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晶 《统计研究》2012,29(9):24-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有关研究,利用2010年工业和服务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增加值达到25513.71亿元,占GDP比重为6.36%,比2008年提高0.54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较大,行业优势明显;中西部在发展规模和程度上均相当,其中西部略好于中部;东北规模最小,发展也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第三产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考察我国第三产业空间区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基本呈现出“东部高值集聚,西部低值集聚”的分布格局.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三大地区内部也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长江、珠三角地区对东、中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空间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空间影响程度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劳动力、资本、技术和FDI等要素在中国各区域投入的长期不均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重集聚效应;国内投资的集聚正在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FDI依然集聚在东部地区,并没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投资与技术进步的集聚产生了交互作用,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框架,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定模型等方法,分析2006—2019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适度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发展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不同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全然相同,财政投入系统增长较快,而社会福利系统增速相对较慢。(2)社会保障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存在区域失衡问题,具有“东高西低、中部塌陷”的特征。东部地区呈现两极化现象,受国家政策红利影响,西部地区在研究期内获得较好的发展。(3)社会保障发展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东部地区高值集聚、中西部地区低值集聚为主。在研究期内,高值集聚类型有所扩展,而低值集聚类型有所收缩。(4)从负担系数来看,在研究期内东中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总体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内部也出现分化现象。从适度性来看,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但随着时间推移,中西部地区的适度性开始赶超东部地区。(5)在优化路径上,可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共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邱珊 《统计与决策》2016,(1):139-141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十四五”规划相关目标及要求,文章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构建了涵盖人的内外因素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利用熵权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08—2019年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正不断提升,但东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性,东部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西部和东北地区呈现“低-低”集聚,而中部地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10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全面揭示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特征,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考察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创新能力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大致呈“东强西弱”的稳定分布格局,且集聚类型总体呈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代表的“高-高”型,以及以中西部内陆省份为代表的“低-低”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既存在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实质式创新领域,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策略式创新领域;在政府创新资助单一门槛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2003~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文章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政府行为、金融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显著。因此,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9—2008年中国280个城市的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三维经济集聚指标体系,本文度量了我国地方经济的集聚特征;分别采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对工业企业的征税策略以及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形态和规模差别较大;②地方政府依据不同的经济集聚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征税策略,其税收竞争是政策引导下政府与企业的智慧博弈,而非“逐底竞争”;③东部地区企业实际税负与劳均资本、资本流动性的关系有别于中西部地区;④企业性质结构、企业规模和城市基建水平均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指标法、因素回归法和局部均衡法研究了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情况,研究发现:2004-2013年我国房价呈现直线上涨趋势,东部地区房价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房价在地区间存在集聚自相关效应.进一步,全国房价收入比系数在2004-2010年期间保持平缓上升,2010年后有所降低.三种测度方法得到的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有一致的趋势,房价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比房价低的中西部地区泡沫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张晴 《统计与决策》2017,(12):134-136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张治栋  陈竞 《统计与决策》2020,(15):114-118
文章选择中国2006—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基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制造业、服务业集聚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正式环境规制则抑制了绿色生产率增长,而东部与中西部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促进或抑制不同的效果;从传导渠道来看,制造业集聚效应主要在于改善绿色技术效率,而服务业集聚效应在于促进绿色技术进步;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提高绿色生产率,但正式环境规制却抑制了绿色技术效率增长;在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下,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测算2012—2017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采用区位熵对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使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的动态演进历程、地区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数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从演进历程来看,东部地区呈现集聚度减小趋势,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度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分化程度有所改善,但整体分化格局并未扭转,区域间差异是导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产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度空间分布情况较为稳定,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呈现高值集聚,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呈现低值集聚,少数省份异军突起,与邻近省份表现出极化效应,呈现高低集聚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和马尔可夫链法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尼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分布重心由"西→西南→南"移动。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将呈现中、低端弱化与高端强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田乾  金怀玉 《统计与决策》2016,(13):152-155
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区域保险业发展的空间自相关的强度大小进行分析,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保费收入为观测值指标,运用Moran指数I对我国各省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域间的保险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地区的“高-高”集聚型和以西部内陆为主要地区的“低-低”集聚型都日益显著且稳定,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落后情况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谦  王哲 《统计与决策》2020,(16):110-114
基于2005—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文章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和占比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及占比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两者总体差异均呈递减趋势,区域间差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为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差异的主要来源;东、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均呈多极化趋势,东北地区则呈两极分布;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呈现多极化分布,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集中分布,东北地区极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1999-2008年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趋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效率空间差异的演进轨迹和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和中西部水平,中西部低于全国水平;从变动趋势来看,建筑业技术效率表现为明显的绝对趋同和“俱乐部趋同”特征;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资本驱动型和规模经济特征,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行为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建筑业技术无效率程度有明显的不断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市场化和产业集聚作为刻画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视角,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理论与实证分析检验市场化、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域层面市场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分区域层面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东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产业集聚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第三,不同市场化水平对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较高水平的市场化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同时,市场化水平越高,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因此,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持续发挥产业集聚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20.
陈琦  李风 《统计与决策》2023,(11):100-105
文章基于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是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基于市场规模的门槛效应,当市场规模小于门槛值时,要素集聚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要素集聚最终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当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后,中部地区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