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将趋于下降。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发展特征。例如,从1965—1986年20余年问,低收入国家农业产出年均增长率呈3.3%,农业份额则由42%下降到32%;中下收入国家农业产出年均增长率为3.0%,农业份额则由30%下降到22%;中上收入国家农业产出年均增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1))降水量的丰枯变化较大。其中,1965—1979年属丰、枯交错波动期,1980—1989年属于连续枯水期。从气象角度看,1965—1979年属于平水期,但从农业用水要求看,基本属于干旱;在经历了大部分年份干旱的15年之后,又遇到20世纪80年代整整10年的连续干旱。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干旱缺水不仅对人类生存、生产形成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文章梳理此阶段(1965—1989年)海河流域干旱缺水的成因,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总结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相关策略,旨在为实现流域内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下降 ,农业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局面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新时期的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命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对工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新时期农村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农业对人类生存的保证作用看 ,无论是现在 ,还是将来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1.五年规划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我国已经编制了10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我国政府将编制“计划”改为编制“规划”。2.产业转移指某个  相似文献   

5.
一印度独立三十多年来,经济上有了相当的发展,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工业生产增长四倍;基本上改变了独立初期留下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初步打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几经周折,时起时落。以七十年代为例,就曾经历过一九七二——七三和一九七四——七五两个年度的下降和衰退。英·甘地夫人前次当政的后期,为对付经济的衰退,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二十点纲领,采取了一些强硬的措施,加上天气较好,印度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到一九七八——七九年度为止,连续四年的好天气带来了三年的农业好收成,印度的储备粮空前增加。农业的丰收也促进了工业的相应发展,工农业生产好转,加上其他有关因素,外汇储备也空前增长,国内物价随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试论印度绿色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摆脱周期性的饥荒困扰,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政府推行了一套以增加小麦、水稻等粮食产量为宗旨,其他与粮食生产无关的因素几乎被忽略的农业政策.政策椎行之初,起到了立杆见影的作用,国家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目的,被国际社会称之为"绿色革命".但是,40多年后.国家视角过度单一的弊端逐渐凸显了出来.不仅农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印度政府最初追求的粮食产量亦出现了萎缩.印度政府和农业政策专家提出了技术更新、回归传统和制度变革等多种解决方案.旁遮普邦的几家农业贸易公司的实践为困境突围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即通过市场手段将小农组织起来,以市场需求代替国家视角,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升级.这种转变为人口大国解决农业问题也提供了莱种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以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以需求约束为主...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初,印度政府颁布了名为《朝向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印度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途径》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划确定了印度初等教育改革继续遵循普及性、质量性、公平性的三维发展战略目标。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着力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印度初等教育改革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下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结构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弱质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会不断的降低,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著名经济学家基姆安德森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越快,农业的比较优势下降的就越决。因此,但凡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对农业实行各种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这条规律在我国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农业的比较优势迅速下降,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28.1%下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而城市化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建国以来,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以国家有计划地“农转非”为主要形式,以大中城市发展为主要特点。本阶段的问题是动力单一,缺乏活力。第二阶段(1978—1989),以农民“离土不离乡”为主要形式,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主要特点,且动力多元活力充分,但也存在乡镇工业乡土化、分散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等问题。现在,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一个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共同推进的新阶段。国家调控城市化的主要任务在于协调城乡工业化的关系,推动农业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实现多层次转移。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但两者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应用改进了的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1995—20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较好,但波动性明显,表现为4个明显的阶段,即1996—1997年为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1998—2001年为基本协调发展时期,2002—2004年又处于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2005—2010年再次处于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两系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从空间上看,中国各省区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度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东、中、西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虽然17年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实现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80—90年代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确保了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由基本国情所决定了的农业基本任务将仍然是以基础产业部门的身份继续支持国民经济不断增  相似文献   

13.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不管对世界哪个国家,不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以科技创新为标志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农业也已被赋予了现代化的特色。本文着重考察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正> 建国以来,我们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是经历反复的。在五十年代初,当时流行的理论模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同志借鉴外国的建设经验,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的思想。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①但这个战略思想并没有见诸于实践;1958年由于对农业形势判断失误,认为粮食太多了,同时又提出了“以钢为纲”大办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发展大大超越了农业承受能力。结果是农业严重萎缩,从而全国上下强调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要求“把一切工作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强调要以农,轻、重为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我国第一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全国理论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问题,也进行了一次较集中、深入的讨论,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转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农业从1957年后的20年内,长期处于萎缩性发展状态。由于农业“腿短”,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从而1978年开始再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今年苏联党与政府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给予社会主义各国劳动人民以无限的欢欣鼓舞,因为这个计划不仅是苏联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今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竞赛都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正如在“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一文中所指出的:“七年计划的国际意义在于:完成这项计划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  相似文献   

16.
1949—1978年间,白洋淀地区气候大致以1965年为起点由多雨趋向干旱,人类活动叠加其上加剧了水环境变迁。其间人水互动可分为3个阶段:1949—1957年间,社会主义集体力量在抗灾自救中得到群众认同,人水关系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1958—1965年间,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1963年8月大洪水中进一步发挥,但是“大跃进”也使淀区水环境发生质变;1966—1978年间,工业污染、连续干淀,人水关系开始探索如何向工业化转型。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学习借鉴苏联的理论和实践,与工农群众结合,通过 “实践—理论—实践” 的工作方法,探索构建了人水互动的社会主义模式。运动式、急于求成是期间最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个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勃展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在这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学一点政治经济学,深刻领会毛主席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对于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是很有必要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由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由于农业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提供者这个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前17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地位认识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的前17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始阶段,对农业地位认识的演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7年间,农业政策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党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例如,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源于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清醒认识;“一五”期间农业的相对落后是由于党对工业的过分重视;“大跃进”时期农业的破坏是由于“以钢为纲”方针的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则是由于“以农业为基础”方针的确立,等等。总之17年间,党对农业地位的认识是随工业化实践的推进而不断深化的。  相似文献   

19.
印度独立迄今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从生产力结构的变化来看,存在着一种极为矛盾的状况:在国民经济构造的全局上,历届印度政府为发展计划虽已耗资八千多亿卢比(约合一千余亿美元),然而,连印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也承认,“这些年来,印度经济的结构几乎没有变化。”“就全面的经济指标来说,印度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可是,在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武义是传统农业县,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后,武义逐渐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初期阶段,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创办了工业园区,引发了洼地效应、鲶鱼效应和蛟龙效应,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武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园区也成为武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