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34-38
构成民族精神的某些群体性特征,实则是很男性化的。它在作家海泉艺术世界中,突出地表现为某种以男性话语为精神主体、弥散男性性格元素的“游牧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生态文化氛围和草原民族本真的生命存在形态。尼采格外强调“艺术家现象”和“男人现象”对理解艺术的重要性。从其“生命意志”论角度来理解海泉的男性话语世界是一个契入点。就作者文本中体现出的生命意志的极度膨胀、生命本体论的人生及诗学观等等,即可见出作者写作本身就是“男人 艺术家”的组合现象。作者笔下一个个“远征”在路上的现代亦或古代骑士,隐喻着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他们为游牧文化基因中那些永不安分的生命活性元素所催动,选择“远征”并“只能这样”。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游牧民族父辈文化的教诲与草原母性文化无言的支撑、牺牲和铺垫。 相似文献
2.
乌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16-19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有两点值得探究:1.与作家心灵结构深处的情状有关;2.源于作家长期对蒙古民族传统中“生命观”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生命意识”的形而上思考。 相似文献
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6-100
福克纳短篇小说《夕阳》细腻地刻画了美国内战后黑人南希因与白人怀孕而惧怕丈夫耶稣杀她,竭力向其白人雇主家庭求助未果的心理历程。南希以与白人怀孕为浪漫邂逅并以之为荣,但又惧怕黑人丈夫的心理动机,体现了内战后的种族隔离下美国黑人在种族关系中的尴尬处境、集体身份感迷失与人格分裂。黑人耶稣的形象体现了现代人灵肉分裂、神性丧失,从而缺乏行动意志、行动目标与行动能力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4.
季玢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
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里,伴随着都市文明缺点的日益显豁,自然与人性受到严重异化,人的完整性被无情割裂,回归自然乐园与回归本真人性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试图通过对自然的神性解释,从神意之美中寻觅终极的源泉,架起了重返自然乐园和复归本真人性的诗意桥梁.这种神性书写暗合了世界艺术潮流的脉动,提供了某种具有未来意义的现代化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5.
郭昭第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6):40-45
自恋情结作为人类自我欣赏和崇拜的本能,对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远的影响.自恋情结常使作家过高评价文学的地位和凸现自我的主体意识,使作家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成为惟我独醒的智者、惟我独尊的能者和独善其身的有德者,使叙事主人公成为神话中心、情爱中心和道德中心.作家自恋情结的特征是理论上夸大文学及作者自我,实践上夸大和变异自我而成其为理想主人公. 相似文献
6.
张建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5-7
以反传统姿态的活跃于“五四”文坛的作家 ,其创作的文化心理定势仍基于传统 ,这是鲁迅创作的“乡土情结”的内在根据 ,其独特的批判性也源于此。 相似文献
7.
文明焦虑、荒原情结与杰克·伦敦的早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建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1):127-132
当杰克·伦敦开始写作时,美国的边疆被最后圈定.一种文明焦虑--城市化带来的空间焦虑、工业化带来的精神焦虑和女性化带来的文化焦虑--开始困扰美国人的心理,引向一种荒原情结.杰克·伦敦以克朗代克为背景的一系列早期"北疆小说"创造了文学中的"新边疆",使小说成为表达文明焦虑的象征话语.作家对北疆英雄所代表的品质加以浪漫化,弘扬正在被城市生活消磨的形成于拓荒时期的民族精神.置入历史和文化的语境后,我们发现伦敦的"北疆小说"具有巨大的可阐释性,反映了当时美利坚民族深藏于心的文明焦虑和民族身份危机意识,也反映了美国人对已不复存在的昔日自然纯朴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张保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宋代文人的山水佳作 ,多维度地表现了他们“善适”自然、“取乐”自然的怡悦情怀。主体诗心与山水清音相契合 ,在亲和自然时不忘亲民劝农 ,在放情山水中砥砺高洁品性 ,从自然审美进向精神超越 ,从感悟自然进向探求真理 (包括推求物理和感悟哲理 ) ,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层次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刘起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90-96
缘于知青生涯亲身体验与乡土感悟形成的心理定势、命运改变所获得的现实人生位置,知青作家情形复杂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不可逆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并以对于"本质意义"的人与文学的思考为基础,同时充当了时代思潮参与者和自我人生品味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张晓晖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119-121
德国和日本都是森林覆盖率十分高的国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在浓郁的森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多其他国家作家不具备的森林情结。本文通过德日森林文化的对比,分析了两国作家的森林情结在作品中的意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ZHANG Qian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魂与身"的故事。细加区分,可以将这些故事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死后灵魂脱体的故事;二是生魂离开活体的故事。文章对这两类有原型结构模式的故事的发展作出简要概括,并试图从文化学批评中的宗教批评和原型批评两种视角对其形成背景作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中间物”——以王晓明、葛红兵、谢有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合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46-51
新时期以来,人本主义批评观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王晓明、葛红兵、谢有顺分别以"精神"、"身体"、"意义"为核心,提出了他们各自所代表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人本主义批评观.然而他们在急切地呼唤人性的同时往往滑向功利,使得批评立场与批评实践之间发生了分裂和悖离.在他们身上深刻地体现了历史"中间物"的特性.本文试图从他们三人的批评观以及批评实践出发,理顺他们之间的精神脉络,探讨他们批评观的异同及成败,进而展示人本主义批评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王菊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69-71
神魔小说是在明代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兴盛起来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神魔小说满足了那个时代旺盛的创作需求、阅读需求,在明代异军突起并在创作上达到高峰。同时,作品在当时的广泛流传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朴趾源作为朝鲜后期的文学大家,其文学思想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重视。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为"真"的本质论与"法古创新"的活法论,这两大内容是针对当时因"模拟剽窃"文风而造成创作"毫无生机"的问题,以及力图走出"复古"与"创新"两大理论相互诋訾的困境所提出的。然而,由于不遇的人生际遇等原因,使其走上"以文为戏"的创作道路,并最终使其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并不相符。尽管如此,朴趾源对文学的"真情"与"自主"的提倡,对朝鲜文坛摆脱"复古"的诟病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143-146
白族女作家景宜的写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延伸到现在,从中短篇小说到报告文学,再到影视作品的写作,她一直坚持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并超越了单一的民族视野,关注边疆多民族的生存境遇,在发掘民族文化最深层的精华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作品中鲜明的高原意识和女性特色也为她的写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翟建波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78-81
《绿野仙踪》版本分抄本和刻本两个系统,抄本一百回,刻本八十回。刻本晚于抄本。刻本是以现存之两种百回抄本中的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删改而成的。作者李百川敢于在书中讥刺当朝皇帝,具有无畏的勇气和反封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18.
李文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2-124
中国青铜器艺术即包含着酒神的狂欢与放纵,包含原始先民内心野蛮、残酷的本性,主要表现为青铜装饰中的饕餮纹———一种有想象得来的恐怖狰狞的纹饰,它营造一种神秘、诡异,恐怖的气氛。来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摆脱野蛮的动物性开始重视人文和伦理,日神对动物性的原始本性的调节和制约,呈现一种和谐、优雅、简单,朴素的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