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权性质问题是当前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一个争论问题.笔者在《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商榷》(载《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拙文”)一文中,对主张太平天国政权是“新封建政权”的观点,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2.
黄彦同志在《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二期上,发表了《太平天国有一个“革命哲学思想体系”吗?》一文,对我们前几年写的《太平天国哲学思想初探》提出了批评意见。前几年,在“左”的思潮影响下,我们对太平天国思想的估计是有偏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由中国史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华书局、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太平天国史学会、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发起,由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50周年暨罗尔纲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28日至3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军事科学院、《光明日报》、《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求是》等单位的专  相似文献   

4.
在我校 95周年校庆来临之际 ,本编辑部邀请了本校一些学者 ,就“太平天国研究” ,举办了小型学术沙龙。研讨的问题集中在 :关于“太平天国”的正名和评价“太平天国”的标准问题上。关于“太平天国”的正名问题 ,本刊 2 0 0 0年第 2期曾发表潘旭澜先生撰写的《关于太平军的两个问题》的文章。作者认为 ,按照“太平天国”来称呼太平军造反既不符合历史真实 ,也不符合史学界对前此历代农民造反的命名习惯。太平军造反在中国长期被称为“粤匪”、“发逆”、“洪杨之乱” ,民国年间禁止称“粤匪” ,195 1年才明文规定为“太平天国”。现应当正名…  相似文献   

5.
邢凤麟前辈的《追叙“科炭”功质疑》一文(见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邢文),就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有没有追叙“科炭”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科炭”之说本出于清方文人的附会,追叙“科炭”功更属子虚。笔者不敢苟同,试就该文提出几点异议,向作者请教。一关于“科炭”的具体含义要讨论太平天国有无追叙“科炭”功之事,首先必须译清楚“科炭”的具体含义。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1848年桂平县紫荆山烧炭工人筹集巨金贿赂官府,营救冯云山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军中,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并有姓名、事迹可考的英籍者5人、美籍者4人、法籍者2人、意大利籍者1人、希腊籍者1人。这13人中有6人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呤口利的夫人玛丽,就是在随军中遇难的。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这些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人呤口利。他原为英国海军下级军官,1860年8月同友人一起志愿来到太平天国,投身于太平天国革命。他1866年在伦敦出版所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包括作者亲身的叙述》一书,…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的著作《资政新篇》,学者多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计划,国外学者苏均炜、濮友真和邓嗣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对此有所论述。这段笔谈所介绍的洪仁轩的佚著,如果确实存在,很可能是《资政新篇》的姐妹篇。太平天国于1860年6月2日占领苏州后,立即从外交上、军事上为东进作准备。李秀成几次致书在上海的外国使领,洪仁玕利用与西方传教士的渊源也积极活动。7月21日,即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六月十一日,洪仁玕致书在上海的英国教士艾约瑟,邀请他到苏州会面,“以便面倾一切”,信末附言:“另附新书一本交先生一览。”同时,李秀成也致书艾约瑟和另一英国教士杨笃信,告以洪仁玕已到苏州,邀请他们来访。洪仁玕、李秀成的去信都送到了。李秀成的信现存英国。不知什么原因,洪仁玕去信的原件却仍在中国,现存广西博物馆(《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和《太平天国文书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印书太平天国出版了多种书籍,统称“诏书”,又称“圣书”,也称“天书”。后代学者称之为“太平天国官书”,或称“印书”。从辛开元年(一八五一年)起,太平天国开始刻书。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以后,在每书卷首都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到庚申十年(一八六○年)止,“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共二十九部。除《钦定制度则例集编》外,现已  相似文献   

9.
呤唎的生涯     
上海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呤唎著、王维周译的汉语翻译书籍《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下册中,附载了罗尔纲先生详细的“前言”,它论述了“太平天国一包括作者亲历记的太平天国革命史》 (1866年伦敦出版公司发行。以下简写为《太平天国》。)的著名作者、呤道莱和太平天国的关系,以及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平凡社、东洋文库一九六五年及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增井经夫、今村与志雄译的日语翻译书籍《太平天国——在李秀成的幕下》全四册中,附载了两位译者进行的周密的解说亦很详细。另外,这些译书刊行中的当时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10.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关“天京事变”的史料,众说纷纭。有的固可互为参证,有的则大相径庭。由于引用的史料及对其分析不同,结论也迥然各异。过去的论文和著作,很多把布列治门的《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纪实》和麦高文的《太平天国东王北王内讧详记》作为重要史料来引用,因为这两篇报道,均自称系根据目击“天京事变”的肯能等人“口述”写成。1976年发表的英国太平天国史专家柯文南教授所著《太平天国造反者》一书中,引用了也自称根据“肯能口述”写的雷兹诺《镇江与南京》的史料,更引起一些人的兴趣。这些史料对研究“天京事变”影响极大,很有必要对它们的可靠性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1958年3月刊载的《太平天国杂税考》中说;“太平天国的杂税……是天国财经政策中除田赋之外另一种取之于民的重要税目”,太平天国后期“杂税”项目可大别为三类:“有以田亩计征的杂税”,“以户口计征的杂税”,“以营业计征的杂税”。处在太平天国派征“杂税”的情况下,“有的农民‘力农不支,……多破家勉应’,有的‘甚至情竭自尽’”。在探讨所谓“杂税”的起因时说:“太平天国的杂税多起于后期”,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李秀成曾经作出种种评论。有人说《李秀成自述》“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焉!”(梁启超:《中国四十年大事记》)有人为他的牺牲发出了“英雄碧血洒黄沙”(郭沫若:《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序》)的慨叹。有人肯定他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和高度的勇敢”(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150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长沙发现的文献资料———《<太平王洪秀全檄文>公告文书》的解读,对长久以来教科书里认定洪秀全从金田起义伊始,就称为“天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结合大量清史资料、太平天国文物,分析讨论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封号演变,认为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开始,就是用“太平王”这个称号,直到咸丰二年(185 2年) 10月时还在沿用。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中断言:“如果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就要把中国拉回到西方的中世纪”,“把中国历史拉向后退”。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在洪秀全心目中,“西方的‘长技’是基督教”,因此,虽然“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但所要学习的是西方的宗教”,搞“神权政治”,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近代化”这一中国近代史的主流背道而驰”。冯先生的上述论断及其依据大有商榷余地。关于太平天国”搞“神权政治”一说,朱东安先生已在《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上著文进行了有力辨驳;但关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十分关注。为了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本文拟谈谈马克思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的论述。一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当年6月14日,《纽约每日论坛报》刊载了马克思写的题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社论,社论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巳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满怀激情地欢呼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而且把它称之为“中国革命”,同时明确地揭示了太平天国革命与鸦片战争的关系。马克思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称之为“中国革命”,笔者认为,这不仅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质,而且马克思是把它作为亚洲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官书《天情道理书》中,对太平天国首义诸王的籍贯均有明确记述,唯独对西王萧朝贵的籍贯记载很笼统,说:“西王僻处山隅。”似难下断语。萧朝贵的籍贯,向来有说武宣人,有说桂平人。《李秀成自述》说他“武宜卢陆峒人氏”,《武宣县志》也说“邑(武宣)之东乡花雷人,传说或云桐岭人”,“后移居(桂平)紫荆平隘山与杨秀清比邻。”《桂平县志》也说:“萧朝贵原籍武宣,移居邑(桂平)之宣二里平隘山”。县志说法基本一致。清方的《平定粤匪纪略》也说:“萧朝贵,武宣人,亦家于桂平。”以上记载,均说明萧朝贵祖  相似文献   

17.
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太平天国镌刻了《颁行诏书》,汇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联名所发“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民人谕》檄文三篇。其中前一篇主要是鼓动清兵团勇、天地会员反正抗清的,后两篇力劝人们拜上帝、不拜邪神,同心协力,奋起“讨胡”、“诛妖”,推翻清朝统治。三篇檄文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初期的政治宣言。 关于三篇檄文的最初颁发时间,目前史学界还未有定论,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笼统地说发布于“从广西向湖南的进军途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太平天男颁行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史学界存在着分歧。最近,学习了《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上孙应祥同志的《略谈太平天国的“照旧交粮纳税”》(以下简称《略谈》)一文,我认为在一些问题的分折和提法上,是值得商榷的。现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谈谈个人意见,求教于孙应祥同志。 (一)《略谈》存涂述太平天国“有不少地区是禁止地主收租的”问题时,曾列举资料  相似文献   

19.
“太平玉玺”真假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福铭同志所作《关于东王杨秀清称“万岁”和“逼封万岁”真相问题考》(《江苏师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指出“太平玉玺”非太平天国的真玺。但文中所持四点论据,值得商榷。本文拟根据庄文所列的四个方面,试作分析:一、据文献记载,太平天国是有玉玺的。《李秀成自述》谈到:“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又《幼天王自述》说:“登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之始终,浓缩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原道醒世训》、《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编》,太平天国的思想甚至比稍后的洋务运动的思想还要先进。这代表了客家民系从历史的“自在”走向了“自为”,第一次在中国近代革命中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