,关键在于提高、强化“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断言:“支配一个社会运转的主要力量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只有有意识地策划和组织稿件,才能形成“专题研究”,进而开辟“特色栏目”。只有不断地从痛苦中分娩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学术,阅读刊物的读者才会越多,学术期刊的影响才会越大,社会进步才能越快。实践证明,组织“专题研究”、开辟“特色栏目”,学术创新,是打破目前学术期刊“千刊一面”的有效经验和方式。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有人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没有发展前途,建议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我认为这个意见是不切实际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且带有体制性的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大特色。我们不能简单地拿欧美学术期刊与中国相比,因为中国的学术体制与西方学术体制有很大差别。目前,学术性期刊的综合性特点本身并不错,问题出在此类杂志数量太多,大多数质量太差,更有一些杂志因为收取版面费,使学术沦为金钱的奴隶。因此,汰劣存优将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必然趋势。武京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来看,整体性、综合性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研究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应当视野开阔、拓宽研究空间,以便获得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性成果。这样一来,一些刊物质量较高的大学学报完全可以发挥其综台性强的优势,致力于突破传统的狭隘的专业分工,推进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跨学科、多学科研究,存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在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实现新的整台和综合。蒋重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目前各高等院校所办的学报,从制度上来说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有着深厚的“土壤”,所以它才能“根深叶茂”。我以为,立足于各学校学术研究的条件,适当吸收校外优秀资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办好优势特色栏目,是学报比较切实可行的选择。作为编辑,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2日~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文摘社、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总共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元方法论问题、方法创新问题、跨学科研究问题、学术期刊在方法论反思与创新中所起的引导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如下。参与发言的学者与期刊主编还有: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编审、中央党校《理论视野》副主编张琳副教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学术月刊》社长兼主编田卫平编审、《南京大学学报》总编朱剑编审、《学术界》社长兼总编袁玉立编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方福前教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袁吉富副教授、《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副研究员、《吉林大学学报》主编崔月琴编审、《学习与探索》副主编冯向辉编审、《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