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9年,重庆市渝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承担了重庆市教育学会审批立项的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依托国学经典,研发校本教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发展",对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四维"德育实践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建构.  相似文献   

2.
渝北区是重庆市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2003年承担了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重点课题“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研究”,2004年又独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研究”。3年来,全区遵循系统论、协同教学以及教育建模原理,从组织论、结构论、过程论、方法论、机制论、目的论六大领域入手,每个领域又采取三大基本措施,积极构建如下表所示的“六三”行动模式,探索出了一系列区域整合推进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六三”区域整合行动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北区是重庆市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2003年承担了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重点课题“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研究”,2004年又独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高中生小课题研究教师指导方式研究”为依托,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并成功编写了校本教材《高中牛小课颢研究指导》,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小竹  李薇 《经理人》2008,(1):120-123
易中天“品三国”品出滋味,于丹“读论语”读出心得。2007年度这些火爆的文化人物,把看似深奥的国学经典又拉回到大众眼前。国学,无论是先贤哲学或文史著作,不再使人敬而远之,而成为畅销的高雅读物。  相似文献   

6.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国色,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不同的历史时期, “红色”所代表的含义都有所变化和发展,这些含义的变化发展反映在历代国学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本文借助国学经典探索中华民族“红色崇拜”传承和发展之线索,揭示“红色崇拜”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借此解释了国人的“红色情结”.  相似文献   

7.
出乎意料地,国学经典从尘封的故纸堆里走了出来,热了起来,还有“燎”到环球之势,四角墙围起来的小学当然不能例外。我以为,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四化”。
  一、内容要注意避免浅显化
  国学经典是大地深层里的煤,需要不怕艰辛的有心者深入地开掘才有拥有的可能。如果一旦拥有,就会照亮你的人生,为你的人生增添别样的光彩。本来,能够发动并推进国学经典热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一旦有心做这件事,就不能为经典而经典,或有意或无奈地迁就部分学生、学生家长甚至部分领导的意志,有意无意地在内容的选择上浅薄化,只要表面的热闹,只要常见的经典,不管是否尊重原典,是否还是国学。比如《三字经》,如果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启蒙读物,是很好的,但仅为了诵读时的琅琅上口,齐诵时的声势壮观,到了高年级,不把《三字经》里涉及到的原典和故事还原出来介绍给学生,并且择其要进行诵读,那么,此种做法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偷懒。再如,一说到诗词,大多数时候就只想到了唐诗宋词,而且大多还只是绝句短章,不敢提及诗经楚辞等经典,一个可以遮羞的说法是--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诸如此类的做法,我想,并不会对学生的国学素质有切实的提高,只会让他们增加点供夸夸其谈的原料,从而很容易地滑向浅薄。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在重庆市经委的领导和重庆市技术支持中心组织下,约60名来自“重庆市企业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单位的学员,完成了“企业信息化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受重庆经委的盛情邀请,重庆最优秀的管理软件提供商—金蝶软件公司,为重庆市重点立项企业带来了量身打造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揭开了金蝶“经典应用经典故事”在重庆制造业推广活动的序幕,对推动整个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高中生小课题研究教师指导方式研究”为依托,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并成功编写了校本教材《高中生小课题研究指导》,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爱钰 《科学咨询》2009,(24):35-35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基本特征决定在农村中学大力开展校本体育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丈从重庆市农村中学校本体育课程开展情况调研入手,对制约重庆市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读国学经典,做淑女君子”,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精、气、神”,是学校“走精细管理之路,创区域知名学校”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学经典装点校园,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国学经典进入课堂,打造文化育人课程平台;国学经典活动纷繁,检验文化育人的成果;国学经典凸显礼仪,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国学经典亲子诵读,拓展文化育人的空间."五个方面阐释了南川隆化六小本着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逐步形成"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的学校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技工院校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路径作了简略阐述。同时结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建设情况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三四年前,我曾在《从“国学大师”说到“国学”》(2005年9月22日《南方周末》)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到底什么叫‘国学’,怕是先得弄清楚的。”话是这样说了.真要弄清这个概念,却是有些麻烦。  相似文献   

15.
“校本”一词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培训就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培训。它是提高教师素质、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承担了《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内涵发展中的校本培训研究》教育科研课题,从构建校本培训操作模式入手,大力探索开展校本培训的方法、途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制,使之走上了一条科学、规范、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探索前进,逐步形成具有梁中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我们认识到,校本培训不是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伟琦 《科学咨询》2010,(12):27-27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所用教材质量不高、内容相对滞后、内容重复、没有特色等问题,笔者首先对教材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开发具有特色的、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并对如何开发校本教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材是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校本教材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发展、课程发展,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覃家岗小学《如约而至的芬芳》之《健康生活篇》校本教材的建设为例,简要说明进行校本教材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素玲 《领导科学》2020,(2):F0002-F0002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一些国学经典中深邃的思想内涵,放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近年来,文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全社会掀起了国学热。龚鹏程先生所著的《国学通识课》一书,从古典文化的经、史、子、集和儒、释、道等国学基础入手,系统地向广大读者阐述了国学入门的途径和学习国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做君子淑女,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做君子淑女,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