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段鹏飞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9-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这个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更加成熟。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贺可栋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中国特色鲜明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创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水平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占军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9(6)
经过四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形成过程、基本内容、体系构架是我们要梳理的,以便指导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绪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71-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一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鲜明特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江泽民、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要求看,从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看,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客观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玉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12-112
党的十七大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大会作出的载入史册的历史性贡献.十七大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相似文献
8.
张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6):11-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把握:从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发展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理论形态、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严密的层次结构,依次表现为哲学基础、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历时态和共时态这两个方面的逻辑结构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结构严谨的理论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周小兵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以祖为师”、“以美为师”三条路线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依据是:防止过“左”的逻辑,以消除对前苏联结局的“隐喻”性担忧;防止复“古”的逻辑,以减少官僚传统及其“影子”对现实的干扰;防止过“右”的逻辑,以驱散将普世价值“过度引伸”导致的迷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体现在与时俱进的形成过程中,体现在三个部分一脉相传的关系中,体现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承前继往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2.
戚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65-69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到19世纪西方先发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遭遇种种危机的情境形成,促使人类开始重视社会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基于同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工业社会的两种发展理路和逻辑传统,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以古典理论为基础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虽然两种发展理论的逻辑传统存在历史观、价值观的重大区别,但也因共同建构于工业社会这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而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虽然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有选择与扬弃,但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三进”是高校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高校全面落实“三进”工作需要坚持整体性、突出重点性、强化主体性;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和理论宣讲的良好氛围,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赵秀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13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已有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微观角度的具体总结和直观概括。宏观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伟大工程:要有全方位的价值观——世界视域、民族意识、群众观念;要有较全面的方法论——继承意识、发展观念、创新勇气;要有较科学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系统工程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需要我们横观中外、纵览古今、内外兼修、主客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并用、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并举。 相似文献
15.
王文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113
不断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把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方式就是把握和建构两者之间的合理张力,其根本旨趣是确立两者上达下贯之道,避免陷入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思维方式、解释系统和实践方式,获得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推动,更好地反思历史,把握现实,展望未来,不断探索从现实通向理想的正确道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握和建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是一种历史性建构,需要根据时代和国情的重大变化不断地建构、维护和调整,并因此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思想重心和理论形式。只有把握住这一内在张力,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孙全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184-192
任何理论的演化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化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融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结合的过程,包含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是指在国内外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书斋到世俗、由被少数人推崇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演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敏“法学模型”发源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法律论证,形成一种面貌全新的法律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魅力是其能够大众化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魅力能够对象化的必然要求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综合性的而非单质性的,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是生成而非既成的,唯有通过应对现实的挑战并在其中完善中自己,才能增强和显示其魅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应当是做到“两个结合”:将对马克思主义应有内在魅力的充分展示与发展外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相结合;将通过大众文化潜移默化的间接引导与合理制度建构的直接导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郑又贤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7
十七大报告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一,首次科学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观点;其二,科学总结了29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其三,深化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据、地位和内涵;其四,适时更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田心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17-20
彭漪涟先生撰写出版的《逻辑范畴论》是我国关于逻辑范畴理论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其中关于逻辑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 包含了许多彭先生自己关于逻辑范畴理论的新突破和对当前逻辑范畴理论的超越,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