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伽蓝记》虚实相间而兼有论赞之笔的书写形式,蕴含着两汉史家之遗意,于行文之际充分展现了作者杨衒之的家国兴亡之感和其独特的史观、史才与史识,也体现了中国史学传统的基本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
《洛阳伽蓝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伽蓝记》以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兴废为题,记述了北魏定都洛阳期间的政治、人物、风俗、掌故传闻及北魏和西域文化交流等,该书不仅可视作了解北魏洛阳佛教史及社会政治史的辅助材料,而且可以说是一部反映该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洛阳伽蓝记》的内容涵盖了地理、历史、宗教、风俗、文学等各方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9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教与世俗有着特殊的相互嵌入关系:一方面佛教教义充实了世俗观念,另一方面佛教中的功德思想使得后世大兴寺庙求取无量功德。此外,在世俗建筑吸纳佛教建筑风格的同时,佛教建筑也融入世俗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表象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州学刊》2017,(12)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朝美学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写景文,它是城市文学丘墟审美的经典;作为美学史料,它对北魏时期民族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城市、艺术与文化等维度的多元审美观念融合有着充分的展现,进而在整体上呈现了北魏洛都的生存状态。但因城市审美研究视角的阙如,《洛阳伽蓝记》在城市丘墟审美类型与城市美学史中的价值被遮蔽;因美学理论史研究范式强调美学史料具有相当的理论品格,它由于自身不属于理论著述而没有被纳入中国美学理论史的研究视域。可这并不意味着对《洛阳伽蓝记》美学史价值的否定,若从城市美学史考察,便会呈现它凸显城市丘墟审美类型的价值;若从审美观念史研究范式重新提问,便会呈现它对研究北朝审美观念融合的美学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北魏迁都洛阳,随着生活空间的转变,北魏士人的文学生活和文学观念,也较北魏前期有了不小的改变。从《洛阳伽蓝记》可以看出,北魏洛阳时期,文人的文学活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文学观念也较北魏前期有了较大变化,不再只是将文学运用在军国文翰这样极具实用性、功利性的写作中,而是朝着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乐的方向发展,抒情色彩得以加强,个人性写作也渐渐增多,并非"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可以概括。 相似文献
6.
北魏是一个佛教迅速传播的时代,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是大量佛教寺院的修建。《洛阳伽蓝记》记载了作者杨街之所亲见亲访北魏洛阳佛教寺院的情况,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由宦官主持参与修建的,宦官们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方面的特长,建造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装饰华美,这些寺院的修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研究北魏佛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要了解《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首先要知道《洛阳伽蓝记》作者的仕历情况、该书的体例、内容以及北魏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洛阳伽蓝记》的文学意蕴则是文本的重点。在这部分论述中,涉及一些文学史实、文字描写以及文学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南北偏见。这些内容,可与《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文献相关印证,展示了《洛阳伽蓝记》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之的《路阳伽蓝记》已符合小说演进中的各种特质,譬如题材由志人、志怪演为四类,兼融史传笔记、稗官野史与神怪杂录,明显地看出其超越六朝小说题材的地方;再如艺术手法由缺乏结构主题,到结构曲折、主题繁复;文字由单纯叙述到有叙述有描写,间杂俗语、对话;文彩由朴质记录到骈散并行、修饰烘托。这一切都使杨之小说成为介乎六朝残丛小语与唐传奇之间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9.
钟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115-119
《洛阳伽蓝记》为北朝重要著作,该书对北魏都城洛阳进行了生动、全面的描述。本文即以《洛阳伽蓝记》为视角,从梁朝名将陈庆之与北魏士人杨元慎关于正统问题的争论出发,对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文化状况加以探讨。并分析从西晋灭亡到北魏后期中原汉族士人在对待夷夏问题上观念的转变,从而揭示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对洛阳汉文化复兴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与京都赋同属表现帝京空间之美的作品。《伽蓝记》以记寺庙为纲,展开对故都洛阳的全方位描绘。《伽蓝记》对京都赋多有借鉴,描绘景物多为四字句,整饬典丽,又运用赋笔铺叙物产之丰饶,具有夸炫特色。京都赋的大一统思想、颂美及讽谏之旨,也为杨衒之所继承。《伽蓝记》也运用了主客问答的模式,以强调北魏华夏正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钟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1):74-76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书中全面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阳的基本面貌。本文即以《洛阳伽蓝记》为视角 ,对当时洛阳城中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论述 ,进而阐释出洛阳在孝文帝迁都后从永嘉之乱后的衰败中迅速恢复发展 ,并重新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的深刻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2.
《洛阳伽蓝记》在叙事中不断强调洛阳传承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展现北魏洛阳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并通过典型文化事例展现北魏洛阳独特的文化气质。杨衒之指明,无论北魏还是南朝文化,都是经过融合并包含其他异质文化在内的新"汉"文化。同为新"汉"文化,"中原"主人应该是"中原"的主权拥有者——北魏政权,从而建构起"以北魏为汉文化正统"的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使《洛阳伽蓝记》成为北朝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彰显着新"汉"文化的特质,具有在文学叙事中强调文化融合的意蕴。 相似文献
13.
<洛阳伽蓝记>人物传记扩展了传统地记人物志的容量,全书涉及人物众多,几乎可以构成一幅北魏社会众生图,反映了北魏王朝兴衰的历史.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作者将人物形象置于北朝深广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综合运用先秦以来史传文学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并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独特文化气质,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呈现出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文化信念;在"正文子注"体例下创造性地运用<史记>人物"互见法"安排传记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于史传叙事的活泼灵动之中,凸现出史家的春秋大义与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4.
《洛阳伽蓝记》第五卷《宋云惠生行纪》为杨衒之综合《宋云行纪》、《惠生行纪》和《道药传》三篇而成,学界一般认为该文本以《宋云行纪》为主体,故惯以"宋云行纪"称之。余太山的新观点进一步否定《惠生行纪》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杨衒之的自述、《洛阳伽蓝记》的叙事惯例、《北史》作者李延寿的评论,以及行纪各部分篇幅的差异,指出《宋云惠生行纪》的文本主体应为《惠生行纪》,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宋云行纪》。 相似文献
15.
<洛阳造像记>在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同时也是佛学、史学、地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它创新了石窟文体模式,成为元魏石窟文的新模范;体现了地记文之过渡特征,开启了时代地记文学之先声;开创了<洛阳伽蓝记>文法结构之先河. 相似文献
16.
孔永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6):84-85
近几十年来,音韵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明清语音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发展。《中州全韵》是一部北曲性质的韵书,成书年代经考证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深入研究,发现其对明清韵书的体例及内容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墨子》全书的结构作一分析,考证各篇的成书年代及著者,是系统研究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考证众说纷纭,分歧一直很大。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得出一个共识:《墨子》是墨家的一部著作总集,各篇大致成书在战国至汉初这一期间。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但对陈诚《使西域记》的提要出现严重失误。作为明代唯一的一份使西域报告,《使西域记》的记实性、广博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陈诚亲历其地,事事当心,如实记录,细致入微,这份西域考察报告所涉及的社会内容是极为广泛的,蕴涵了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它对15世纪中亚社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王孝鱼、袁愈宗《诗广传》成书年代之说,提出质疑。通过考察王船山生命行迹及其学术思想生发历程,以其明志归隐之时间、授徒传业之方法、著述立说之特点为依据,最终蠡测《诗广传》非创作于一时,其写作时间当持续于康熙三年(1664)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之间,长达十八年之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