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扎西  曲姿璇 《西藏研究》2023,(6):8-15+152
习近平文化思想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对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价值观决定其能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西藏高校担负着为国家边疆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西藏高校应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应将中华民族认同教育融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把“老西藏精神”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阐述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与重大作用,进一步明确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凸显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韩赤忠 《民族论坛》2013,(3X):72-7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促进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有企业党组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促进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有企业党组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程度,取决于以物质为表现形式的"硬实力"和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五位一体"构建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承载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党政机关作为国家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的科学有序运转需要以文化为支撑。近年来,湖北省民宗委适应形势任务发展  相似文献   

7.
鹭岛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侨乡风情、闽台习俗、美丽的滨海城市。合唱作为群众基础深厚、参与性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抒发感情、强健体魄、联络友谊、和谐人群的功能,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活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利用好厦门"海之韵"新年合唱音乐会品牌效应平台走出去,可以主动吸收省、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实现合唱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厦门合唱事业大发展扩大影响力,也为增强国家软实力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但也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立足湘西民族文化的现实情况,通过分析湘西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与冲突性,提出在湘西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即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宣传学习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大学加强其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筑牢时代新人实现中国梦自信、构建独特大学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推进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从文化育人实效出发全面审视其现实境遇,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结合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维度,拓展全面协调立体推进的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便捷,但同时网络文化又对普通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取向抉择都提出了许多挑战,网络文化的繁杂内容深刻的冲击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生存方式,严重侵蚀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使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方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应根据互联网在当下时代的特征对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涵加以有效总结,最大限度的提升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塑造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其精神内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可以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导向,还可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更具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与高校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具体实践的结合,以此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其精神内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可以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导向,还可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更具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与高校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具体实践的结合,以此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法治在我国治国理政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后,教育部积极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最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毋庸置疑,高校搞好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不浓厚,法制教育和宣传的方法陈旧单一。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一是要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搭建各种平台,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三是要强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师生的法治精神,四是要认真研究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一种执政理念。文化自觉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现。重视文化建设,弘扬先进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发扬传统,传承文明,是执政的应有之义。构建和谐文化战略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来提倡弘扬中华文化,表明我们党越来越自觉地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系统工程,越来越自觉地把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结合起来,把文化的理性追求和情感寄托结合起来,力求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作用。这一系列战略举措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文化执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推进城市国际化是新时期杭州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杭州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江干区紧握机遇,积极贯彻落实城市国际化要求,取得一定成果,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江干区在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江干区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优势、难点和着力点,旨在为城市国际化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多元文化主义的学术文献主要出自政治哲学家之手,采用的是政治哲学的规范理论。这些政治哲学家创立了具有显著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想化理论。这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假说"认为,采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不会危害西方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这个观点非常具有影响力,它不仅影响了多元文化主义在哲学领域中的学术讨论,而且广泛地影响其他学术领域,影响公共生活。然而,许多社会科学家却怀疑多元文化主义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如此无害。考察了加拿大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现有证据,用实证的方法检验自由民主观念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假设。这些论据将告诉人们:自由—民主理念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景是什么?多元文化政策对自由—民主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平 《回族研究》2012,(3):33-37
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文化的"多元融通"。中国儒、佛、道文化都有"和合共生"及相似理念,而中国的伊斯兰教对这一思想亦有贡献。中华民族要为世界和平提供思想资源,可以借鉴明末清初"以儒诠经""以儒释伊"的做法———作为"客位文化"与中国的"主位文化"相适应,进而相互包容、吸收。"文明的交流""文明的融通"是必然的、可能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同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漫长的过程。当下有一种新的倾向值得注意: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认同"的同时,需要警惕"加快民族融合""淡化民族认同""促进宗教消亡"的极左思潮的反弹,防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再度边缘化趋势。今天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包括正确地发掘和运用少数民族及其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包含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就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及其所倡导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大量的相融相通之处,两者在思想内涵上十分契合,大量经训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十分一致。研究探讨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于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常态背景下,以传统文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社会治理中的道德建设,需要文化软实力。本文以社会治理为视角,探究彝族尔比文化中遵纪守法与廉洁奉公、文明礼貌与诚实守信、团结和谐与勤俭致富的价值观念,对彝区社会规范、道德教育和维护生态具有现实意义,对提倡、维护、建构彝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到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和阐发尔比文化的时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引入尔比文化精髓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以及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尔比文化的现实价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效地为彝区社会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武陵山民族地区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是外在现实的客观需要,又具有其内在的理论依据,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需要一种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乡规民约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网上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