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方小年 《文史哲》2002,1(4):131-135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半殖民地半封建"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成为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两半"概念形成的争论、"两半"是否为合适的社会性质表达以及"两半"中的"沉沦"与"上升"等诸问题是其中的核心。经过诸多学者的共同探究、彼此辩难,学术界在许多方面获得共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也得到充分表达,共同推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李勇 《东岳论丛》2024,(1):143-154+19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有“资本制”“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诸说。“资本制”说与托派观点雷同,未能久立;“殖民地化”说是通用说法;“半殖民地”说是次通用提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组合顺序不同代表着人们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地位、影响之大小强弱的不同认识。共产国际内部意见不一,造成中共意见的模糊和分歧,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异说纷呈。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说。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抗战时期,特别是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渐渐趋同“半殖民地半封建”说。然而,仍有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说者,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反帝反封建”主张前提下和而不同的学术气度。  相似文献   

4.
易杰雄 《学术界》2004,(3):19-34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不对的,是造成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左",同时也有右的认识根源.其实,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从动态上,可以把其性质说成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但其中资本主义成分极小.殖民地是说明国家地位的,它与羊独立相对.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第一步的任务应当是彻底消灭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要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极其长期艰巨的.建国后,我们很快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想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这使我们主要表现为"左",而消灭资本主义用的武器名日马克思主义,而实质上是不少被封建化了的东西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使我们也总是存在着右.赶走侵略者完全正确,但忘掉我们还必须向资本主义学习,这是"左";在向他们学习过程中,忘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社会主义搞得更好,放弃必要的立场,不斗争,是右.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半殖民地的另一半指的是半主权、半独立,半封建的另一半指的是半资本主义。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有准确的论述,近代中国半独主、半资本主义的历史也作了实证。全面理解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题,有助于对我们搞社会主义是顺理成章的理解,也是对中国“不该搞社会主义应该搞资本主义”说法的回击。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特性问题,近来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半封建"之释义上.20世纪的"封建"尤其是"半封建"概念的凝练及其时代特征,都不是仅仅以西欧或西周之"封建"制度的比对所能诠释或所能否定的."半封建"特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获得了学术界相对一致的认同,不能简单评判为共产党或列宁主义唯一理论的一种认识.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封建残余"或"半封建"的存在并非不可理解,也并非违反了"知识"和学理"逻辑".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半封建"的认识,与马克思多层次的"封建"概念并无抵牾."半封建"理论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流变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7.
论旧中国的公债发行及其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长大了。但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产生的,要认识新中国的一切,对旧中国的研究,仍然是有其必要的。旧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中国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也很突出的表现在它的财政制度上。反动统治阶级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的剥削,除了横征暴敛的苛捐杂税以外,滥发公债和通货膨胀是旧中国军阀、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搜括掠夺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这也是对劳动人民一种最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 )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1 .内部结构。早在 1 940年 ,毛泽东说 ,自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以后 ,中国社会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社会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 ,其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 ,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① 从经济结构看 ,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 (买办资本与民族资本 )和解放区的经济是构成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成分。总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提出了三大理论问题: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三个问题是紧密相联的.明确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它的基本特点,它的主要矛盾,它的发展规律,则是关键.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进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曲折道路,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但是,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基地上建设社会主义,走了二十年的弯路,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弄清我们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很多是,或者教条式地搬用马克思一百年前的描述,或者教  相似文献   

10.
翟宇 《江海学刊》2023,(3):216-224
半封建概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基本描述。这也决定了对半封建概念的考察基本集中于“两半”理论研究范畴。这种研究取向使得对这一概念的既往研究存在不少大而化之的现象,有关这一概念的很多看法与史不符。由于对这一概念在传入中国之前的流变历史缺少详细梳理,势必造成对历史研究必须基于史实这一研究规范的违背,进而对推进“两半”理论研究也带来不利影响。历史地看,迟至19世纪初,半封建概念就已出现在欧美社会并被用来指称欧洲旧制度,带有线性进步视域下的负面意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运用半封建概念,并将之纳入对德国社会形态的分析,半封建概念也具有经典意义上的阶级关系意涵。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内,列宁对半封建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并将之运用到更广泛的时空范围。梳理半封建概念在近代世界的兴起语境及其经典化阐释,对于匡正半封建概念研究方面的疏失以及客观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龙虾三吃”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 ,但它透露出来的哲学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人们根本无法从餐桌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被宰杀了并被烹饪过的“龙虾”去理解、达到那个未出场的、活生生的、真实的龙虾。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旨在于追求永恒的“在场” ,试图通过理性形式 ,从感性存在中发现纯粹的统一本质。然而 ,后现代诸哲学家如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对这一病弊作出了怀疑和反思 ,以为“在场”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它总与“不在场”相联系、相统一 ,而力倡回到真实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6.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18.
"协作"与"合作"之辨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交往关系中,合作是一种不同于协作的行为模式。然而,人们往往把它们混同起来。其实,在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框架下,所造就的只是一种协作的行为模式,在对工业社会历史阶段的超越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的是合作的行为模式。人们的合作关系以及行为模式的建构,将意味着人们交往活动中出现一种更高形态的“差异互补”机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社会治理模式建构方面,需要根据合作社会的要求去建构起一个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吴昊 《天府新论》2007,(1):145-150
“互文性”和“语境”是文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理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网络结构、编织的动态特征,也经历了相似的泛化命运及其发展的双重困境。而且它们能够彼此诠释,共同表征同一现象。这些发生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身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出20世纪文学研究思想总体发展的某些趋势,如关联、整体、动态、读者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20.
"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20世纪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氏著名弟子欧·琼斯运用"恋母情结"理论对哈姆雷特形象给予解释.本文对佛氏"恋母情结"理论作了阐述,介绍了琼斯的主要观点,并对"恋母情结"理论和琼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