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到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宏观经济及政策的影响.文章在分析我国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相关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我国贸易顺差、消费及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为较弱、较强、很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内需;获得更趋多元化的我国贸易顺差来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采集2010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规模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等两个因素影响;在综合消费支出中,部分西部地区近年消费支出水平位居前列,高于大部分中部地区;在个别地区的消费支出中,衣着支出增加并不一定就是气候原因,还可能是时尚等元素导致.因此,政府在制定消费政策时,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2~2006年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加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三轮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数字经济对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助力家庭增收以激励更多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但无法减少家庭经济资本导致的教育消费支出差异,降低了数字经济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缓解了部分非自致性因素导致的教育不公现象,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和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倒U型关系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未来,政府需要结合经济、社会环境制定教育政策以提升教育体系对就业技能、学历等变革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发表一篇关于萨克森王国生产和消费情况的研究报告中,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对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作了以下归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费支出的比重逐渐减少,因此,一个国家居民越贫困,在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这一规律被称之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则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结构相对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全部生活费支出这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恩格尔定律能否在中国应用,能否运用恩格尔系数来研究城市人民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分析.有些同志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认为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有悖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从而否定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定律在我国的应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其原因就在于测量恩格尔系数的方法欠准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教育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愈来愈大,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亮点.考虑到农民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一些物品可以自己生产的特点,文中的数据都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在我国的经济统计资料中,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区分为食品、居住、文娱、医疗、交通、杂项等几项,教育支出是作为文娱支出的一部分出现的(文娱支出包括文娱用耐用品、教育、文化娱乐三项),而且统计资料中没有将其单独区分开来,鉴于教育支出数据的不易得性,以及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文娱支出绝大部分是教育支出的特点,文中通过分析文娱支出来说明教育支出(或教育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曾铭 《上海统计》2002,(8):34-3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前的教育成本完全由国家福利性支出改变为现在的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制,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已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现状 1.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日趋增大 实行教育成本部分个人补偿制度以后,教育消费支出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已经同食品、住房、衣着等日常消费同等重要。鉴于老百姓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身份的愿望,以及人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热情,教育消费支出成为近几年来少有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有大幅度的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