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测评是建立在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等学科基础上的一种综合选才的方法体系。“它是指测评者采用科学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根据岗位需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运用履历判断、答卷考试、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核等多种手段,对被测评者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它主要针对人员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由测量和评定两个方面构成。测评,这一概念将定量与定性紧密结合,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客观的、系统的方法。“测”是指测量、测试,是以定量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和行为动力等素质进行分析和表示。“评”是指评价、评定,是以定性化的方式对人的上述各种素质进行评价和判定。测量是在一定规则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对被测人员的行为进行描述,它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要素,即规则行为和数学:评定泛指衡量人与事的价值,人才测评中的评定包含三个要素,即定量描述、价值和权衡。  相似文献   

2.
据说,日本人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每到年末便主动去参加一次测评考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自己来年的工作去向。一般来讲,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测评,他们可以对自己及所能胜任的工作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这种每年一度的人才测评对他们的就业颇具指导意义。在国外,人才素质测评的证书就是一种上岗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测评考试在很多国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在招聘、安置人员时,往往要求申请者参加某方面的素质测评。1988年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家社会化人才评价机…  相似文献   

3.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评价的对象,“人尽其才”可以说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一种理想模式。人才测评,作为一杆公平、客观的量人之秤已在中国悄然兴起人才测评即人才素质测评,是运用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量、考试、资历评审、绩效评价等手段对人才进行测量和评价,为个人提供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同时也为企业选择人才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系统工程。人才测评在国外起步早,发展快。二战后,西方各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起飞,对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紧迫要求,当时的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人才测评这一新兴事业,纷纷成立…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重量级人才已成为企业成败之关键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人才测评”这位现代“伯乐”。1988年 ,我国第一家人才测评机构———上海市任职资格评价中心宣告成立。随后 ,深圳市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荐中心、北京市人才素质测评考试中心相继成立 ,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才服务中心也纷纷开设了人才测评业务 ,由于人才测评在我国起步较晚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测评市场也有待规范。企业对方兴未艾的“测评热”也应该保持清醒和冷静。人才测评不是万能的在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对测评功…  相似文献   

5.
如何挑选高素质的人才?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配置?如何发挥人才的才能和潜力?现已成为企业领导必须考虑的重大事项。 上海有家“人才科技公司”,她顺应社会需求,采用国际公认的人才技术科学,较为成功地进行这项工作,现已深得社会和企业的接受和好评。上海申迪智能科技实业公司是一家由人才专家、心理行为科学教授、计算机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组成的集科研、服务与经营为一体的新型股份制企业。该公司以人才开发、智能技术开发、电脑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 三年多来,该公司在人才技术开发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专门设置人才科研所,研制完成了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主评价系统、成功商数分析系统、罪犯心理素质测评系统等研究项目。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对人的笔迹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笔迹分析室。还拍摄制作了《招聘面试的方法和技术》、《择业的原则和技巧》等专题录像片。该公司成功开发出十多类人才测评分析软件。如经营管理人才测试系统、成功商数分析系统、职业倾向测试系统、成就动机测试软件、智商测试软件、一般能力倾向测试软件、个性因素测试软件等,其中笔迹心理分析、人格投射测试等软件属国内首创。该公司的专家还开发多种人才分析方法,其中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五同经济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的(人才素质测评及综合管理系统)(THINKER)是一套配合企业的人才战略,以对人的科学测评为基础,以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开发、合理配置和动态管理为目标的计算机软件,该软件主要由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实现其功能:(1)测评系统:任何个人均可直接上机测试,亦可通过题本测试(一般在受测者人数众多的情形下用题本测试,然后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人通过测评,可以准确地考查出任何受测者的各项基本能力(如综合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市县信息五则南阳市人才素质测评室正式启用南阳审人才交流中心从上海引进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建立了人才素质测评室,于8月下旬正式开始启用。启用以来,为全市81名企业后备干部进行了管理能力素质测评。市委准备用测评技术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上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人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作理能力等非财务相结合的企业经营行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个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评价技术。”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评价和推荐,是对传统人事人才管理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它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甄选考核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永鑫  孙卓 《人才瞭望》2006,(10):19-20
我国目前人才测评的从业人员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测评研究与开发者,二是组织人事部门或社会力量开办的测评中介机构中的从业人员,三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从业人员。第一类人员,理论功底扎实,对测评结果剖析客观、全面,对选人用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总量不多,投入实践的力量有限。第二类人员,数量大,同用人单位联系广,但总体素质不高,方法较单一,手段与工具贫乏,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有时不能尽如人意。第三类人员,与用人单位直接关联,实践操作较多,对人才测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其认识往往比较片面和肤浅,使用的测评方法与手段多为传统的老思路、老办法。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测评办公室副主任肖婷透露,据统计,全国已有300多万人力资源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但经过专业化培训和统一认证考试的人才测评师目前不到千人。人事部全国人才测评办公室的分析显示,人才测评虽已成为我国近期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中国具有资格证书的人才测评师只有600余人,接受过人才测评师培训的人员也不过700余人,人才测评师的短缺将影响我国人才测评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家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的老总感言:请不到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测评专家是阻碍当前测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测评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必需的,提高人才测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人力资源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加强梯队化人才建设,有必要以专家人才选拔为重点,试点推行基于胜任特征的专家人才选拔测评体系构建及应用,探索人才测评选拔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能力和素质、兴趣和爱好、性格和个性是每个人才升学、求职、发展乃至成功的“三要素”。为了指导人们把握自己的“三要素”,进而选择好自己所希望的发展方向;为了帮助大、中、小学校为学生升学就业和单位选聘、考核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指导;为了完善人才劳动力市场的人才评价功能,淮阴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淮阴市人力资源总公司与上海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以上述“三要素”模式为依据,精选一批世界通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人才素质测评量表,在原版本或修订本的基础上,联合将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为个人选择职业和单位选拔、考核人才及指导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了妙不可言的方便。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4-35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我与外教”大赛活动获奖学校单位的代表和获奖个人、外教等共计331人参加。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8,(12):54-54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是人事工作直接服务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河南省外国专家局于近日在郑州召开河南省2009年度引进国外人才项目专家评审会议.对全省申报的355项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进行了评审。来自省科学院、郑州大学、省农业厅、省环保局等单位的13位专家参与了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徐珲 《人才开发》2006,(11):18-19
9月26日,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人才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科学人才观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来自本市组织、人事系统、高等院校等单位专家、学者及人才研究会会员150多人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15.
知识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人才资源的传统观念,受才、惜才、用才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而另一方面不少人却怀才不遇,这种“此有彼求两不知”的尴尬显然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于是,在供求矛盾的催化下,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人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现代伯乐”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于一年前成立的四川经营管理人才中心堪称“伯乐”家族中的一支生力军。它的出现为四川地区的众多企业和散布于社会各界的人才精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人才的脱颖而…  相似文献   

16.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6,(8):59-60
深圳:奖励自主创新高层次人才,湖南:特殊人才可评高级职称,四川:专技人员评审实行“双师”制,吉林:启动“1532”培养工程,湖北:高技能人才纳入评选。  相似文献   

17.
萧鸣政教授简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素质测评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教研与企事业单位管理咨询工作,发表《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现代人事考评技术及其应用》、《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等著作20部,论文100多篇,9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与全国学会性奖。独立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8项,其中“品德测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必定是被淘汰出局的对象。因此,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改造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理念和用人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人才素质测评。人才素质测评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利用现代科学的人才测评技术,对社会各类人才进行有效的、客观的、科学的测量及评价。它具有客观、公正地评价人、识别人的特点,能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决策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真正实现人…  相似文献   

19.
人才测评已经成为企业快速评价人才的工具和手段。在美国,1/3的小企业和2/3的大公司都在它们的管理过程使用人才测评;在英国,有85%的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使用人才测评,不少在职经理也被要求经常参加各种人才测评。在我国,人才测评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全国跨世纪人才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2月5日至7日,“全国跨世纪人才素质和培养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12个省市的5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人才学教学研究会和广东省人才研究会联合发起,由广东省干部管理学院人才研究所召开的。会议得到了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广东省组织部、广东省干部管理学院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人才研究会常设机构主任聂兴国、中国人才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叶忠海和副理事长彭文晋、广东省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张世高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收到论文48篇,22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