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表现主义代表作.表现主义戏剧所着重表现的不是现实生活,而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剧作者对主人公扬克内心世界的外化艺术,主要采用合唱队、独白和假面具等手法进行.这是剧作家独特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荒诞派戏剧产生的背景以及该派戏剧的共同特征作了简单的介绍.美国荒诞派戏剧的重要剧作家阿尔比的<美国梦>在此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文中指出了它同该流派其它作品的共同之处,并重点分析了其主题和艺术手法上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和阳翰笙为川籍重要剧作家.论文选取二人于抗战时分别创作的"战国史剧"代表作<屈原>,和"天国史剧"代表作<天国春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人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历史观、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流派的思想家都试图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和探究来获得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本源的认识.与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的是,道家从"真"与"伪"的维度对人性进行界定和分析,展开了对"真"的追问和探索,把保持和尊重人的天性作为人类的立身之本,凸显出道家人性论的思维特质.道家对"真"的认识,直接指向回归人性、顺应人性,这一点对于在现实世界改变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理想、提高人生价值以及升华人性,显然是有其理论价值和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5.
古典经济学把人都假定为是自利的经济人.但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人性是利己的,而在<道德情操论>中又强调人性是利他的,这就是"斯密问题".对"斯密问题"的诠释推动了人性理论的发展.而持自利经济人观点的经济学家不断退让,说明人性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自利经济人不过是"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人性的表现而已.  相似文献   

6.
长诗中,唐璜和女性都是诗人性格的外化,前者代表了诗人的理性,后者代表了诗人的激情.在<唐璜>这幅"人性图"中,女性群像丝毫不比主人公唐璜这一形象逊色.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不仅是<唐璜>表达主题的重要方式,而且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认为,人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自然性、生物性.人性是生成人的行为规范的内在依据.种种行为规范具有对付死亡、抑制疯狂、防范错误、调节环境、整合社会等社会功能.该书为我们探究人性与规范问题给出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和答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对人性异化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一部美国当代爱情小说<廊桥遗梦>加以介绍分析,揭示了飞速发展的科技工业与灰暗失落的人类温情之间的矛盾,从而探究小说中消极浪漫主义的深刻表现,揭示出更深刻的悲剧主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马洛从英国到非洲寻找传奇人物库尔兹的历程,作品探索了文明的内核和外表,展示了人性的黑暗、复杂和悖谬.作者试图透过各种表象去感受每个人对尊严的要求,从而潜在地表达了对健康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铁凝的<大浴女>是一卷多角度、多层面透视人性的x光片,清澄透明而深邃地展示了丰富的人性魅力.尤其是她笔下人物的心态与行为,总让人感到"反常中的正常",能把读者引进人性的深处,深窥人性在"反常"中的演进、扭曲和抗争,从而促成读者对人性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1.
<红字>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净化"心灵的心理历程,那敞开的"狱门",既是囚禁肉体,束缚灵魂的地狱,也是拯救灵魂,复归人性的再生之门.那虚伪的宗教面纱终究掩不住真实的人性像野蔷薇一样要自由绽放.<红字>探讨的是"谁之罪"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主题,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就随之显出其鲜活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金字塔>,采用隐喻与写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构建了一个展现世态人情和人性善恶的真实世界.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金字塔>风格独特,叙事新颖,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元杂剧的李逵戏中,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是水浒戏中的优秀剧作.<李适负荆>重在描写李逵粗夯、莽撞的性格;而<双献功>则通过李逵的"乔行径"刻划了他机智、灵敏的性格.元杂剧中的李逵形像,不论是机警还是鲁莽,都是剧作家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情势下,按照生活逻辑赋予人物的理想色彩,表现了李逵性格的鲜明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百年孤独>中,着力刻画了雷梅苔丝这个女性人物形象.在一个孤独的大家族里,雷梅苔丝既是美的化身、亦是纯洁的象征和善的体现.中国作家蒲松龄也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爱笑的狐女婴宁.她们都在世俗世界中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芒,体现出作家对肮脏现实的否定和人性美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戏剧美学的角度审视了布莱希特的哲理寓意剧<四川一好人>,评述了剧作家以陌生化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发挥面具的艺术作用,运用独特的戏剧结构来消解观众对戏剧艺术的幻觉和感情上的共鸣,突出戏剧内容理性思考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对<金锁记>的作家创作本意和文本本义之间的裂痕的分析入手,来进一步探讨<金锁记>所揭示出的人性的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戏》与理想人性的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早期作为人文关怀的由"立人"而"立国"的主张,在<社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者以他那强烈的爱憎,运用美丑对照的原则,把那未被社会环境所扭曲的自然状态的人性和自由的世界,描写得如此美好,充分显示了鲁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相似文献   

18.
"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对礼乐表演性有"在场"的鉴赏性评述,指出其蕴涵的义理成分;子夏述孔,论证"古乐"与"今乐"表演上的差异,保存了孔门<诗>学的原始样态;思孟学派以"金声玉振"为道德、人性的音乐譬喻;<礼记·乐记>剖析礼乐之异同,提出"声音之道与政通".以政治、伦理、道德、人性等"他律"来阐释并约束艺术活动,是儒家乐论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陌生化作为透视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审美视角,着重分析了剧作家在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处理戏剧创作中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以及运用创造性的艺术幻想突破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艺术界限,摆脱"文学反映自然"的美学思想,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神奇梦幻、虚拟与现实相融的艺术世界,使其剧作在西方现代派戏剧中独树一帜、魅力无比.  相似文献   

20.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著名小说家乔伊斯的代表作,其中主人公布卢姆形象的精神特征极为丰富复杂,主要表现为灵与肉、英雄与庸人的二元对立.<尤利西斯>全面展现了人性奥秘的各个层次和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不仅是犹太人、爱尔兰人的精神史诗,而且是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发展的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