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EVA的并购债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并购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述评 企业并购理论及实践研究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我国对并购的研究著作众多,但结论莫衷一是,并购企业并购是否真正为并购公司带来了预期中的效率提高和绩效表现?研究和论证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方法,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来对并购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建立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并购次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丁慧平  崔婧 《统计与决策》2017,(11):185-188
文章以生物医药行业72家上市公司2006-2014年发生的295起并购事件为样本,分析并购次序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首次并购成功的企业,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首次并购失败的企业,并购绩效随着并购次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首次并购成功的企业,并购绩效与并购次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首次并购失败的企业,并购绩效与并购次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我国公司并购活动发展,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并购方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方公司2005~2010年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并购方绩效大部分上升,但仍有相当部分公司绩效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0~2007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发生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长期事件研究法(BHAR)检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整体来看并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信息熵观点下的粗糙集方法确定技术并购绩效模型中的客观权重值,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原理,建立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技术并购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技术并购样本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有效性,为技术并购的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分别对我国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绩效的好坏对财务绩效表现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分析传媒业上市公司财务目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量的传媒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34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得出了财务绩效综合排序、规模收益状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对公司并购的价值创造优劣的讨论从没有停止过,可谓“众说纷纭”。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2000年发生并购活动的69家样本公司建立综合因子得分函数,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综合得分是否有显著改变的显著性检验。弥补配对样本的T检验的不足,采取采用了两配对样本Sign检验和Wilcoxon检验相结合的非参数检验。实证研究发现:横向、纵向并购的并购当年及并购一年后绩效得到提高,但其后绩效下降,绩效下降的程度不大,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长期角度来看,总体上说明的横向、纵向并购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价值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由于很多年份没有通过检验,实证结果很难判断其效应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数据包络方法评价企业绩效的有效性。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了四个假设,其次选取了2012年中国80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四个假设从绝对有效性和相对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数据包络方法测算的企业效率值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而且在不同的效率水平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该效率值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既是绝对有效的,也是相对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128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1998-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等企业绩效变量与高管薪酬、持股比例等薪酬激励变量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高新技术公司薪酬绩效的敏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绩效与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偏低.  相似文献   

13.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客观评价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水平,文章选择了7个方面共28个评判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的多层次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模型和体系.通过该评价模型和体系的建立以及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钢铁企业要注重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要重视环保与科技创新能力、规模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该模型具有评价结果准确度高、全面客观等优点,为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绩效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董玉玲 《统计与决策》2017,(21):182-184
企业财务经营绩效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石和落脚点,也是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以80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包含12个财务指标的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80家公司的财务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高科技上市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太理想,发展不均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差异较大,不同行业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函数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分析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得分因子的变化以科学评价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短期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是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水平与并购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管理层隐性收入与并购短期绩效是负相关关系,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恰当的方法评价跨国并购整合绩效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预警意义重大.文章以2001年至2010年间实施过跨国并购的39家企业为样本,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绩效评价.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仅48.72%左右的企业整合是成功的,若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可有效提高整合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只有谨慎对待,尽量避免和消除,才能最终实现并购的成功。 一、企业并购存在的基本财务风险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的估价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而信息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是目标企  相似文献   

18.
濮雪莲 《统计与决策》2012,(22):175-177
对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当前大多仅限于企业绝对财务绩效或改进财务指标目标的评价,对企业绩效相对效率研究较少,企业绝对绩效的提升与企业人员、资源、技术等投入相脱节。基于此,文章分别从企业绝对绩效与相对绩效两个层面,建立绝对绩效与相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被评价企业绝对绩效与相对绩效的评价结果摆布,评估定位企业经营业绩状况,同时对企业业绩提升的努力方向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流服务创新更多地表现为供应商、客户等主体广泛参与的联盟式创新模式,其创新绩效的有效测度尤为重要.文章在对联盟式物流服务创新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之后,从创新直接产出、新服务产品收益、联盟合作效应、创新人才培养等维度构建了联盟式物流服务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研究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对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渠道.通过对1991-2015年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的分解,将监管对于股票市场资本有效配置的来源分解为三个方面:引入优质的新企业、并购重组和劣质企业退市.通过分析发现:引入优质的新企业和并购重组以增加资本在企业间的流动是提升资本配置有效性最重要的动力.同时发现这两个渠道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2010年后,并购重组是提升中国股市资本配置有效性最重要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