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有三年香港主权就将回归中国,本期特发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沛良博士的这篇系统介绍香港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研究状况的文章,以供各方读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社会学同仁了解。本文原发表于1993年12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三地社会学的发展与交流:民间的学术文化与展望”研讨会,现征得作者和该会主办者的同意后刊于此。本刊并希望台湾、澳门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也能为本刊提供本地社会学研究情况的文章和信息,以便交流,增进了解,共促社会进步和社会学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意识本刊评论员中国社会学经过18年的恢复和重建,到现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可以说恢复和重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今后当然还要扩大队伍,开辟新的领域,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但是主要任务、主要困难不在这里,而在于加强学术建设,而学术建设的灵魂是学...  相似文献   

3.
周晓虹 《社会学研究》2012,(3):1-22,242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孙本文在其从事研究的近30年间对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从文化和心理因素入手,建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学术努力,这使他的学说带有鲜明的文化决定论和心理还原主义的色彩。在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年代,孙本文充当了中国社会学建设者和评论者的双重角色,最早尝试用社会学理论来推动苦难中国的社会建设,并致力于创建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些努力,既反映了知识分子面对危机时的天真与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学家介入现实时的执拗与不甘。而1949年革命胜利之前由他个人写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庶几也就成了即将黯然退场的旧中国社会学家们的集体谢幕词。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后,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系统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一批受过专门训练,并以教授、研究社会学为职业的第一代中国社会学者群逐渐形成,其主要标志是1930年中国社会学者的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学社的成立。从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大约20年的时间,此间经历了八年抗战与三年内战,社会学者们勉为其难,开展学术研究,培训人才,出版专业期刊和论著,使中国社会学初具规模,学术地位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5.
“专业化中断”是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作者考察了两种观点,认为它们未能揭示中断过程的全貌。从微观与宏观结合上,作者运用系统分析展开了中断过程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与人的选择,勾挑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结构因素:社会学范式转换、外来模式的影响、展开理论的探索,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学理论转型的讨论。对中断的历史分析,揭示了学术争鸣、中外社会学理论选择、对重大发展问题的正视,是中国社会学理论成长和建树的基础。作者强调,重述历史是一种理论行为,是对中国社会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学再认识,这一反思使人看到了经验研究所看不到的历史,看到了经验分析的局限。反思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学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证:中国社会学的早期种子,虽然是由西方输入的,但到了中国,就与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因素、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因素杂交,形成中国社会学新的种子,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中国学者和有关力量的栽培、耕耘,不断吸取来自国内、国外各种社会变革和学术领域的营养和水分,才有今天的中国社会学。因此说:“一部中国社会学史,就是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那是以西方社会学为中心,只看到西方学术的垄断和优势,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片面看法。本文以这个思想认识为基础,申述了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论点。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学界一般称四十年代(指1937——1949年)为社会学的建设时期。社会学传入中国的30多年,仍是舶来品。所以,如何使社会学的理论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使社会学中国化,成为30—40年代社会学的中心任务。吴文藻、费孝通倡导的社区研究及孙本文为代表的系统社会学研究,都为社会学中国化作出了努力。该期的特殊情况是处于抗日战争期间,各大院校、研究机构及社会学者云集我国西南边陲,西南成为社会学的基地。社会学者们在西南搞乡村建设实验,办教育培养社会学人才,结合战时与实际部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8.
世纪寄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编辑部  我们有幸沐浴21世纪的第一道阳光,有幸目睹走向全球化的世界和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的万千气象。值此跨入新世纪之际,我们向本刊广大读者致以新世纪的美好祝福!并以有限的文字及眼光,尝试展望21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前景。一、社会学是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的自觉意识社会学诞生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在参与现代社会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命题原本是社会学的初衷。当孔德将社会学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时,他不仅是表达了一种纯粹的学术意义,似乎也蕴含了其作为社会学创始人对这门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已被教育部批准正式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于 2 0 0 1年 3月 3- 4日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社会结构与社会公平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杂志和政府有关部门的 6 0多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应邀献言。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中心亲笔题名 ,雷洁琼教授为中心列为重点研究基地发来贺信。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强调指出 :中心将全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学术发展 ,提供平等对话、深入探讨、开放交流的学术平台。简短…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8月 2 0日至 2 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主办了“‘中国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与走向’暨《中国社会学年鉴 (1 999-2 0 0 2 )》编纂学术研讨会” ,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院、所的近 40位社会学者就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走向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并且对如何把《中国社会学年鉴》办得更具学术特色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会议首先由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教授致辞 ,对社会学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 ;然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景天魁研究员发言 ,对这次学术研…  相似文献   

11.
福武直教授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学界有特殊的感情和特殊的爱。中国人民、中国社会学界对福武直教授也怀有特殊尊敬的感情和特殊的爱。 早在福武直教授青年时代,他就深入到中国苏南农村进行过社会调查,并写出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这样一本至今仍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著作。1979年夏天,当他得悉中国在1979年恢复重建了社会学这门学科之后,他马上组织了日本社会学访华团前来中国,会见中国社会学界的同行们,贡献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学的意见,沟通中日两国社会学家的交流渠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 0 0 0年 6月 2 6 -2 7日在清华园内召开了标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恢复学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题为“问题与方法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来自国内外的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 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提交的 2 7篇学术论文均属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水平较高的成果。在历时两天的会议中 ,与会学者就 5个相关议题经济与社会、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文化的生产、社会分层与流动、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定性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借鉴国外社会学的前沿性研究方法及社会学之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用于研…  相似文献   

13.
试析’97社会学学术态势遍布一、总的特点:加强学术反思、总结和提升社会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一向关注社会变迁和发展。1997年,我国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不能不激发广大社会学者的研究热情,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学...  相似文献   

14.
学术信息     
《社会学研究》2007,22(6):235-236
《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即将出版发行《中国社会学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资料,创办于1989年,至今已出版5卷。近年来,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下,社会学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社会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学事业的发展,继续扩大社会学的社会影响力,《中国社会学年鉴》自2003年起扩版为16开。为保证《年鉴》的学术性、权…  相似文献   

15.
一、立项课题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两项课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大课题:陆学艺牵头的“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和景天魁牵头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首次设立了所重点课题基金,共批准了13项课题立项:吴小英“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流派研究”、李国庆“日本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渠敬东“涂尔干社会理论的翻译和研究”、朱庆芳“社会指标研究”、苏国勋“社会学思想史”、折晓叶“产权变革的社会过程———乡村组织与制度变迁系列研究之一”、罗红光“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反思”、唐钧…  相似文献   

16.
1.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正处在创建时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探索的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并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性。本文试就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谈点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伊始,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增强刊物的实效性,活跃学术气氛,《社会学研究》拟增设以下栏目:一、专家对谈。主要是由本刊编辑部组织目前国际社会学界较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谈或者访谈。二、学生论文摘编。主旨是培养新人,对象为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取其论文中虽不很成熟但有新意的观点,字数以1200字左右为宜。可由指导教师推荐。三、机构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人员队伍和组织建设也不断完善。为了便于交流,特别是便于学生了解各社会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的招生情况,本刊在封三、封四…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8月 2 0 - 2 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南京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与走向’暨《中国社会学年鉴 ( 1 999- 2 0 0 2 )》编纂学术研讨会” ,邀请国内社会学界部分著名人士、《年鉴》编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并商议最新一期《中国社会学年鉴》编纂事宜。学者们就中国目前社会学的发展现状、特征 ,以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与交流 ,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中国社会学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资料书刊 ,创办于1 989年…  相似文献   

19.
1.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日本社会学会会长、日本上智大学教授绵贯让治先生将于1994年5月下旬到北京和广州等地进行学术访问。绵贯先生的专业领域为政治社会学,他此次访华的目的是希望了解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情况及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作为日本社会学会会长,绵贯先生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加强日本社会学界同中国社会学界的联系,建立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内的东亚社会学研究的合作网。  相似文献   

20.
韩明谟先生与陈树德先生就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问题反复商榷已有两个来回。我们欢迎这种深入探讨、相互切磋的精神,以繁荣学术。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尚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各抒己见的认识领域,尚待有志者奉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