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斡尔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显著的文化变迁,近年学界对之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主要从七方面考察了清朝至清末民初时期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概况:一是中国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概况研究;二、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变迁;三、达斡尔族体育文化变迁情况;四、达斡尔族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关系;五、达斡尔族农业方面的文化变迁;六、达斡尔族婚姻习俗变迁;七、具体包括法制变迁和经济模式变迁。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罕伯岱村为例,论述了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及其变迁后的现状,对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文化变迁中保护与利用好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勤劳勇敢的民族。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即蒙古分支说与契丹后裔说。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简史》,通过对契丹族的历史变迁和达斡尔历史传统,以及契丹和达斡尔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点之比较与考证,确认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解决了久悬不决的族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回族家庭文化变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转型时期回族家庭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回族家庭文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以及家庭文化变迁对回族妇女地位的影响。认为回族家庭文化变迁是回族传统社会中家、族、国同构格局下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传统工艺美术,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达斡尔族生活史中,始终像一面光洁的镜子,反映出达斡尔族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对它的研究整理,对于了解达斡尔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美化人民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达斡尔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分析了达斡尔族火炕文化的建筑艺术价值,以及历史、民俗价值,语言社会价值,阐述了火炕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变迁的视角分析了达斡尔族这一类有语言无文字小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认为,文化变迁尤其是涵化是双语教育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双语教育是促进涵化成功实现的一个最重要手段;对于无文字民族双语教育的革新,应实事求是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培养学生为适应现实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培训师资等方式,有效地记录、整理濒危语言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的理论知识,主要从达斡尔族信仰习俗、礼仪习俗、丧葬习俗、禁忌习俗、原始医术这五个方面着手分析研究,探讨达斡尔族原始宗教思想对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可以说在达斡尔族的许多风俗习惯中体现出其原始宗教的印迹,达斡尔族原始宗教对当时的达斡尔族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此论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达斡尔族历史文化有积极意义,并能为此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为十二万人。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是一个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十七世纪前,达斡尔族业已发展成为黑龙江流域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先进的民族,为开发和驻守祖国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妇女以其聪慧的才智,辛勤的劳动,女性的温情,影响着达斡尔族历史的发展。本文谨就达斡尔族妇女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九四九年前),在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作用作一概述,有失当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批评匡正。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据国内外有关专家考证,达斡尔族为东北古老民族契丹人的后裔,早在13世纪初,就居住在黑龙江北岸。清朝初年,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开始大批南迁至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是南迁的达斡尔族聚居的重要地域,从此这里成为达斡尔族的第二故乡。本文试就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经过及部分外迁的情况加以简要论述。一、达斡尔族迁徙齐齐哈尔的原因达斡尔族13世纪初居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西起石勒喀河,东越额尔古纳河,沿黑龙江直到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牛满江(今布列亚河),北到外兴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