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历史研究》1982年第二期刊载了王譞同志《阿波可汗是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一文,对西突厥和西突厥汗国早期历史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王譞同志根据隋唐史籍,对突厥汗国分裂前阿波可汗的封地位置及“北牙”所在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述了《隋书·西突厥传》以阿波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观点;批驳了《新唐书·突厥传》、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突厥集史》等以达头可汗为西突厥汗国正宗的主张。此外,还提出了许多同史学界的传统看法有原则区别的新观点。王譞同志在列举了中外老一辈突厥史学者对突厥史的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2.
我院科研处和民族学系联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审、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研究院、泉州海交史博物馆、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研究员,法国文学艺术勋章获得者耿升教授于3月27日来我院做了题为“法国的藏学研究”的专场学术报告。耿升教授长期从事有关敦煌学、蒙古学、藏学、突厥学、中国———罗马关系史、中国———阿拉伯伊朗关系史与入华耶稣会士的法文学术著作的翻译。耿教授认为:法国的藏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在国外的藏学研究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产生了数代著名的藏学家。法国藏学研究的超长处是在敦煌…  相似文献   

3.
突厥学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古回鹘文碑文被破译内蒙古赤峰瓷质墓碑上古回鹘文的破译,是突厥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国境内的宗教墓碑,几乎全用石材,瓷制墓碑极为罕见。回鹘(音胡)文,盛行于中世纪中期回鹘汗国(公元744至840),曾广泛通行于中亚地区。...  相似文献   

4.
存在决定意识,一定的文化,即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泛突厥主义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个多世纪连接亚欧大陆的广阔地带,其文化层面,即泛突厥主义文化观归根结底是这一时空范围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扭曲的、负面的。因为在泛突厥主义滋生之时,西欧的民族统一主义运动已有一二个世纪的历史,它已开始发展到带有侵略性的殖民扩张阶段,泛日耳曼主义是一种表现,泛斯拉夫主义是另一种表现,而泛突厥主义则是东方对泛突厥主义的反应,但是无论是俄国的“鞑靼斯坦”、中亚,还是晚期的奥斯曼帝…  相似文献   

5.
满文、突厥文等古籍文献不但对民族文献学、文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而且对其他各个学科的研究也具有原始资料价值。种类齐全、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为这些学科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如果没有丰富的古籍文献作为依据,满学、突厥学等学科的研究就很难深入,甚至可以说很多学科就是在大量古籍文献的发掘和研究基础上建立,并逐渐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书讯     
内蒙古大学教授林斡先生的专著《突厥史》一书,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有二十五万多字,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维吾尔族源、维吾尔族古代史方面传来的捷报。突厥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兴起于新疆东北部,其后,势力扩展至大漠南北及中亚细亚一带,至八世纪中叶衰落,在我国和中亚活跃了近二百年,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都发生过巨大的影响。作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突厥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文化习俗、部族盛衰、政治演变及其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都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它是近六十年来国内对突厥史研究的丰硕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7.
耿世民 《西域研究》2004,(3):116-118
早在 1 8世纪 3 0年代法国学者就对回鹘历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他们是 :古比 (R .P .Goubil)于 1 73 9年出版了与回鹘史有关的《成吉思汗及蒙古诸王朝史》。② 接着杰古英格斯 (Deguinges)发表了《匈奴和突厥起源考》和四大卷的《匈奴、突厥、蒙古通史》。③ 2 0年后维斯德卢 (  相似文献   

8.
林悟殊 《西域研究》2001,5(1):103-108
蔡鸿生先生的《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199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即受到学界的好评。①本人作为蔡氏的门生和同事,对这部专著的成书过程及著者为人风范、治学精神、治学方法自然有较多的了解和体会。撰写本文,不过是在诸家评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个人学习的心得,与青年学者交流。所言未必尽然,有望方家赐教。 一、本书选题的意蕴 学习隋唐史的人,都知道九姓胡和突厥这两个民族,其曾对隋唐中国有过重大影响。在以往的教科书和断代史专著中,九姓胡与突厥不外是隋唐史的一个附属部分,轮廓式的介绍有之,深入阐发则阙如。其实,这两…  相似文献   

9.
胡康 《学术月刊》2022,(1):178-193
两唐书《突厥传》对后突厥末期政局的叙述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二者的史源不同。《旧唐书·突厥传》关于后突厥末期史事的叙述最初应是来源于颜真卿所撰《康阿义屈达干神道碑》,这一记录多有不确之处。《新唐书·突厥传》的史源则较为复杂,涉及后突厥末期汗位更迭的一段来自《唐历》,史料价值较高,其他部分则多是编者对已有史料的重新删减、编排,需要谨慎使用。后突厥末期诸可汗的活动地域一直在漠北,而非漠南,唐朝北伐突厥的态度远比我们此前认知的要积极,九姓部落和唐朝在消灭后突厥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的一些问题刘戈一《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以下简称《碑铭》是前苏联东方学研究领域中60年代的名作之一,在国际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作者是前苏联(今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分所研究员C.F.克里亚什托尔...  相似文献   

11.
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厥汗国在公元六至八世紀,統治过从漠北到中亚的广大地区。在这个汗国的兴亡离合中,軍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588-589年,与拜占廷联兵进犯薩桑波斯的是突厥軍队;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于雁門設围逼得煬帝“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的也是突厥軍队。因此,探討这支軍队的組織、装备和战术,可說是突厥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視的課題。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从事维吾尔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少 ,他们为了突厥学和维吾尔学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中的一位佼佼者就是著名的突厥学家、维吾尔学家冯·佳班女士。冯·佳班女士花费毕生心血 ,研究维吾尔人的历史、风俗、宗教、道德观念、艺术、文学、语言、城建、手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并在上述领域获得显著成就和崇高荣誉。冯·佳班全名AnneMarie·Von·Gabain ,汉文名为葛玛丽 ,190 1年 7月 4日生于莫尔欣根 (今属法国 ) ,她中学毕业后 ,于 192 0年入柏林大学学习突厥比较语言学、汉学和佛学。 …  相似文献   

13.
欧亚草原丝路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许秀芳"九六欧亚草原丝路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7月22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是国内阿尔泰学研究方面的一次盛会。阿尔泰学是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跨国学科,它以操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  相似文献   

14.
彼德·茨默(Peter Zieme)教授简介:德国人,1942年生于柏林,1960年入洪堡大学学习伊朗和突厥学,1965年为德国科学院东方所研究生,1969年获洪堡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为东德科学院历史与考古中央研究所研究人员.自1993年起为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任所长(2007年退休).同时,兼任柏林自由大学突厥学研究所讲座教授、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土耳其突厥语言协会荣誉院士、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陆欧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史中记载突厥“来如激矢,去如绝弦,若欲追蹑,良为难及”.作为中原国家,隋唐帝国的骑射远远逊于突厥.本文探讨了隋唐帝国如何阻挡突厥南下牧马的铁蹄,易言之,即隋与唐采用了何种战略战术与突厥较量.本文指出,隋唐与突厥作战方式主要经历了从方阵,到精骑,再到陌刀的演变.陌刀战法,开启了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战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黠戛斯是唐代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古突厥文碑铭中写做qirqiz.由于汉文文献记载黠戛斯的资料很少而且零散,对黠戛斯与突厥、回鹘的关系问题仅有很少的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蒙古高原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古突厥文碑铭,是研究突厥汗国、漠北回鹘汗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黠戛斯历史的重要史料.在突厥碑铭中,清楚地记录了突厥、回鹘对黠戛斯的数次征讨,填补了汉文史书记载的不足.通过对这些碑铭的解读,可以清晰地了解黠戛斯与突厥、回鹘闻的复杂关系,看出突厥、回鹘文明对黠戛斯历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突厥纪事     
西突厥的研究在我国史学上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虽有少量关于西突厥史的文章发表,但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不少尚待商榷。历史事实是问题讨论的基础,故我先发表这篇《西突厥纪事》,以就正于先进的史学工作者,其它问题,容后讨论。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它的最高统治集团姓阿史那氏。突厥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兴起于今新疆东北部,后来势力扩展至大漠南北及西域、中亚一带,至八世纪中叶退出我国历史舞台,其活动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对中国的以至世界的历史,都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突厥之正式分裂为东西二部,始于公  相似文献   

18.
隋王朝与突厥互使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王朝与突厥互使述论李大龙隋王朝与突厥的关系是隋代民族关系的热点之一,历来为史家所注重,成就斐然。但观隋王朝与突厥关系史的研究,笔者发现仍存在一些为人所忽略的方面,隋王朝与突厥的使者往来即是其中之一,至今尚未见有人就此做系统而详细的论述。下面,笔者仅...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是近代西欧历史研究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此期间,历史学摆脱了对哲学、神学的依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史学大师与学派,如德国的朗克学派、法国的古朗治学派、英国的牛津学派和剑桥学派等。与此同时,对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研究也在西方发展起来。由于历史环境的差异,各国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德国在古典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以希腊、罗马史研究并重:法国则以罗马史见长;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主要兴趣集中于希腊史。19世纪后期这种局面虽有所改观,但重点仍在希腊史领域,并开始注意…  相似文献   

20.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这里所谓的“批判”,并不意味着纯否定式的宣判,而是在有理有据分析的基础上冷静的价值评估和判定。本报告关切的是有关泛突厥主义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及其是非,至于那些诸如突厥语言学的考证、研究成果的纯学术价值评判,则不在我们工作的范围。当然评判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在评判泛突厥主义文化观时,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应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我们特别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优秀的文化既是民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