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力量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形态,但软力量要想发挥作用,需要借助相应的载体,信患时代流行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其重要载体。在我国市场上有大量的境外网络游戏受到玩家的青睐,蕴涵其中的文化价值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广大玩家,尤其是青少年玩家。如何应对境外网络游戏的挑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经济催生了游戏产业和直播产业,随着网络游戏直播产业的兴起,其中涉及的著作权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画面的客体属性及权利归属是研究该问题的基础和突破点,其中玩家在网络游戏画面中的法律地位认定是争议的核心。玩家操作游戏不是创作行为而是传播行为,宜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之际整合包括网络游戏直播行为在内的所有传播行为,归入"向公众传播权"的调整范畴。在判断网络游戏直播行为能否构成合理使用时要着重考量"转换性使用"要素和对原作品潜在市场和价值的影响,这也符合《伯尔尼公约》中"三步检验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运用顾客价值理论和顾客价值测量模型、从体验经济和网络游戏玩家的消费心理的角度,对中国网络游戏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进行了探测。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形成17个网络游戏顾客价值基本元素,并通过对300个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归纳提炼出中国网络游戏顾客价值四大构成要素:即自我价值实现、交往互动、角色发展和休闲娱乐,其中每个要素又包含若干个可解释变量。本研究结论对网络游戏商家建立以提高玩家体验价值为目的和满足玩家感知价值为核心的网络游戏营销体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行为,内在地包含着情感这一重要维度,情感是网络游戏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复杂情感体验,对其游戏行为甚至线下行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网络游戏中,恰当的情感唤起与标识,能调适和规制游戏玩家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时,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成因、危害,即使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亦缺乏强有力的利益驱动机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内容;建立该机制的理论根据、现实依据;打击网络游戏引诱行为与国家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价值平?界定网络游戏引诱的标准,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明确了解 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并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给出了几个做好迷恋网络游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建议。   相似文献   

7.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聊天、相互打斗、团队合作和物品交易四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对游戏玩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心灵慰藉,而且有助于玩家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与互动。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不仅具有价值性和可交易性,而且有不同于一般财产的特性,即可恢复性和玩家与服务商的共管性。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侵权诉讼应实行无过错责任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玩家只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以加重服务商的证明责任的方式来保证网络游戏环境的秩序。  相似文献   

9.
对百名网络游戏爱好者访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爱好者和成瘾者的人数在不断升高,大学生主动接受网络游戏和被动接受思想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带着此问题和部分网络游戏爱好者进行的交流表明:游戏的特征,爱好者心态是真实可信的。思想工作创新必须做重大转移。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导致其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和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既有其个体自身的原因,也和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社会文化背景、微观环境因素。为揭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深层原因,在本文中提出针对大学生的解释模型"能量释放理论模型"。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重点探讨通过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团体社会工作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游戏成瘾划归为精神疾病范畴,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采用可操作性手段进行干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对人的异化使人不能得到全面发展。网络游戏成瘾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一种对人的异化,人的片面发展削弱了大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与竞争力,使其意志薄弱、辨别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基于生存适应力项目,构建以提高生存竞争力为主旨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纠偏模型,以矫正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互动和认同建构,是网络游戏研究中最受学者关注的两个核心议题。借助深度访谈方法,对青少年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社会互动与认同,以及社会互动对认同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和认同都是多维度的概念;而玩家之间的聊天交友、帮助交换、合作竞争等社会互动行为,构成了玩家成就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2015年耀宇公司起诉斗鱼公司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件成为热门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了斗鱼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并未认可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作品属性.然而,法院的理由不足以令人信服.剖析作品的本质并与网络游戏比赛画面进行对比后,发现虽较之于传统比赛画面,网络游戏比赛画面存在诸多特殊性,但这并无碍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作品属性,而网络游戏版权方是权利人,直播方可以通过与版权方签订协议获得传播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权利,而比赛中的玩家虽然使用了网络游戏中的素材,但并不是权利人.在网络游戏比赛画面传播的保护上,确实存在法律空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对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建筑大学大一至大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则出现学业松懈、人际交往欠缺、生物钟紊乱等不良现象,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虽然网络游戏有休闲娱乐、化解学习压力等作用,大学生若沉溺于网络游戏,则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危害。为此,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进而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利用闲暇玩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工科大学生因环境、个性等差异,更容易导致网络游戏成瘾.分析其成瘾心理,通过心理治疗并辅之以其它方法,是防治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游戏玩家的心理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与游戏类型密切相关。他们通过各种网络游戏满足不同的需要,聊天交友类游戏反映出大学生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亲和动机,具有较强权力动机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策略型游戏,而竞速类、教育益智类游戏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与游戏类型密切相关。他们通过各种网络游戏满足不同的需要,聊天交友类游戏反映出大学生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亲和动机,具有较强权力动机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策略型游戏,而竞速类、教育益智类游戏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