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资源的概况上,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模型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做定量分析,得到磁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各项权重,后运用模糊记分给每项资源打分,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磁器口古镇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建议磁器口古镇应注意其表演艺术类和传统技艺类精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2.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8项.类型较为齐全,以传统舞蹈类、传统技艺和民俗类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性、较强的表演性和民间性、参与性强的特征.旅游开发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遵循动态保护和分类开发的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以及特征,提出了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方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在地地区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作为其保护开发的重要手段,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三个角度进行,并采用指标细化评分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评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政府和学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热潮下,有必要进行冷静的思考,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才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性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需要依托现实生活与市场得以传承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但目前关注其文化性者较多,而关注其商品性开发者较少,使其处于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性,并以恰当的载体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通过旅游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或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及纳入旅游产品体系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是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结合正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金华市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旅游发展自然离不开文化,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文化商品开发,为旅游创造经济价值,旅游产业将得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曲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相声作为传统曲艺的重要代表,长久以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天津相声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始终坚持将相声作为城市名片,不断摸索相声与天津旅游产业的融合,力求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带动与协同发展。发展天津相声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定上升的空间。基于此,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天津相声的渊源和发展进行梳理,着重研究天津相声与天津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基础与实践,可以为我国传统曲艺及其他曲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进而推进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开发,使其在得到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分类标准对其进行汇总和梳理,并运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从资源价值、保护现状、旅游开发条件及潜力三个方面,筛选出16个指标,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科技渠道以及数字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现已成为传媒发展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受到了巨大冲击,使得其原有传播模式开始变革。由于剧团成员对新媒体认知不足,剧团资料数字化程度较低,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宣传、联合青年群体开展活态传承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伴随着文化环境迭代、受众群体缩小、市场份额萎缩,如今已至濒临失传境地。只有从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分析其面临的困境与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对应的传承与保护措施,才能使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旅游开发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不应开发,开发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出.为此,本文在理想评估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三轮专家问卷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打分,并借助游客和居民的问卷调查进行筛选及模型修正,最后得出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河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这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业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占主体地位,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所占比例较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占主体地位,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及传统医药所占比例较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分布,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密度上,呈现为皖南地区>皖北地区>皖中地区,具体而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呈现极核式分布特征,黄山市最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呈现为南多北少,且形成了一核、一带、一片区的空间格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呈集聚状态,且不同类型呈多核和组团分布格局,地区差异明显,地域性强。据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应该采取"核心+带状+片区"分区分类模式以及"政府+企业+传承人+社区居民"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盐城拥有种类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盐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对增强盐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高盐城旅游业的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使盐城旅游业保持独特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及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确切地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盐城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族马尾绣的使用功能和刺绣技艺受到了冲击,除面临技艺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外,还面临着传统技艺与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现代强势文化对水族传统文化的消解等问题。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为水族马尾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极具民族特点的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着重开发的内容之一。水族马尾绣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在优势是:文化艺术含量高,工艺性、实用性和地域性较强,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水族马尾绣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外在条件:一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基础条件;二是贵州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发展平台;三是旅游业的推广和日渐成熟也为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对水族马尾绣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应把握适度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避免对马尾绣传统文化原真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科学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省内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以政策法规为根本保护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市场、产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要深入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内涵,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强化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与形象,坚持"活态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杜绝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数据,结合RMP理论,对山东省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和开发模式进行探讨.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状况,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技艺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开发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对手工技艺加强整体性、真实性的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其经济价值、拓展其传承空间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四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为例,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价值,进而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概览,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无锡市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指出无锡市旅游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不够充分的问题。最后,从创新非遗旅游产品、优化非遗和旅游融合运营模式以及加大非遗文化内涵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了文旅融合视角下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阐述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旅游开发重要性、开发重点、开发运作模式和开发措施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好。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本文对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构想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