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灵曙 《金陵瞭望》2011,(35):84-84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宗寒 《中华魂》2013,(13):14-18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己经走过了60多年光辉灿烂的历程。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标志,这60多年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如果没有前30年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重要思想、物质、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60年发生的历史巨变证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大道.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是毛泽东哲学的伟大丰碑,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坚持正确方向的辩证唯物论基础,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制定正确政策的唯物辩证法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明确根本任务的历史唯物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共和国历史上的继承和开拓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历史上的承先启后作用,文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既继承了新中国前30年正确的东西,否定了前30年错误的东西,又提出新的正确的东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二次伟大转折,因而被称为“建国以后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执政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60年;是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印年.新中国成立印年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这两个时期前后相继,不可分割,又"后30年"是"前30年"的变革和飞跃.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的80年,是党领导人民开创历史新篇章和创造辉煌业绩的80年,是我们党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的80年。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同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一样,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粮食总产、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工业经济形成相当规模,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历史性变迁,历经四个阶段:文化从属于政治阶段;文化与经济并行发展阶段;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发展阶段;文化上升为国家软实力阶段。这种历史性演变,充分说明了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日益成熟,也使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理论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总结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党为什么要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为什么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胜利了,没有发展资本主义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总结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批驳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否定社会主义的谬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历程不仅应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而且必须追溯到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制度建设,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大阶段:即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法律体系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1年年初的法律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法制建设经验:法制建设必须体现时代精神;法制建设必须以理念建设为前导;只有在行动中才可能促进法制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欧健 《南都学坛》2009,29(4):91-95
新中国成立60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允许其存在、限制其发展"到"改造、消灭"再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历史流变过程;后一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恢复个体、私营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到"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发展过程。比较前后两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两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差异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在社会主义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准确与否是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党的建设仍然是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七十年的路程。在前28年,党领导人民战胜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派,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用七年时间领导人民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恢复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尽管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包括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30年的历史对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改革开放前30年为后30年提供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打下了物质技术支撑,提供了一定的思想保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前后两个30年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郝凤年 《中华魂》2011,(4):62-67
只要是有一些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常识的人.都一定会明白: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并实践延安精神最重大的历史成就:而继承并弘扬延安精神,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历史课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在弘扬延安精神方面,既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又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引发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中国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典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经历了1949-1956年批判改造、1957-1978年逐步僵化、1979-2012年拨乱反正与批判继承、2013年以来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四个阶段。通过整体梳理其关系与态度的演变历程,可以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始终保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自觉性、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实践等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能够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 5 0年来 ,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与实践 ,到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论十大关系》,到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 ,肯定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的作用 ,经历了曲折的认识、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 ,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是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角度,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主要经验;总结了期间精神文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的历史教训,以期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2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反腐倡廉的伟大历史。前30年中共在执政考验和外部环境压力下,主要靠运动反腐;后32年中共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主要靠制度反腐。这两个时期的反腐倡廉,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又烙下了各自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区别,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又有着共同的特征.这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基础上的拨乱反正和合乎逻辑的继承发展.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