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反映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系统协调状态测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地区也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统筹城乡发展对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小城镇为载体,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苏发金 《统计与决策》2012,(11):147-150
文章运用VAR模型,结合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者彼此之间在短期和长期具有不同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地位、增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加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带动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突出“新型”和“互动”,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18个地市新型“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市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相近,在“新型”要素上相差悬殊;四川各市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寻求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统计与决策》2017,(14):108-111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工业化只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的良性互动?如何实施充分开放战略?如何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四川“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问题,导致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城镇化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新常态视角下,利用熵权法对我国31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综合协调法测度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度也呈现出地域不平衡,据此提出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咨询》2014,(1):16-18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龙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历史演变过程;运用统计评价发展指数分析判断其发展阶段,发现我省农业现代化滞后城镇化;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并测算出二者之间的量化值,归纳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省情实际,提出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中,特别是把推进信息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进一步加快内蒙古的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台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城  刘金石 《四川统计》2013,(12):15-15,20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也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四川现代农业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各自贡献,文章应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函数对中国1984~2010年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表明:"三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影响效果差异明显;在不同滞后期存在单项关系,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是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陕西咸阳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化"互动关系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沛 《统计与决策》2017,(9):111-113
文章引入耦合度与协调度函数,以物流业为例,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2-2014年之间两个产业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研究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在协调发展方面所处阶段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新世纪以来,嘉兴市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文章简析了新世纪以来嘉兴城镇化发展特征及其成因,指出了嘉兴城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偏差,提出下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祖梅 《统计与决策》2016,(20):106-109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文章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3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函数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协调发展,是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安徽省2001-2014年的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HR模型测算安徽省"五化"协调度,构建Malmquist指数分解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空间互相关;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探讨其动态演进情况,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五化"协调度逐年改善,协调发展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均在减小,但"五化"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效率未能呈现良好的互动性;"五化"协调发展效率水平比较低,"五化"协调度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皖江城市带集聚趋势,"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双变量集聚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计》2012,(7):20-21
以二、三产业充分发展为依托的人口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才能促进青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本研究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近年来青岛市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城镇人口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城镇人口在青岛各区市的分布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中,特别是把推进信息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内蒙古的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一五"时期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应用广泛、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民生为方向,建设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社会,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发展机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一、内蒙古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