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成立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面板校正标准误估计方法,对1995~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证在此期间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否成立.在控制地区人口密度对环境质量影响后,研究发现: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基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N型特征;人口密集化有利于工业废水减排、工业烟尘减排和工业粉尘减排,然而较高人口密度不利于二氧化硫减排.  相似文献   

2.
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废气排放: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考察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烟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和工业粉尘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以及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为此,建立了相应的长期均衡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并根据本文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2001-2005年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统计因素分析方法,对中国四类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与工业治污效率、工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中国的二氧化硫、烟尘、未达标废水和固体废物四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治污效率逐年提高,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很明显,有的甚至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产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类施策、精准减排是产业绿色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基于松弛的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考虑行业异质性的群组前沿相结合的环境效率测度模型,评估2005—2015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环境效率,并进一步计算各类污染物的减排潜力和边际减排成本,进而在潜力—成本综合框架下,设计制造业污染精准减排路径方案。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制造业环境效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且不同污染特征的行业群组环境技术差异较大,环境效率表现较差的行业主要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造纸和纸制品业等,是制造业污染减排的重点行业,且不同行业应实施差异化的减排路径。综合考虑不同行业各类污染物的减排潜力和成本,提出全面推进式、重点突出式、循序渐进式和平稳保持式四种减排路径,有助于明确科学合理的制造业污染精准减排方向,在保证减排效果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LMDI分解法,对1997-2010年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其5个子行业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起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将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能耗效率、行业规模等3种效应,将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完全消耗系数、行业规模等4种效应.结论表明,行业规模是导致直接、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完全消耗系数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能忽视,累积贡献率达到52.42%.而能源结构调整的抑制效应不明显,累积贡献率只达到间接碳排放的-26.61%,只依靠能耗效率提高不能抑制碳排放的快速增加.所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建立新的节能机制,通过进口、产业升级等多个手段减少中间环节能耗,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李志学  孙敏 《统计与决策》2017,(14):101-104
文章选取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计算减排潜力的指标,将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值作为参照,测算并分析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东北三省、西北和华北地区等几个煤炭产量较高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比较高,减排空间较大;而华东等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的减排潜力较小;另外从七大地理区域内部测算出的各省区减排潜力结果更能反映出各省区的具体减排空间情况.(2)2001-2009阶段和2001-2014阶段我国的退耦指数分别为0.54和0.65,均为弱退耦效应,表明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Grossman污染分解方程进行拓展,加入了人口增长效应、收入效应,并对技术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建立了新的污染物分解动态方程,以探讨影响污染物排放量的各种效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中国1985到2008年SO2排放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人口增长效应是SO2增加的重要原因;技术效应对减少SO2的排放起到的作用逐渐加大.因此,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应该考虑到人口的规模效应.另外,国家需要继续加大能源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徐玲 《统计与决策》2016,(13):133-135
文章基于1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使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FDI流入引起的部门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FDI流入量对不同的部门产生的经济效应不一样.通过在产业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经济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制造业部门产生的,尤其是低收入样本城市以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样本城市,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与我们之前期望的相反,服务业FDI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在特定的城市经济中很可能导致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空气污染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2014年春节期间,山东、河北、江苏、陕西等省份的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频频爆表,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分别以2007-2012年、2014年31个重点城市春节期间及其前后的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排放量及人口密度、工业比重、所处区域、客运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3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是否存在显著的"春节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空气质量的"春节效应"主要表现为"节后效应"。春节期间的空气污染指数比非春节期间高出约6.37%,集中供暖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比非集中供暖区域高出约37.04%。2014年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显著"节后效应"的主要原因是PM2.5、PM10在春节期间的排放量显著高于春节后的排放量。从总量上严格控制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数量,并尽快改善北方城市的供暖方式、供暖来源应作为防治空气污染的考虑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运用F和Hausman统计检验识别环境库兹涅茨面板模型形式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面板模型估计、检验中国30个省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稳定性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关性较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相关性较弱.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估计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稳定性相对较好,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估计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稳定性相对较差.在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下,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他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时间具有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数据分析,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条件异方差理论,对国际贸易进口的差分数据构建了6月份及8月份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和,并应用进口增长率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波动率和变化率的拟合估计.根据所拟合的模型,发现在8月份拟合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下的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数据更接近实际的国际贸易差分数据,并且国际贸易进口增长率差分对出口增长率差分的波动率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具有滞后的时间效应,并且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波动率对出口差分有正向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提供的工资横截面数据,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在分位数回归的基础上,分别以总样本、东部样本和中西部样本,对1989—2006年、1989—1997年和1997—2006年三个时间段的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解释变量的结构效应小于解释变量的价格效应;在方向上,结构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的方向相反,而价格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方向相同;工资差异的变动无论是结构效应引起的还是价格效应引起的,都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低端;作为重要解释变量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的工资差异变动,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高端;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样本下,解释变量对工资差异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杰锋 《统计与决策》2017,(19):157-160
文章针对制造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产业部类形成面向MRIO的投入产出表,得到精细化的MRIO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度,并按照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效率效应、技术效应和相应的结构与规模效应进行MRIO的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效应分解.结果证实,不同的制造业各部类产业贸易对应的MRIO存在多种测度结果,应该从隐含碳生产机制出发治理结构矛盾,从制造业产品出发形成新的贸易隐合碳控制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造包含集聚水平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90-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中国8个二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对生产的贡献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程度差距较大;并且,集聚对生产的促进效应并不只体现在高技术部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甚至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Grossman污染分解方程进行拓展,加入了人口增长效应、收入效应,并对技术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建立了新的污染物分解动态方程,以探讨影响污染物排放量的各种效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中国1985到2008年S02排放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人口增长效应是S02增加的重要原因;技术效应对减少S02的排放起到的作用逐渐加大。因此,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应该考虑到人口的规模效应。另外,国家需要继续加大能源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今天,探索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985-2007年为样本区间,以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料产生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分析环境污染现状,确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协调度分析.研究表明:陕西省环境污染区域差异明显,关中比重大,陕北增速高;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呈"N"型,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GMM的方法检验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呈现N型曲线关系,印度处于N型曲线的第一拐点前,中国和南非位于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巴西和俄罗斯处于第二拐点之后.总体上金砖国家的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会加剧环境污染,由贸易活动引起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恶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会对污染物的排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国内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贸易隐含废水为代表性指标,运用投入产出法,基于OECD数据库提供的2004-2011年连续投入产出表以及分行业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进出口和进口中间投入的隐含废水排放量。研究表明:2004-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的废水排放强度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工业进出口的生态逆差量呈现"N"型变化趋势,且中国工业净隐含废水排放行业集中度较高,排放量前八的行业总计占工业净隐含废水排放量的82%左右。同时,对进口中间投入的分析发现,进口中间投入产品年均减少废水排放量高达324 463万吨。据此提出降低贸易隐含废水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Dumais et al.(2002)建立的一个有关集中度的动态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分省数据,分析了1988-200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动态过程,发现制造业行业绝对份额的变动方向与行业的历史布局呈反方向变动,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中心让位于沿海省份。大致在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彻底完成了产业中心的轮替,且新的中心开始处于不断聚集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污染减排倒逼机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因素。以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测算了2008-2012年污染减排倒逼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表明,虽然污染减排给传统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在第二产业内部,重污染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样本区间内产业部门的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排污系数趋于下降,污染减排促使经济增长质量得以明显改善。当前,中国环保倒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仍然存在障碍,应进一步强化环境问责、企业减排、环保执法及公众参与的倒逼机制,协同推进技术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