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宇宙观的主流 ,以“直谈本体”为特征 ,设立“武断的玄学” ,固持“无本的独断” ,强调以知识论迁就本体论 ;惟东荪先生一木独支 ,先于诸大家提出“架构论”宇宙观 ,力主以本体论迁就知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艺是以“道”为核心的,反映在文艺理论上就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首屈一指的“文道论”。西方文学艺术也有个类似“道”的东西,称之为“理念”,反映在文艺理论上,就是西方文论中赫赫有名的“理念论”。本文试图将“文道论”与“理念论”加以比较研究,以期探索中西美学与文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在中国,各家“文道论”皆是各道其所道,歧说纷纭,五花八门:有“自然”之道,有“阴阳”之道,有“圣人”之道,有“义理”之道。西方美学与文论中的“理念论”,也是一个歧说纷纭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政治架构 ,一言蔽之 ,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皇权、相权、台谏之权 ,构成宋代中央政府中的三角 ,三者互相限制 ,又互相倚恃 ,形成“共治”架构。宋初完善法制 ,提倡依法办事 ,奠定了“共治”架构的稳定基础。而中唐以来社会思想的发展 ,为“共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宋一代 ,最能体现“共治”架构的 ,是宋仁宗朝 ,故有“庆历之治”的美誉。剖析宋仁朝政治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共治”架构。  相似文献   

4.
“两点论”与“三点论”之比较论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点论”与“三点论”之比较论要郭哲夫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所熟‘知的。毛泽东曾经把这一规律表述为“一分为二”、“两点论”、“‘两分法”。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又有人提出了“一分为三”、“三点论”、“三分法”。这就有了对干对立统一规律的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方锡球 《江淮论坛》2010,(1):162-171
谢榛的诗学思想以“声律”为中心。其历谈声律格调,以分正变,来规避旧格调论单纯崇“正”的缺陷;以“三要”与“一我”“一心”为立足点,建设以“悟”为核心的主体才能,来丰富格调论的内涵;以“走笔成诗,琢句入神”来改造旧格调论的琢句求工之弊;在格调论的范围内,力图让诗性分析从偏执两极走向融通,以改变格调论崇尚汉魏范式的不足;他以对“法”的具体讨论,落实了对格调论内容的梳理。这样,“法”、“悟”、“神”、“兴”、“走笔”与“出入(初盛唐十四家)”一起,构成谢臻格调论诗学的新鲜特色。  相似文献   

6.
家心性学说的创建,别开生面地建构起了儒家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探究儒家"心性论"的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开展,有利于深化对儒家核心思想的理解,凸显儒家"心性论"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哲学界的假象论认为:现象有真假之别,假象是从反面表现本质、与本质不一致的特殊现象。假象论源自对哲学史上某些学说和范畴的曲解。有人说,培根首先提出关于假象的学说——“四假相”说。其实,培根的idol应译为“幻象”、“偶象”、“假相”等。培根明言:幻象是在人心里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①。全增嘏归结中外学者的观点而认为四假相指的是“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②可见,培根的假相非今之假象论所言之假象。“三环节”理论,有文曰:黑格尔“本质论”中的本质发展的三个环  相似文献   

8.
滕海滨  黄熹 《船山学刊》2004,(3):18-21,92
本文认为 ,船山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并使之上升到本体地位 ,对他重新诠释儒家心性之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为其关于心性问题讨论的基石 ,“气”的理念贯穿船山对心性论的理解 ,也是我们理解船山心性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人类“文明形态论”成果,特别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通过对之进行汲取与改造,建构起一种“文明形态论”框架下的“文艺形态论”。当把“文艺形态论”挪移至比较文学研究时,一种“平行研究”的形构便自然地呈现出来。“文艺形态论”与“平行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暗含着比较文学的重要原理;比较文学者所执持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是左右比较文学研究形貌的隐形之手。  相似文献   

10.
“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理论形态之一,长期以来因其形式的独特性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文体形式之历时性演变为论述视角,通过对“论”的概念界定,及其内在演变规律的把握,试图揭示出“论”的纵向发展脉络“,论”之独特性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卢毅 《东南学术》2001,(4):195-201
本文引入哈耶克关于“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论架构,尝试着从知识论基础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场论战(“科玄论战”与“民主与独裁”之争)加以重新审视。文章认为,以往仅就“玄学派”的哲学基础——“唯意志论”展开剖析,尚不足以完全凸显其所持的全部观点,也无法充分揭示“科玄论战”双方(分别以丁文江、张君劢为领军人物)真实对立之所在。而从哈耶克所提供的视角切入,则可发现,标榜“科学万能”的丁文江在知识论上秉持的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由此导致了他对“全知全能”政治的醉心向往;与此相反,谨遵“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张君劢则出于对科学理性局限性的认识,在“新式独裁论”甚嚣尘上之时固守了其自由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回顾三十一年来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经验时,经常遇到“一点论”这样一个问题。“一点论”总是以“突出重点”为理由,孤立地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搞“一刀切”、“单打一”。这种思想上的“一点论”,同政治上的左倾路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端片面性顽症。其祸害之深重,已为人所共睹;其影响所及,至今仍是四化建设的一种严重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空间架构理论出发,针对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向界面不确定的现实问题,指明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内陆地区和省份的经济腹地的强烈需求,由此而考察了跨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与现实途径,进而推导出“泛海峡西岸”的理念和未来前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向西寻找发展空间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实践人本主义”的启发下,参考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这一国际级的文献,提出了“文化价值决定经济基础论”和“人文精神决定社会发展之方向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它的出现和发展,显示了中国史学跟政治的密切关系,也正因为这样,环绕“正统”的争论,才历代不已。 王夫之在他的论著中,对历代“正统”问题十分注意,而且因应他所处的时局,藉论“正统”而表达他的政治思想。但在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船山反对谈什么正统不正统。日人内藤虎次郎在他的《支那史学史》第九章<述正统论>一节说: “《读通(钅监)论》的著者说,这类事不值一提,故关於正统论,书中不置一言。 国人魏应麒也接受这种看法,说船山“不作正统之妄说”,柳诒徵在《国史要义》论“史统”一章,一方面将王船山归入“不持正统  相似文献   

16.
杜杰 《理论界》2006,(11):167-168
文章提出,孟子是儒学“仁”本体论之完成者;“仁”本体论的理论实质即是先验道德主义,从而规定了孟子(儒家)之人格修养的先验主义工夫论;由此确立了儒家内圣外王之“内圣”路径,即所谓的儒学“道统”。  相似文献   

17.
最近,陈水扁抛出所谓“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并宣称将组成“九人推动小组”加以落实。这是陈水扁为缓和岛内外压力、捞取选票、深化“一边一国”的新花招,“两岸和平”烟雾弹背后掩藏着不可告人的“台独”阴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比较集中、全面、系统地阐发“智”的作用、表现形态及特性,且时露真知灼见者,当推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他于天启六年(1626)编撰成《智囊》28卷付样,受到读者的欢迎,后于崇债六年(1634)补充有关“智”的事例,编成《智囊补)。冯梦龙为是书写序,对所分10部皆有“总叙”,各卷均有小引,不少条目,还附评注。这些理论性文字,连同书中事例,共同构成了冯梦龙对“智”的看法,构成了他的“智慧观”。(一)智在冯梦龙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在冯氏的思想体系中,“智”乃重要之一环。他论“政”,论“情”,论“谐”、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认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科学体系,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贯穿着十个基本论点,构成其理论的核心,也形成其理论的特色。这十个论点是:“致富论”、“稳定论”、“改革论”、“开放论”、“两手论”、“求实论”、“自主论”、“效益论”、“人才论”、“未来论”。作者对这十论进行了系列研究。此文是第一篇,其余9篇本刊将陆续刊登,欢迎读者对此发表评论,以求对邓小平理论的特色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是在中国文化系统内产生的 ,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特质。今之学者通常站在西方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它 ,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中国文化和哲学问题的性质。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角度去解读 ,可以发现“白马非马”论实际上不属于逻辑问题 ,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认识论问题。它是“责实”问题 ,而非“共相”问题 ;采用的是“辨物察类”型分析法 ,而非概念逻辑 ;它是公孙龙特有的借以阐述其思想智慧的“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