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作为师长,她是我走入事业的引路人;作为大姐,她是我生活中最知心、最亲密的朋友。这一切她做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一如出自她的本能。可是,我却永远失去了这位朋友和师长,永远来不及说声谢谢她就这么走了走得那么执意和突然连对她说声谢谢的机会都不给我。如果有机会我会对她说"谢谢你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关爱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而骄傲。"本想这句话以后有的是机会说但万万没有想到几天以前我永远地失去7这个机会我只能将它永远地埋在j卜里铸成永远的遗憾。几天以来只要一闭上眼眶与邵云环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就像放幻灯片似的一幕一幕地在…  相似文献   

2.
我刚参加工作时,可谓一腔热血、干劲十足,很快就成了部门一个小小的领导。但是我年轻气盛,总喜欢炫耀,对于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不懂得冷静思考,总是一意孤行。去年有段时间,我业绩突出,但却让人抓到了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对我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心里感到委屈。一次周末,饭桌上,一向寡言的父亲和我聊天,父亲问我:"你知道羚羊的天敌有哪些?"我说:"有豹子、老虎等。"父亲退休前是一名生物老师,他接着说:"羚羊不是我  相似文献   

3.
朋友最近在生意上大赚了一把,可他脸上没有半点喜色。何故?原来是读初二的儿子跟他闹别扭。儿子说,父亲成天光晓得挣钱,还要我将来非考上重点大学不可,而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与他讨论问题总是“一问三不知”。真有些儿子瞧不起老子的意思。父亲说,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挣钱供你读书,你就得好好读,我读再多的书还能生出钱来,能去替你  相似文献   

4.
泉城济南一幢普通楼房里住着一位美国老兵温纳瑞斯。他是1953年朝鲜停战后,拒绝遣返回美国,毅然选择留在中国,并以“洒骨灰于黄河中流”为他的最终归宿的美国志愿兵。 温纳瑞斯二战时到过半个世界,抵达朝鲜战场后的第三天被俘。当官的一再说:被中、朝军队俘虏就意味着砍头。然而被俘后的温纳瑞斯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950年 11月 28 日,我永远忘记不了,说它是我的被俘日固然对,但是更为确切的说法,则是我的“解放日”。因为打这一天起,我逐渐获得了真理,有了真正的人生理想,或说有了一位新母亲。温纳瑞斯说上…  相似文献   

5.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  相似文献   

6.
职业快餐     
·广告设计师 一位年轻人应聘广告设计师成功后儿周,人事部主任问他:“111请这份」书;时,你说有五年_「作经验。现在调查发现,实际上你是头一回干这项工作。” 年轻人说道:‘’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应聘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售货员 商场人事部经理对老板说:“吉姆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磕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_「作岗位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 “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老师 父亲:“你们班里谁最徽?” 儿子:“不知道,爸爸。” 父亲:“我想你是知道的。你…  相似文献   

7.
1985年9月,当60岁的叶选平在广东省六届四次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省长时,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你的父亲对你有何影办’卅选平坦率地答道:‘喀观地说,我父亲对我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在十六岁时就到了延安,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但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党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名具有四十年党龄的党员,看成是党的干部,而不是考虑我是叶剑英的儿子。”是的,叶选平的几十年岁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于1941年到延安,入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年入党。后来到中共中央军委工业局工作。194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机会     
佚名 《人才瞭望》2010,(4):86-86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决定,从下个秋季学期开始,我就不能重返课堂学习了,因为我的分数太低了。他说.我永远都不能成为一名律师。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当时沮丧的心情。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我还从没有真正失败过。毕竟,波尔得的科罗拉多大学是一座泰姬陵——一扇通向司法职业和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第一批升起的将星,他之所以获得这一殊荣,并非靠军事指挥技术,而是靠他高明的医术和崇高的品格。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了解他的干部和群众,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周恩来对李治说:“你救了我一条命,要不是你,我早完了。”1899年11月的一天,在江西省永新县一位小木匠的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起名为李圣治,字守镜,李圣治在村里上完小学后,考上了县禾川中学,当时与他同在一个学校读书的还有王恩茂等人。  相似文献   

10.
每天放学,父亲总会到学校接我。 我曾疑惑地问他:“爸,你来接我,不载客挣钱了?” 他总是笑着说:“小宇比钱宝贝哟!先把你送回家,再去载客嘛。”靠在父亲温热的背上,感受着从他身上传递过来的脉脉温情,我心里荡漾着幸福的涟漪。  相似文献   

11.
马拉多纳率阿根廷足球队夺得1986年世界杯的第二年,他在阿根廷的一个普通人家呱呱落地。少年时期,他便展示出过人的足球天赋。有一次,父亲带他到当地的一家足球俱乐部玩,恰逢俱乐部组建少年队,父亲就请求让孩子试试。教练拒绝说:“他只有5岁,太小了,并且他是那么瘦弱,不合适。”经过父亲的再三请求,教练无奈地回答:“那就试试,如果有人替他,我随时把他换下来。”他没有被换下,因为他第二次得球就连续过人,直至把球送进对方的球门。于是,教练当即表示要选用他。  相似文献   

12.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那一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估计自己快不行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张白纸对他说:“儿子,你看这上面有什么?”他看了一下,什么也没有,便对父亲说:“白纸一张,什么也没有。”父亲笑了,立即把纸转过来让他看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字:先看反面再看正而。  相似文献   

13.
父亲母亲年近古稀,世居农村,一辈子服侍农桑,近年来常感力不从心。父亲常常叹息:“要不是运气不好,我也能领到养老金啊!”他还在慨叹当年因政策原因被迫弃学回乡务农的人生际遇,并时常与当年的同学、现在的退休干部作比较:“论学习成绩,他们都不如我。”只有每每说到此处,父亲那张布满风霜的古铜色脸上方才显出一丝自豪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学校成立了乐队,我想去参加!”父亲说:“好事情,我支持你!”儿子为难道:“但是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了儿子半天,递过一根筷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咱家穷,你能不能争取当个指挥?”  相似文献   

15.
阿伟比我大五岁,在我们公司工作已有八年,是老总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我最羡慕的是,他享有特权——不用打卡,不用坐班。即便这样,他月收入也会在两万元左右。而且在不少场合老总都说过,只要他的公司还在,阿伟就永远是公司的员工!  相似文献   

16.
行动迟缓,但丝毫不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风霜染白了鬓发,岁月雕出了满额的皱纹,但不老的是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讲话铿锵,底气十足,倒显一派学者风度。于光远,同孙冶方、许涤新、薛暮桥曾代表中国当代经济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在经济理论界享有“四大名旦”之称。“读高三的我,成了教高三生的小老师。”知于光远者众,知郁钟正者寡。其实,于光远本名就是郁钟正,他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里。“父亲和母亲结婚后第二年,我在上海降生。那时父亲在北京任职,出生两个月后,妈妈带我去北京时,父亲才第一次见到我。父母共生了9个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一1993年广西首届外语大赛对广西文化教育界来说是件大事,对所有参赛及工作人员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我,作为大赛的一名组织者和工作人员,已经把它写入我个人的那本没字的书《我的一生》中,永远珍藏在自己的记忆之海里。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资华斯说过,一个人的一生是由许多“时间的点”连接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接连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一封短信,只要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好多了。”小仲马却倔强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在一起。面对那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屡败屡战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与邹光耀先生算是老朋友了,所以在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见到他时,我非常开心。当然他比我更开心:"这不仅仅是我个人莫大的荣耀,也是公司团队、我家人和祖籍潮汕亲属们的荣耀。"他托起沉甸甸、金灿灿的奖牌,深情地说:"我实现了父亲生前的愿望。"下南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但是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迁徙的脚步。  相似文献   

20.
镜子     
像以往一样,今年我依旧回到老家过团圆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家里客厅的墙壁上新镶上一个县人事劳动局赠送的镜匾─—父亲退休了,春节前的几天就办妥了手续。而立之年的我良久凝视“光荣退休”几个金黄色的大字,思绪万千……18年前,我离开与我朝夕相处的乡村小伙伴,跟着父亲到离家乡近20里路的县城读初中。父亲在县人事劳动局工作,一忙起来可就顾不上我这个10多岁的孩子了。再说作为“一头沉”的他每个星期天还要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活。但父亲对我管得很严,一进县城念书,他就帮我在床头、床边贴满了学习计划、自我守则和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