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社会地位较为尊贵的明代宦门闺秀较之平民阶层女子,有着优先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她们或延请名师、或师从父母、或从宗教宣讲中获得教育.明代宦门闺秀教育呈现以下特点:从女教书籍中获得启蒙,文化成果闺秀化,名媛结社、出版诗集,才女地域分布明显.由于商品经济的刺激、文化教育的普及、家庭环境的熏陶、进步思想的推动,明代宦门才女辈出,闺秀文化活动较为繁荣.  相似文献   

2.
<闺秀词话>是一部收录宋至清代尤其是清代女词人生平与词创作的作品.除了少数几篇涉及宋、明女词人外,所收录的超过4/5都是清代女词人,因此,可视为"清代闺秀词话".<闺秀词话>反映了清代闺秀词春色满园、冠绝千古的盛况,对研究清代闺秀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价值主要在三方面:一、地域文学、家族文学价值;二、清代女性词史价值;三、清代女性对词境的开拓立异.  相似文献   

3.
阳湖张氏闺秀是常州文化繁盛的结晶,张■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她的生平与子女情况、在京城与闺秀潘素心和沈善宝的交游情况一一得到再现。并且她的诗词中唱和酬赠、感离伤病、关怀时事等主题的作品颇具特色。将张■英生平与创作置于清嘉道时期,其在闺秀创作家族化、地域化及其操持名媛诗歌选政等领域的典范意义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4.
江西闺秀词的创作,与闺秀词的整体创作基本同步,在越过了唐五代的孕育期之后,也历经宋金的繁荣、元明的衰落、清代的极盛的几个过程,出现过魏夫人、景翩翩、刘淑、朱中楣、曹慎仪、萧恒贞、陶淑等优秀的江西闺秀词人。但由于接受观念、接受环境隔膜,长期以来她们被久置历史深宫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5.
淮山棣华园主人《闺秀诗评》与苕溪生《闺秀诗话》二书因不知作者具体为何人,产生很多疑问。仔细比对《闺秀诗评》与《闺秀诗话》所载条目,发现《闺秀诗话》所载的106则中,有71则与《闺秀诗评》完全相同或者相似,可见苕溪生编辑《闺秀诗话》时一定参阅过《闺秀诗评》,但不知因何只字未提;同时根据相关资料考证棣华园主人应就是清代戏曲家黄钧宰,发现苕溪生与民初小说家徐枕亚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8.
苏雪林凭借成名作《绿天》和《棘心》,赢得了"闺秀派女作家"的声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梦文本"与"潜文本"相关理论,指出苏雪林早期散文创作集《绿天》的伪"女性气质"。通过对《棘心》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美学风格的分析,指出苏雪林早期创作与"闺秀派"不仅相去甚远,而且呈现出阳刚、雄壮之气。  相似文献   

9.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10.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11.
明清闺秀在赋中的“自我”书写促使花卉赋新的品质达成,在花卉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中完成朦胧感与明晰化的辩证统一,构筑女性文学的审美体系。“女性写女性”的明清闺秀花卉赋是家族文人群中女性创作范式的具体表现,展现出明显区别于“男子而作闺音”的男作家“凝视”传统的“清慧”美学品貌和雅致心境。明清闺秀花卉赋者在赋题选取上的花卉种类之孤寒特质、在具体的花卉描写中的纤细语言材质以及在花卉观察中的“自我”代入,体现出明清女性文学新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女作家。她们身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女性端庄、婉约的特点,但时代的影响又使她们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带上了现代女性个性解放、思想活跃的特征。东西方两种教育思想的冲击促成了闺秀派作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群体的形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的推动下,她们的创作整体上表现出女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探求自我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在审美风格上,注重营造古典的诗意氛围,抒写温婉的感伤情怀。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苏州大学王英志主编的校点本<清代闺秀诗话丛刊>最近问世.  相似文献   

14.
梁章钜的诗话著作卷帙繁富,蕴含深厚,有很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其晚年最后两部诗话《雁荡诗话》和《闽川闺秀诗话》均编撰于耄耋高龄之际。《雁荡诗话》构思独特,融自然胜景、诗人诗作、精严考证和编撰者品评于一体,是中国诗话史上一个创举。《闽川闺秀诗话》是专门为明清两代闽省闺秀编撰的一部诗话,对于彰显地域文学特别是地域女性文学来说,自有其开创意义在。诗话保存了许多闽地女诗人的作品和资料,于乡邦文献亦有所增补。  相似文献   

15.
清代闺秀论诗诗以"和而不同"的性灵诗说为核心,在内外视野透视中建构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诗学内涵,依此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更高的社会地位,具有男性诗论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人黄秩模编刻的<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比汪启淑所辑<撷芳集>晚出80年,多收诗人96家、诗2314首,实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撷芳集>的序者沈初将所收诗人虚报100余家,<国朝闺秀诗柳絮集>为清代最大女性诗歌总集的地位长期得不到公认.这部总集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汲取<撷芳集>和<正始集>编纂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人诗并重、存没兼收的选录标准;消解流品、以韵系人的编纂体例;南方为主、群体为先的主体框架.这些特色既是其"最大"的成因,也反过来丰富了"最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行、 肖亚男女士主编的《 清代闺秀集丛刊》( 以下简称丛刊) [1 ] 于2014年 9 月面世, 丛刊汇编清代女作家别集402 种,还附有编者所撰闺秀人物小传 4 万余言,共煌煌60 册,这对中国文学史和妇女史研究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清代400 多名闺秀原创的饱含生命、心声、情感的诗集不至于散落于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从2007 年开始的运作、采购到丛刊面世,历经八度春秋,主编和责任编辑甘愿辛苦如此,在敬佩之余,深感有必要向更多的文史研究者特别是女性文学和妇女/性别史研究者推介,与同行和同趣者一起聆听清代才女的心音,并重估她们的价值,了解她们的生活,以至共同连缀已逝历史的碎片,书写妇女史的华章. 正如主编肖亚男八年前整理" 清人别集丛刊"时对十余种闺秀集感慨万端所咏绝句——" 一卷诗书一缕魂,芳华杳逝尚需论. 若将闺意心灯照,透纸三分是泪痕",正是编者的志趣立意之所在.所幸她的志趣愿望业已随着本丛刊的出版得以实现,而对我作为先睹为快的读者来说,沿着编者的志趣抱负, 从才女生平与写作经历出发,用社会性别视角的" 心灯"去照" 闺意",审视" 三分泪痕"及之外的心香情愫,揭示该丛刊出版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卷帙浩繁,本文分析的重点放在编者的清代才女小传,列举性地以才女代表的生平及其写作实践为印证,从以上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评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女性文学的鼎盛,明末清初时关于女性“才”与“德”的争论则愈加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女性的文才是否会妨碍到她的德行。清代的闺秀诗人对此多持“德本才末”的观念,实际上,在她们的生活实践中两者是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晚清女学生同时拥有闺秀和新女性两种不同的身份。一方面,她们是来自士绅家族的闺秀,幼受庭训,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遵守传统女德观念;另一方面,女学兴起后,她们又进入女学接受近代女子教育,被塑造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女性,拥有启蒙女界的自觉意识和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在女学生繁荣的写作背后,两种身份并存共生,分别于公、私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又在道德层面实现了新旧两种身份书写的互动与融合。晚清女学生写作背后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建构是晚清女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身份认同的缩影,她们的努力与尝试体现了女性智慧与女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林黛玉形象的一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中,"诗人"林黛玉的形象,凝聚着作者的理想和寄托.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是成就林黛玉诗性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爱情理想的成功和婚姻理想的失败,都与她的孤独境遇有关.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窥见作者内心对这种理想人格不可能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