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国柱 《唐都学刊》2006,22(1):63-67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丰富而深邃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哲学思想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一物两体与动必有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仁政德治与渐变改革等,既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奠基性,又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合理性。因而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其以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张载的易学、礼学、主体精神等角度深化了关学研究,反思了唯物、唯心研究模式;从南冥学的理学渊源、与李退溪的比较、社会思想、文学研究等角度丰富了南冥学研究;从儒学与东亚文明、儒学的现代化、新儒学的当代发展等方面,深入到了儒学研究的前沿,讨论了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儒教问题、中国哲学的体用问题等。本次会议对深化中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强中外哲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戴震是清代批判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的内在发展脉络始终以解构和批判程朱理学为基本取向和最终旨归.戴震通过对文辞的训诂考据、历史事实的勾稽、社会实践批判之“实学化”的方法择向,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解构和抨击.《孟子字义疏证》末尾处“权”论的展开,乃是其反理学“实学”方法论的必然走向.这一过程,也反映了戴震重视知行的“智识”主义和行为主义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4.
《畿辅人物考》是孙奇逢晚年编纂的一部地方人物传记。该书在其生前未及刊刻,之后稿本又一度遗失。因此,同其姊妹篇《中州人物考》相比,该书长期埋没于世。书中所记载的许多明末人物与孙奇逢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其事迹来源于孙氏耳闻目见,对于研究明代畿辅人物和孙奇逢的生平交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在编纂体裁、体例和史论中都体现出了孙奇逢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也正是由于对实学思想的大力提倡,使得孙奇逢成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重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李二曲对“人心”有着极为深刻的研究、认识和体悟,他倡导“悔过自新”说和“明体适用之学”,对于培养和弘扬现代人的道德意识与主体精神,以及寻找人的终极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胡栋材 《唐都学刊》2013,29(4):21-24
《关洛之间》对宋代理学研究有所深化和推进,其主要表现为该著对吕大临思想在关学与洛学中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的揭示,对关学洛学化的精准把握等。另外,《关洛之间》也显示了作者对西方思想资源的深入理解和有益借鉴,特别是将康德的有关思想与吕大临的某些论述进行比较,值得注意。当然,作者对吕大临思想的定位仍有待商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米文科 《唐都学刊》2013,29(4):25-29
吕柟虽然在理学上以程朱为宗,强调格物穷理、知先行后,但他也继承了张载“躬行礼教、崇尚气节”的关学宗风。不仅如此,在吕柟思想中还体现出更多的张载关学的特质来,其具体表现为:“以明经为重”、“以守经为贵”的重视经学学习和“君子贵行不贵言”的躬行实践之风。把握吕柟思想中的这些关学特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明代关学与张载思想之间的联系并更好地总结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许宗鲁为明代关中学者刘玑撰写的墓志,是刘玑研究的重要资料。以往少有人关注此墓志,有必要以其为基础,结合明清史志、文集资料,全面梳理刘玑的生平履历,尤其是通过对刘玑师从关学学者李锦以及撰著《正蒙会稿》等史实的考订,使刘玑的关学学者身份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就“关学”概念的涵义问题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观点。由此看来有必要将“关学”视作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学术概念,从“时间”、“空间”和“学传”这三重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说明,从而使“关学”概念结构成为一种新的诠释模式。这一新的诠释模式,可以为北宋至明清关学演化脉络的诠释工作提供一种更完整的参照和更明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莹  米文科 《唐都学刊》2012,28(6):32-35
与《西铭》相比,张载《东铭》在宋明理学史上曾长期被人忽略,这主要与程朱对《西铭》的高度推崇和《西铭》自身所体现出的价值意蕴有关。然而,自明中期始,学者对《东铭》的价值越来越重视,认为要达到《西铭》的理想境界,就必须从《东铭》所示之工夫入手,下学上达不可偏废。在明清儒者的诠释下,张载《东铭》的意义和与《西铭》的关系才重新被彰显出来。这种关注重心的转移,与中晚明以来思想界对工夫实践的强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魏冬 《唐都学刊》2013,29(3):36-41
韩邦奇一生勤于著述,学问淹博,尤精于《易》《书》音律。其早年大略以程朱理学为源,发明《尚书》《周易》之义;中年则以张载《正蒙》为依,穷极"天人""性道"之理;晚年则重学问之相互贯通,修身之平易切实。其思想学风远承张载,宗源关学,堪为明代关学干城。  相似文献   

13.
王美凤 《唐都学刊》2012,28(6):18-22
冯从吾与邹元标在讲学实践中,共建首善书院,共主讲席,以忠孝大义相劝勉,以挽救正道人心为使命;在政治上,二人志同道合,持正不阿,犯颜直谏,并为世重;在学术上相与切劘,共修学业,学术同一,为名世真儒。冯从吾与邹元标的学术交往,是关学与心学学派之间互动关系的典型范例,表现了关学与东林学派学人坚持正义与真理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向燕南 《求是学刊》2005,32(4):122-128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还是从发挥国家的统治职能讲,都对明清两朝的官修史籍的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封建国家的职能发挥,对于史学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01,17(4):75-77
本文总结了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部分教学有如下一些做法和体会围绕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有机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齐慧源 《阅江学刊》2012,4(4):122-125
《世说新语》在明清时期成为许多小说家竞相仿拟的对象,大批"世说体"小说陆续问世,数量可观。除了《世说新语》本身的价值在明清时期的升华,明清刊刻技术的发展和明清文人的评点也对小说续书繁荣有很大的推动,这与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社会文化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