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双创”教育和“课程思政”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高校人才培育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也有积极影响。首先,对于“课程思政”融入“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价值意蕴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立足当前“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在认知、能力、融合和制度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了解实际情况;最后,基于对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困境的把握提出针对性的路径探索,以助力“课程思政”和“双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我国6所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的、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为对象,分析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的课程大纲,访谈相关课程的主要授课教师。结果发现: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缺乏稳定性;课程目标与融合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课程内容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操作性、技能性知识;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重理论轻实践。主要教育建议:完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立足于融合教育教师本质角色,统一规范课程内容并增加技能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实践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浙江师范大学依据教育政策导向,在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习得过程再概念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针对不同的教育类课程,以回归生活世界、还原实践情境、基于技能标准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内容;通过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实施方式,以及实践取向的教学方法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和位育”是儒学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认识论和行动哲学,其内涵是尊“中”为天理,以“和”而达道,最终实现天下万物各安其位,生长化育。当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以简单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导致教师教育课程的“偏差与失衡”,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把“中和位育”作为一种批判现状、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思维方法,明确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运用“渐进取向”的方法论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和合创生。  相似文献   

5.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等职前教师教育实践作为"实践环节"、教育实践活动形式来探索与研究,是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重新建构其理论框架。为此,在分析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明确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方面建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栽体,其优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的效果,进而决定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课程结构失衡、课程类型单一、课程内容割裂等问题.应采取积极的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策略:树立研究反思性、实践创新性、终身全面性、理解对话性、关心尊重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新理念;深入研究并遵循教师教育课程逻辑;优化课程结构,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有特色"的价值取向;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教育活动课程,是当前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研究、教育艺术研究、教育技能训练、教育实践、隐性课程等课程类型。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层内化,即“转知成信”和“转知成智”,为此,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采用与活动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教育类课程是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际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呈现出门类多、比例大、开放灵活、注重实用性、教育实践比例大的特点,与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的门类单一、结构老化、比重小、重理论轻实践等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融合教育课程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重点。在融合教育的推动下,美国等实施融合教育的先驱国家对融合取向的课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课程调整的产生、概念、类型、实施原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在普通教室中实施课程调整的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随班就读课程改革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联动同行、融合发展,是高校实现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有效路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必然选择。深入开展融合发展工作,必须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教师间深度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还要有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国内高校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就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的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于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中,在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同时,还要加强创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师资配置方面,高素质的教师是把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力量,要重视对师资的选拔和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增加职称考评指标中创业实践经历的权重;只有集全社会之合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理念,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专家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需要建构起“模块整合式”课程体系。“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方向与特殊需要教育课程模块,以及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内含着“既是一种专业成长更是一种精神生活”、“从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到终身性的教师教育”、“从培养学科专家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等意涵。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设计“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一步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性的思政元素和知识需求相融合的亲验式教学—参与企业实践”三阶段构建“三个创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作为当前学前教育深化发展与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的代表性理论主张,二者同源、异构, 同趣、共建,是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有机融合、构建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的有益尝试与大胆探索。展望未来,可尝试从推 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三重重心转向、优化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三度生长空间、搭建幼儿园内生发展的三维教研体系,切实推进构 建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生活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从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来看,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及教育实践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教育类课程应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应突出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课程设置要注重专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包装设计》课程应在重视培育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将实践性与创新性有效融合,并兼顾思政教育与项目实践。该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多种设计元素,有利于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项目化教学”为路径,结合《包装设计》实际教学案例,构建了“产教两结合、科教两融入”的教学新模式,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是促进教师行为成熟、实现师范专业目标的关键,也是高等师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课程结构失衡、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师范生专业信念与责任的训练、教育实践课程单薄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关教师教育课程系统的对比显示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着通识教育效果不佳、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较大以及教育专业课程比重轻、结构不合理、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由此,可以分别从内容与结构两个维度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有益的构想:完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比例;改革课程的内容,以利于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问题,导致目前省内“优质师资”供需状况出现“脱节”。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应以增设课程征询系统、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及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为核心,创设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以根除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性”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