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国家支持、社会帮扶"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针.灾后重建中,数以万亿计的国家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投入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民间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补充作用.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为灾后恢复所需的巨大资金与物力投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笔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四川灾区若干案例的调查,探讨了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并为加快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不仅要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灾区人民因灾致贫和返贫,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为灾区经济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根据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理特征、人口居住情况等,以"人群规模居住,城镇规模建设,土地规模利用"为指导,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协调互动"为目标,在重建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后民营企业重建的政策现状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有重建政策指明了灾后民企重建的方向,但仍需在数量、内容和功能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民企重建政策的供给应结合专家建议、地方政府愿望、民企意愿,针对民企重建实际需求合理有序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灾后民企重建的政策供给还需借助市场均衡理论,科学地确定不同政策的供给"度",最终形成民企实际需求的政策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4.
灾后重建是保障地震灾区群众重归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测量灾后重建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灾后重建绩效?文章回顾了灾后重建绩效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认为效果和效率是灾后重建绩效的两大方面,以"消除灾害影响并恢复到灾前水平所用的时间"作为衡量灾后重建绩效的标准,能够反映灾后重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灾后重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并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作为案例,对三次地震灾区的重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要分析了绩效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三次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但因存在灾害程度不同、对口支援质量不同等原因,三次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近三年,灾区由满目疮痍已变为新居林立、风景秀丽,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是在短短三年间完成的。我们知道阪神大地震后,日本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完成重建,今天"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成果完全可以说是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无私的援助和灾区人民奋力拼争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其中也包括了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的师生,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忙碌在灾区一线,为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良传统。成都理工大学的广大师生不仅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面对灾难"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灾难远去,回首过往,不甘人后的理工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展望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工人将继续谱写当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脊梁的盛世华章。  相似文献   

6.
灾后社会工作介入对于地震灾区社会重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援建服务经验为基础,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会工作方法和策略三方面对灾后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评估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恢复灾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区生态重建的措施,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及灾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2017年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刊载了一系列灾难研究学术成果,以灾难研究为学术增长点,在特色栏目的设立与整合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不遗余力地推动学术刊物、学者与学术之间的密切互动和良性发展,不断唤起学术刊物和学者的学术自觉意识。国内外学者围绕灾难/灾害概念、灾后重建、灾害治理、灾害应对等主题,从概念的理论辨析到地震、干旱、泥石流、海啸、风灾、火灾等具体的个案分析;从灾后重建、移民安置到灾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与适应;从灾难/灾害的现代应对方式到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古为今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5.12"大地震给川西藏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灾后重建需要巨量资金投入.上至中央,下至央行和银监会已相继出台向灾区倾斜的金融"特殊"政策.作为四川重灾区中最偏远落后的地区,川西藏区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金融基础的特殊性,使金融业支持灾后重建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宜对这一特殊地区采取金融特殊政策,包括赋予地区金融特权、调整信贷政策、创新融资方式、政策性金融体系整体变革等.  相似文献   

10.
在汶川大地震震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灾区灾后物质重建已经让灾区发展提速了50年,那么我们也应该利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世界.而影视、文艺事业不断发展和其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恰恰可以在灾后思想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影视、文艺介入灾后思想重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为研究其介入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大灾过后,受灾地区急需重建.灾后重建纷繁复杂,不仅周期较长,而且所需物资和资金十分巨大.筹集好、分配好灾区重建所需物资和资金,对灾区稳定、恢复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地震灾区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这次震后灾区重建物资供应、资金筹集与分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灾后重建物资供应、资金筹集与分配有效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社区合作与灾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社区结构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原有社区结构被消解、社区认同度降低、互助传统弱化、成员间的社区合作意识淡薄、缺乏通过集体行动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等,分析了在这种状态下农村社区合作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认为:灾区的重建是灾区社会结构乃至集体社区的重建,应该以恢复激活原有社区的传统并增加新的内容作为工作重点;作为灾后重建的主人和受益人,农村集体社区重建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村社区合作与灾后重建应该充分调动和保护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实施性高、操作性强的重建方案,以加快农村集体社区的重建速度。对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估汶川大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深入研究受灾地区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和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四川地震灾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5日-7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依法重建是该系统工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如何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直接关系到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区域的稳定团结。以康县为切入点,力图分析我国关于灾后房屋重建法律制度的现实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法律建议,以期保障灾后房屋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灾区人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估汶川大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深入研究受灾地区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和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四川地震灾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5日-6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灾难,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解放军指战员以及社会各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救援行动,并在灾民救助与安置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工作重点从救灾抢险转移到灾后重建,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特别在灾区社会经济的重建与灾民生产生活的恢复等方面显现出工作的复杂艰巨性和长期攻艰性.然而,面对灾区进行深入的社区调查研究工作还未有效系统地展开,这将影响到灾后安置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灾后重建工作中要注意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仔细注意到细节问题,又要把握好整体的统筹.深入了解灾区情况与民意动向,灾后重建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问题困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建筑市场主体不成熟、工程量清单认识不足等问题,探讨灾后重建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并对灾后重建工程造价控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及时、稳定解决灾区的就业问题是灾后重建的关键所在.5·12大地震打破了四川省和灾区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而近期的灾后重建大量就业机会又不一定切合灾民自身特征和就业意愿的实际.因此,按照开放和开发劳动力市场的原则,实行短期内就业援助和长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策略,有助于解决灾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使四川面临着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严峻考验.资金来源对于灾后的重建是关键问题.财政资金、对口支援、国内外援助等资金筹措渠道固然重要,但灾区的未来发展不能光靠扶助.本文在阐述了上述筹资方式的基础上,基于多种筹资方式互补的思想,对灾后资金的特点、优劣势及其灾后重建的适用性进行了再思考,进一步探究灾区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认为,灾后重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重建,同时也包括思想重建,并就灾后思想重建的内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