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就罗莎·卢森堡对自然美的欣赏作些粗浅的论述。1“主要的事情是要个人”1916年12月,卢森堡在写给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玛· 武尔姆的一封信中说:“……你必须始终是个人。主要的事情是要是个人。而这就是说:要坚定、明朗和高兴,是的,无论怎样也要高兴,因为哭泣是弱者的事情。是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一生不动摇,任凭‘命运的伟大天秤’来处置,如果这样做是必要的话,同时插要享受每一个明朗的日子和每一块美丽的云彩。唉,我不能就怎样做人这个题目写出一些办法来,我只知道,人应当是怎么个样子,而当我们一起在沮丹德散步而田野上是一片红色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藏族自然美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藏族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对自然的特殊的感受与认识,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大概都没有象藏族那样更深切、更直接、更内在地体验感受到自然的存在。那苍茫的高原、皑皑的白雪、严寒的气候、广袤的地域、无垠的天空、宽阔的草原、珍奇的动植物,一句话,神奇而严酷...  相似文献   

3.
在编这篇稿子的时候,编者发生了一些遐想。这篇文章谈的似乎是美学问题,应归入文艺社会学中,但它涉及的却是不能再具体的旅游工作,是如何设置风景点、开辟风景新区乃至导游和广告等工作的一种理论基础。可见理论同实际工作的鱼水关系,以及学科之间骨肉难分的相依关系。谁说社会学只能研究“剩余课题”?放开社会学眼光吧,改革时代的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都在翘首盼望着呢!  相似文献   

4.
5.
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进程巾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审美活动的领域空前扩大,审美感受的能力大大加强,对自然美的认识日渐深入;“畅神”说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畅神”说的提出中国古代的自然美理论,可溯源至先秦时的“比德”说。儒家学派“知者乐水,仁是乐山”的“比德”审美观,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理性认识。“比德”说是指:自然物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与人“比德”,即可从中意会到审美主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学视野中,自然美并不是存在于远离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自然物的自我显现,而是存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达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要途径,仍然是人时自然的人化.这种人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味的征服与改造,而是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调节手段.从自然关的根源看,自然美生成于人同自然关系的变换与和谐;从自然美的发展看,自然美延续于人类自然观和技术观的转向与更新;从自然美的未来看,自然美回归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补偿与救赎.  相似文献   

8.
我国美学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经对美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研究对象、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本质、美感和美的关系、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也参加了当时的讨论。对于我当时的浅见,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如李泽厚)则提出了质疑。这里仅就自然美问题做一答辩,以求共同提高。 1962年李泽厚同志在《美学三题议》①一文中对我在《自然事物的美学意义》②中所提出的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看法提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自然美的追求由先秦发端一直影响至今,并长盛不衰。在《诗经》中就已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再现。《毛诗传笺》作为《诗经》的注释作品继承了对诗中所描写的自然美的欣赏,并在注释的过程中再现了自然美。这是注释者对自然美的审美体现,同时也丰富了注释的内容,使读者更好地去领会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10.
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迟桂花》与《茵梦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益睿 《社科纵横》2006,21(3):105-106
郁达夫的《迟桂花》与施笃姆的《茵梦湖》在诗情画意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本文分别从两位作家与诗画的关系来做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