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家与人殉     
关于如何评价墨子及其学派,这在学术界历来是众说纷纭的.郭沫若同志认为墨子“是一位顽固的守旧派,反抗时代精神的复辟派.”①他对墨家的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几乎是一概抹杀,认为无一可是之处.他在《墨子的思想》一文中说: 他(墨子)的思想充分地带有反动性——不科学、不民主、反进化、反人性、名虽兼爱  相似文献   

2.
人殉初衷考     
人殉本是古人食人礼俗的延伸,故其初衷是为死者提供肉食,但其中又隐含着两大目的一是征服异族,所以大量杀殉异族奴隶;二是推动本族进化,所以同时也杀殉本族老弱病残者.因此,人殉虽极野蛮,但在当时亦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春秋中期始,楚人牲、人殉习俗迅速发展,春秋晚期达到鼎盛,战国之世开始衰落。楚人牲包括三种形式,即献俘祭社、祭河神和奠基牲。根据殉人身份不同,楚人殉分为三类,妻妾从死、嬖宠从死和奴隶从死。与秦文化区相比,楚人牲、人殉习俗较为少见,这与楚国进步人士反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及俑葬的兴起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八月在广州象岗山基建施工中,发现了南越文王墓葬。此墓距今约二千一百年,是目前已知的岭南石室墓中最大的一座。是年十月份笔者有幸被邀请前往现场鉴定该墓中的遗骸,了解了墓葬的一些情况。现仅就该墓葬中的人殉问题作一些介绍和论述,以就正于诸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齐国人殉之风试探梁方健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虽然总的来说自西周以来已逐渐衰落,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反对,但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制度仍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墨子·节葬》篇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  相似文献   

6.
《孟子》这本书,记载了孔丘反对俑葬曲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用陶偶和木偶来随葬的人,是要断子绝孙的。)孔老二为什么反对俑葬?孟轲的解释是:“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就是说,孔老二是反对人殉的,所以连用象人的俑随葬也反对。两千多年来,孔孟之徒都根据孟轲这种解释,把孔老二打扮成一个大慈大悲的“人道主义者”,并且竭力宣扬“仁者爱人”的骗人鬼话。一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复辟狂,竟会反对作为奴隶制重要特征的人殉制度,岂不是咄咄怪事?历史的真象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相似文献   

7.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位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史称大妃)殉死是清初疑案之一。它直接关系满族史和清朝开国史所涉及的许多重要事件、人物的研究和评述。长期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大福晋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本文就此提出大福晋亡命于满洲人殉习俗一说,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垒筑过向超自然力量祈祷默告的祭台。中国殷代的祭台之大,牺牲之众,世所罕见。就甲骨文所提供的资料,据胡厚宣先生考证: 总算起来,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在这八世十二王、二七三年(公元前1395年——1123年)的奴隶杜会昌盛期间,共用人祭13052人  相似文献   

9.
陈天华蹈海自殉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陈天华在反《规程》斗争中的态度、表现和对日观三个方面对既往研究中关于陈天华的自杀是由《规程》引起,并断定其死是为激励同胞坚持反日的传统观点进行了驳论。然后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了陈天华的心态,认为他的自杀有一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且是其长期忧郁心态发展到极致而又不得自解的必然结果。他的自杀既有着特定时代、国情和留学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着个人家庭、经历与世界观等内在原因。这种自我结束生命的行为虽可轰动一时却不能救民于万世,确“死非其所矣”  相似文献   

10.
史飞翔 《社区》2011,(17):8-8
世间有一种人,他们嗜书如命,为书而生也因书而死。 早些时候有一位书呆子,人到暮年还不断买书。不仅如此,他还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能照读不误。生前爱书死后仍不忘读书,这样的书虫可谓少见。  相似文献   

11.
12.
王国维自沉是王氏晚年遭受意外打击的一种生存反应。“殉文化说”对审美文化理解的误区在于割裂了文化的延续形态和连续体性质。王国维生活在中华民族面对西方文化冲撞并在被动中接受西方文化之时,他由主动迎合变法而译介西方文化到晚年以保守主义固步自封,最终又为家事...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先生在解放初期发表的《墨家节葬不非殉》一文,是他对四十年代研究墨子的论著《墨子的思想》、《孔墨的批判》的一条重要补充,是他研究墨子的新发现.郭先生此文一开头,就以“墨子的话”为醒目标题,接着引述了下面一段话:  相似文献   

14.
<正>木偶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小木偶们体态玲珑,动作滑稽,再由人们配上诙谐幽默的台词,往往逗得观众笑声不绝。可是,木偶剧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5.
早期基督教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各方面的压迫,不少坚贞的基督徒(也称殉教士)为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豪无所惧的走向"天国".在早期罗马帝国的大背景下,早期基督教非但没有推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夹缝中求得成长,渐成燎原之势.笔者认为,早期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之所以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其本身的优越性固然重要,然而,殉教者大无畏殉道所体现出的精神力量对基督教在帝国能大范围传播也是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六年六月在广西贵县罗泊湾大坡岭清理的一坐西汉初年的大型土坑木椁殉人墓,器物丰富,葬具特殊,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岭南地区的民族和历史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简单情况,已有新华社消息报道。本文仅就其中葬具和殉人的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据介绍,该墓椁室长达12.5米,隔成前、中、后三室和十二个椁箱,里面放置三具髹漆木棺,大概是夫妻、亲子合葬。殉葬品虽经盗掘,残存者仍有一千余件,包括实用的车马和其他各种陶、铜、铁、玉、漆、木、竹器,纺织品和果类等,富丽豪华。尤为特殊的是,在椁底之下还非常简陋地葬着七个殉葬者,有男有女,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从殉葬品和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作者于《水浒》深得三昧,然却偏将《水浒》之阳谷易为清河,决非笔误。考诸《瓶外卮言》《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河隋朝以降当属河北(明之山东更无清河),可谓自出机杼,大有文章。目前,一些学者多以某人是否鲁人,曾出仕驻足山东否来索隐,考据作者,他们一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墓葬制度中,人殉是一项重要内容。人殉现象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中,不仅屡有发现,而且殉人数量众多。本文对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遗址里的秦公及夫人墓之殉人状况,以及嬴秦先人的起源和西迁的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堡子山墓地遗址所揭示出的重人殉之风应是嬴秦先人原有的一种文化特色,其人殉特征体现了殷商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19.
动物悼亡故事可分为异类悼母、异类悼子、义殉恩主、悼偶殉死。在悼祭文学的整体系统中 ,每每出现母题的置换与融和现象。动物行为体现的深层动机因其关系对象而异 ,殉情 ,行孝 ,报恩等等 ,总之 ,均符合丧悼文化之于主体角色规定 ,包括在一个大的伦理劝讽模式中。展示与组合这些要素则是随机性的 ,属于形象层次 ,于是往往就有可能带有某种新异传奇的要素出现。不论具体文学形象如何 ,所要说明的 ,往往要印证人不如异类的惯常话语  相似文献   

20.
<阿部一族>是森鸥外的第二部殉死小说,本文围绕殉死问题,分析了各家臣的殉死观,并剖析了森鸥外对殉死问题的态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