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陶诗研究中,论其平淡、自然语言风格者不乏其文,但对这种风格形式的原因则探讨较少。朱自清先生指出:“陶诗显然是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玄言诗用的似乎正是‘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陶渊明正是用这种语言作诗”(《来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卷,《肖望卿〈陶渊明批评〉序》,重点系笔者加。  相似文献   

2.
莫言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模仿、探索和成熟三个阶段;莫言小说语言风格主要有以色彩表现情感、幽默诙谐、充满民间特色、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等特点;莫言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莫言的成长经历、苦难意识、小说创作的语言意识以及文学批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汉斯·赫里斯替安·安徒生(1805—1875)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家。他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童话在19世纪的文坛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安徒生童话之所以能为读者所喜爱,这不仅因为它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因为它为全体进步人类所需要——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教导成年人看得更深远。安徒生童话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但安徒生是怎样写他的童话的,他的童话有什么特点,尤其是他的语言和风格如何,本文想在这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风格是由语言的风格要素和非语言的风格要素构成的。属于语言的风格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属于非语言的风格要素包括在口头语言中体现的如态势语、语调和语速等,在书面语言中体现的如标点符号及字型、字体等。某一种风络要素并不能体现语言风格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漫谈语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风格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现象.它生成于语言的运用,是充实语义、渲染气氛、协调交际的手段.在长期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的风格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为了更清楚地辨析各种风格类型的差异,更准确地运用各种类型的风格,我们可以从民族、时代、个人及地域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以相关学科的理论,论述了文学、语言、风格三者的关系,重点阐明了文学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出的关系,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研究历来存在的两种偏向,关于文学作品语言的本质特征以及对俄国形式主义者关于艺术语言的特征在于“陌生化”学说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7.
“风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专指雄辩的艺术;在古代印度,风格与修辞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则把风格看成是由作家的才气和性格所决定的文章的“体性”。当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后,普遍流行的观念是:适应于一定文学体裁的语言手段。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般都视风格为作家个人的风格特点。 这些观点,都具有被各个时代的语言交际形式所决定的片面性。迄今,风格学还没有形  相似文献   

8.
语言风格是一种特征,格调,植根于语言的材料和规则,生成于语言的运用,是充实语义、渲染气氛、协调交际的手段。语言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个人语言风格是民族的、时代的风格的个性化,反映人的个性和作风。文体是语言风格的归类。语言是工具,也是“艺术”。语言风格的本质是“美”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上所未有也。”对于俗语的运用,有人认为是文学的退化,而梁启超则说:“寻常论者,多谓宋元以降,为中国文学退化时代,余曰:不然。”“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小说丛话》)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唐宋以前,我国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到唐宋时期,由于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兴起。随着他们力量的壮大,就必然要求适应他们欣赏习惯的文艺形式。于是运用口语创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的语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郭沫若同志一生和语言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著述等身,翻译如林,加以应酬文字,数目约在一千五百万字以上。六、七十年的文字生涯,使他在用词、造句、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郭沫若同志用词汇编织起来的语言艺术,在气象万千的图景中,表达出丰富复杂的情意,具有特殊诱人的艺术魅力。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研究沫若同志的语言风格,当然不能离开其思想内容。郭沫若语言风格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郭沫若语言风格的第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纯真。这自然是由他襟怀坦白,肝胆照人,光明磊落,直率真诚的性格所决定的。巴金同志说。“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我想说他有一颗赤子之心。”(见久文艺报》1978年第一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的成果,概括地论述了语言风格系统,归纳出具有层级化、类聚化、封闭性、开放性等四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认识风格系统对全面认识风格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拓宽风格研究的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风格本来是客观存在的,并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几十年来,语言学界的前辈们,如高名凯等人曾多次呼吁建立汉语风格学,在同行们的积极努力下,汉语风格研究已初具规模。但也不可讳言,汉语风格学还只刚刚起步,很多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即使稍见成效的,大都又是缺乏系统性的,真正独立的汉语风格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另方面,我国的语言风格研究又往往套用文学的风格理论,固步自封于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唐朝的立法活动和法制建设,其最大成就就是编制了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义。它总结了自李悝《法经》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积累的丰富的立法经验与司法经验,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兴盛时期的产物。唐律疏义是我国保存下来的一部最完备的封建法典,是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法典的蓝本,并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  相似文献   

14.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大师,他最熟悉市民阶层的生活。多年来,他一直辛勤地开垦着市民阶层这块艺术的土壤。以自己敏锐深邃的洞察力,幽默讽刺的艺术天才,着力描写他们的生活,表现他们的性格,批判造成市民阶层中落后、保守方面的思想文化传统,揭露酿成他们贫困生活的社会原因。他的全部作品,就是在近代及现代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De Saussure提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以来,现代语言学经历了语言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发展过程。本世纪初至七十年代末,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学家等,成功地进行了语言静态研究。八十年代以来,人们愈来愈不满足于语言表层结构的探讨,而向它的多方面进军,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去考察、审视语言在交际活动中的运动情况。这种动态研究,揭示了语言的各种姿态,也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把握语言的不同方位和视角。以“语用学”为主要特征的语言动态讨论,挣脱了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黑洞引入、分类和形成的分析,探讨了黑洞现象和与其相关物理学知识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逻辑学专著和教课书在概念分类中都涉及到虚概念。很多人也承认虚概念是一种概念。但对虚概念的解释却多失之于片面。有的说虚概念“既无外延,也无内涵”;也有的说虚概念“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概念”,或“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幻想”。而且他们多以“上帝”、“神仙”、“乙太”等为例论证虚概念的荒谬。这些论述否定了虚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既可以反映客观,也可以反映主观。因为人类是有语言思维的高级动物,不仅能反映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也能反映因受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或构造的)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主观世界图景”。这种思维中产生的图景是人类特有的创造。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也要运用这个“主观世界图景”,并命之以“名”(概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分类标准:有的从作者个性和文体角度划分;有的从作者个性与艺术特色的结合上概括;有的根据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类。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分类先是由简到繁,后又由繁到简。南北朝时简分,唐宋时繁分,明清时简分。就中国古代的文学风格表达方式而言:一是评点式,用极简练的语言揭示风格的特点;二是比兴式,用某些事物作比喻,说明某种文学风格的特点;三是兼用评点、比兴概括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其教学工作的全部劳动主要要靠语言完成。学生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品质的完善,基本上是在教师语言的影响F实现的,学生脑力劳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同时,教师的教学素质、能力、水平以及教学修养、教法风洛等也都会从教师的语言运用上体现出来。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一种科学和勉力的结合体。这也就&教师的语言风格。一、文明得体思想鲜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道”就是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语言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个人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语盲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精神个性的特色;是一个人的思想作风、生活经历、语言修养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个人在语言上所特有的作风和气派。邓小平的语言实践活动始终如一地坚持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典范。研究邓小平的语言风格,有助于了解邓小平的思想作风,有助于理解邓小平的思想理论,有助于培养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