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诗归》     
钟惺、谭元春选诗的特色是剔肥拣瘦 ,批豪纠俊。评诗的特色是抉隐阐幽 ,望道有见 ,触处洞然 ,评诗在悟  相似文献   

2.
潘其旭先生所著的《壮族歌圩研究》已公开出版发行,它向读者全面介绍了歌圩的起源、发展、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作为第一部关于壮族歌圩的专著,它填补了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本文就此谈些读后感。一、潘其旭和他的《壮族歌圩研究》  相似文献   

3.
《十二表法》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是罗马平民与贵族两大阶层利益平衡和整合的产物。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为了争取社会公正和与贵族平等的政治权益,开展了一场争取立法的运动,这一利益诉求通过颁布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而得以实现。这一事件成为罗马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马社会两大阶层通过这一事件开始消弭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为打造罗马城邦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同时,《十二表法》确立了用法律形式治理社会的原则和模式,奠定了罗马宪政发展的基础,并对后世罗马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十二表法》称为罗马法历史中"独一无二"的立法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十二表法》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是罗马平民与贵族两大阶层利益平衡和整合的产物。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为了争取社会公正和与贵族平等的政治权益,开展了一场争取立法的运动,这一利益诉求通过颁布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而得以实现。这一事件成为罗马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马社会两大阶层通过这一事件开始消弭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为打造罗马城邦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同时,《十二表法》确立了用法律形式治理社会的原则和模式,奠定了罗马宪政发展的基础,并对后世罗马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十二表法》称为罗马法历史中“独一无二”的立法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县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教授。除了创作和译作外,论著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屈原》、《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直觉与表现辨》、《论神思》。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如打开五光十色的百宝箱,文笔优美,诗意葱茏,真知灼见眩目耀眼。他既是诗人,又是诗论家;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又通晓西方近现代诗歌,特别是直接师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大师梵乐希(今通译瓦莱利)。这就决定了他长于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从而奠定了  相似文献   

6.
李炳赫先生是韩国釜山大学的中文教授,他既是学者、教育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在1999年韩国召开的国际诗话学术会议上,李炳赫先生送给我他自己创作的《中国纪行诗》一书,以后又陆续寄来新作,共计有30来首。新时期以来,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像日本和韩国常常组成多达几十人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主题中对"黑"的揭露表现得相当充分。文中笔者通过对这种黑的本质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答案:本篇小说中的"黑"并不在与战争之黑,而在与社会制度之"黑",是那些制度的统治者,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将这种比战争本身还可怕的"黑"推向了极致,使小说中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地成了这一制度的俘虏,而对这些小人物的代表人物尤索林的分析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无力的个体在如此之黑的社会中所经历的肉体之痛、精神之苦。黑色幽默的作品让我们通过表层的滑稽可笑,去领会其后意味深长的主题思想,感受这种荒诞背后的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王运是晚清较有影响的诗人 ,其《八代诗选》代表着他对汉魏六朝诗的诗学倾向 ;夏敬观《八代诗评》在《八代诗选》的基础上对王氏评语进行阐发与辨证 ,且更多的从诗歌史的角度讨论八代诗史 ,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两代学人的学术传承  相似文献   

9.
10.
《致海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爱伦·坡最为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在此诗中,诗人借希腊神话中美女海伦的形象表达独特的审美观,以娴熟的手法创造出诗歌的音乐美。他认为诗歌是对美的创造。《致海伦》是诗人对美凝思的硕果。本文试从音乐性和意象两方面探索《致海伦》的美。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在中国是一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言浅意浓,是汉诗英译初学者试笔最理想的文本。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纷纷一试译笔,目前已有超过三十个以上的正式译本。本文就其中较新的一个译本作一番简评。  相似文献   

12.
评许渊冲译诗《江雪》董务刚,薛家宝唐朝大诗人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江雪》。在这首诗中,作者仅用寥寥数笔便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在大雪纷飞的寒江上,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自坐在一叶小舟之中悉心垂钓。这首小诗将读者带...  相似文献   

13.
鲁原先生的新著《人生元本一首诗》(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出版)是一本别具一格的唐诗鉴赏和评论著作,如先生在前言中所言,"这是一本关于诗的书,又是一本关于人的书,确切地说,是关于诗人的书."我认为这里的诗人有两重含义:一是本书以评传的写法,对初唐至唐末50余位诗人的性格、心灵、命运遭际加以呈现,在对这些诗人的选择、发掘中,显示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鲁原先生独到的透视角度和理论修养,一言以蔽之,这本书是以新的研究视角对于个人化的唐代诗人的再发现;二是鲁原先生作为当代一位极富情感、以捕捉诗歌精灵为己任的诗人学者,在呈现唐代诗人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个个人化的作者.本书之所以能完成双重含义的指向,源于作者以人为本位的诗学表述方式,源于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本体追问.  相似文献   

14.
阿垅(原名陈守梅,又名陈亦门),杰出的革命诗人和诗论家。在祖国大地阳光普照,他的才华如花怒放之时,由于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暴,被他曾如痴如狂地憧憬着的革命加之以“反革命”的罪名,陷身囹圄,以至丧失生命。在今天,随着“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平反,“七月派”又重新出现于人们眼前,自然,我们又读到了阿垅的诗。研究他的诗歌的文章也频频出现。但是,作为诗论家的阿垅却被忽视了。应该看到,阿垅不同于鲁藜、绿原、牛汉、  相似文献   

15.
《诗潮与诗神》,王清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出版。这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现代诗歌史专著。作者从艺术审美角度出发,沿着新诗童年深深浅浅的足迹,记录下了它的生命历程和心灵律动。 这部诗歌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对史料的机械的罗列和史实的单纯的客观陈述,而是  相似文献   

16.
廖四平  张倩 《东方论坛》2014,(5):126-128
正李建军的《文学还能更好些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以下简称《文学》)是一部论文集,除自序外,共三辑:第一辑由几篇论述文学批评的理论问题以及当代文学批评现状的论文组成,第二辑是几篇对有影响的小说进行质疑性批评的论文,第三辑包括几篇反驳性的‘批评的批评’和侧重肯定性论述的论文。总的来看,《文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敢于质疑《文学》所论述的对象虽然或为名家,如莫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唐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内容与风格备受世人关注。历代对其诗的品介也从未消歇过,这些诗评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李贺诗歌的审美内涵,加深了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体认,拓展了对其时代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认知。但诸家所论多为一家之言,在观点上或有关联,或形成鲜明对比,整个诗歌批评却是散乱的,缺少完整性、系统性,无  相似文献   

18.
梁代的著名批评家钟嵘在他的诗论专著《诗品序》里,是这样·探讨诗歌的艺术性的: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相似文献   

19.
<正>一现当代学界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集中于诗文评的范围,但古代诗文评文献本来有限,多见于序跋书札,郭绍虞所编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基本包括中国古代重要的诗文评论著,不少是关于散文、戏曲和小说的论说。而且诗文评呈现为玄虚的称名或命题的理论化表述,例如意象兴象意境趣味神韵及韵外之致独抒性灵幽情单绪情景交融之类,大抵本于体悟,不可捉煞,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1)对此的研究业已产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时期,现实生活中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关系怎样?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为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关节点的士绅阶层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一直是研究中国社会史和中国历史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