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动态阈值模型能够随序列的趋势变化而不断修正阈值,文章利用这一方法对我国经济景气进行监测预警。首先,选择景气指标构建景气指数以反映实际经济的波动态势;然后利用分整方法将景气指数转换为平稳序列,并通过POT模型确定阈值;最后得到景气指数的动态阈值。计算结果表明,动态阈值模型能够捕捉到我国经济的极端景气变化,准确地判断景气所处的运行区间,该模型适用于新时代下我国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经济景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遴选出40个对物流业运行景气变动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模型(MTV)构建了物流业运行景气变动指数,并根据景气、指数满足的模型预测了物流业在2010~2014年的景气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化的物流业景气变动状况同宏观经济大势是吻合的,显示出MTV模型对错综复杂的物流业的景气变动分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对推动建立能够科学、系统、综合、及时监测反映物流发展运行的指标体系及物流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丹等 《统计研究》2018,35(10):44-57
本文提出利用大型统计数据直接测算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建立含有潜在不可观测变量的混频动态因子随机波动模型,实现利用月度和季度大型数据测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利用1994—2017年中国60个月度统计指标和4个季度统计指标,测算了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确定性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景气监测指标并不是一致最优的同步监测指标。(2)在测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时,有必要将核心指标作为观测到的因子予以保留,不仅提高了结果的解释性,也能得到更符合经济事实的结果。(3)宏观政策变动是引起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重要因素,但政策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效应,未预期的政策变动将触发更高的宏观经济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分析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斌 《统计研究》1997,14(2):46-50
 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90年代初一些单位和部门相继开展了宏观经济的景气调查和监测预警的分析工作,目前从事宏观经济景气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单位和部门有:由国家计委综合司、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采用经济景气综合指数和灯号系统进行景气预测分析、判断经济景气状态和波动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每月、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按季分别对全国5000家企业单位进行景气调查。1994年6月24日,前4家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了经济景气分析预警联席会议,旨在通过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景气分析预警工作的水平。到目前为止,这几家单位已经按季召开了9次经济景气分析预警联席会议,这对于各部门相互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和改善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5.
肖强  魏蕊霞  李欢 《统计与决策》2022,(23):132-137
文章通过构建混频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测度动态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利用动态FCI表征金融市场,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动对实体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单向溢出作用较大,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此外,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利率、汇率以及货币等多种渠道影响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经济金融状态的不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存在差异性。因此,FCI作为实体经济的预警指数,能更有效地表征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39个宏观经济指标构建中国月度扩散指数,分析了各扩散指数的特征,并利用动态因素模型预测中国2009年4季度至2010年3季度的GDP增长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扩散指数的动态因素模型,具有提高模型自由度、降低多重共线性、综合大量信息、保证预测精确性等优势,对于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和决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以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进行描述性相关分析,选取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两指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研究两指数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PMI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较长时间和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制造业PMI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先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或“报警器”。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研究工作,从九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四次较大的改进与创新,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且已建立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经济景气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景气合成指数方法构建了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一致合成指数,在分析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央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结论认为,总体而言,除中央企业改革年份之外,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具有一致性。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央企业对宏观经济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通过"全产业链"循环和协同发展机制,中央企业对其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宏观经济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
王满  张苗苗 《统计与决策》2022,(20):138-143
为刻画股票价格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充分利用高维宏观经济变量对股价的预测能力,文章基于LSTM模型、LASSO降维和混频模型,研究了高维情形下利用低频宏观经济变量预测高频股价的问题。首先,使用LASSO方法对高维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筛选,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宏观因子;然后,使用该宏观因子构建混频GARCH-MIDAS模型以预测波动率;最后,以包含宏观经济信息的波动率和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后的技术指标因子作为特征,输入LSTM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上证综指价格。结果表明,LSTM-GARCH-MIDAS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