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留守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一部分的农民洗脚上田,进城打工、出外做生意,子女又不能跟随他们进城读书,孩子只有留在家里读书、生活,这样就形成了留守孩子,由于没有家长的监管,学校的教育也就加大了难度,留守孩子的教育成了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度.如何更好的教育留守孩子呢?本文从四方面总结了教育留守孩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京儿童医院是中国知名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患有各种疑难重病的孩子前来就诊. 在北京看病,食宿是一笔大花销.孩子住进病房后,一些父母为了省下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来的"救命钱",宁可露宿街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涉外收养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收养家庭迫切渴望带着孩子回原籍国回访和寻根,让孩子体验更多的中国文化,正确对待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寻根回访工作做好了,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有利于孩子们感受来自祖国的关爱,了解祖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魏蔻蔻 《东西南北》2014,(24):68-69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的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决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自己的关系网,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司法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中70%走上犯罪道路,82.43%在其父(母)入狱后辍学。这些孩子看上去多数怯怯的,孤独、封闭,又自卑敏感,成为问题青年的几率是普通孩子的6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孩子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父母离异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很大,单亲孩子的教育也成为社会、家庭、学校的棘手问题.对于学生中的特别孩子班主任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特殊的教育,下面就我对单亲孩子的教育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胡晓林  刘利 《社会福利》2012,(12):53-54
重庆市儿童福利院对其实施的类家庭养育模式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因为数据比较丰富且复杂,现以个案的方式报告类家庭养育给孩子带来的积极变化. 研究个案 [案例1] 温妈妈自己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已成家立业.喜欢孩子的她应聘参加重庆市儿童福利院的院内家庭单元养育项目.刚进项目的时候,她照顾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会走路,其他三个孩子患有脑瘫,吃饭需要喂,大小便都有问题.三个月下来,温妈妈就瘦了20斤.三个月以后,孩子开始进步明显,感觉压力就小了.累的时候,夫妻俩互相鼓励.现在她照顾5个孩子,觉得工作量不是特别大.  相似文献   

8.
《青岛画报》2014,(12):40-41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几点做法: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是很危险的. 2.教育孩子不要爬到楼房的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会容易跌下去的.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应及时告知孩子这是有很牢固的保证措施下才能做的. 3.教育孩子不要把大头针、图钉、曲别针、花生米、小塑料粒等放进耳朵、鼻子等地方.这样容易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相似文献   

9.
郏彤 《社会福利》2003,(10):62-6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的同时,孤残儿童的成长与生活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孤残儿童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除了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以外,孤残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身体残疾、智力落后是福利院孩子的明显特征。事实上除一些先天愚形、和一些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孩子以外,大多数孩子(包括一些肢体残疾的孩子)的智力都是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民主观念的进步与弘扬,现代育儿观念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父母必须更新错误的教子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理论,采取正确的对策,克服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溺爱、动辄打骂、重智轻德、忽视冷漠等.父母应该尊重、信任孩子,对孩子爱而不娇、严而有度,充满耐心和关爱,多一些宽容,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教有爱,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促进孩子德、智、体等全方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玮 《社会福利》2007,(11):41-43
我想讲述的经历,与宝贝有关,他们是地地道道十一、二岁的美国孩子,也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宝贝.  相似文献   

12.
孩子学英语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几乎成为城市家庭最为关心的教育内容之一。怎样开发孩子无限的潜力。怎样为孩子创造最佳的教育文化和生活环境,怎样让现在的孩子成为未来的国际型人才,带着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青岛博乐英语培训学校的张好和刘铮校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一篇名为“等待中的孩子”的文章问世,一时间家庭寄养在英国变得轰轰烈烈,大量孩子被长期家庭寄养。中国目前把孩子安置到寄养家庭的热烈场面与英国当时的场面是非常相似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对中越边境地区跨境非婚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中越边境地区跨境非婚生子女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其他一些中小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女孩的恐怖倾向极其显著且高于男孩;中学生过敏倾向、对人焦虑显著高于小学生;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住校孩子的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显著高于不住校的孩子;排行中间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排行对孩子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影响显著.政府、学校要重视对这群特殊孩子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5.
儿童教育观的中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在儿童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使我们既能广泛地了解西方的教育观,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东方的教育思想。横向与纵向美国的幼儿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别的孩子。这种有关评价的观念与我们中国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是表扬一个孩子就意味着伤害其他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很少具备的。在中国的幼儿园里,批评和表扬是幼儿教师最经常运用的教育工具。与美国幼儿教师注意幼儿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的做法,正相…  相似文献   

16.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尚荣  李晓红 《社科纵横》2006,21(12):184-185
在现代社会里,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由于家庭成员的变化,给孩子心理上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单亲家庭孩子心里健康问题成了社会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本文紧紧抓住单亲孩子心理的变化,寻求原因,力求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出台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意见,要求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携带子女共同生活,对此有不少网友附和表示农民工抛下孩子外出不配做父母。然而事实是他们并非不愿意带上孩子,而是城市将孩子挡在了门外。根据统计局数字,2014年中国有1.68亿外出农民工,其中只有3500万幸运者得以举家搬到城市,剩下的1.3亿打工者不得不接受与家人孩子分隔两地的现状。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中已经有六成以  相似文献   

18.
早在前些年,我们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在那篇曾轰动一时的《中国的“小皇帝”》一文中向社会发出了“黄牌”警告:不要把我们的孩子人为地推上“小皇帝”的宝座,以至后患无穷。好几个春秋过去了,这一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控制,相反愈演愈烈。如今社会上流传着的口头禅:“外国流行爱滋病,中国流行爱子病”,这“爱子病”,便是对当今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不能不使人深感忧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19.
摇篮俗称悠车子、腰车子,是东北农村特有的一种婴儿卧具.一般把它吊在房梁上,将婴儿放在里面,轻摇,并任其自然摆动.所谓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养活孩子吊起来",其必不可少的道具即为摇篮.据考,摇篮的产生始于早期的狩猎民族,人们外出狩猎时,常把兽皮做成篮,吊在树杈上供孩子休息或玩耍.当这些民族走出森林来到草原,便把吊篮演化成了摇篮.从某种意义而言,摇篮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转化的一个显在的物化象征.  相似文献   

20.
美国福布斯发布纳税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人位列第三。一个中国婴儿出生了。他放声大哭.他的妈妈也喜极而泣——这孩子来得也太不容易了.怀胎十月不说,就是因为妈妈的户口挂在了人才交流中心,险些被剥夺了生孩子的权利。按照规定.没有档案所在地的证明。无法拿到准生证.而这个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