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学者对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文体学的介绍为基点,针对我国学者对于文体研究的"主题意义"探究不够的现状,从功能文体学的文体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前景化"和"情景语境"等主要概念、"文体意义"与"主题意义"等方面联系起来具体分析,认为文体分析的最终目标除探寻文本的文体特征外,还包括挖掘和阐释文本的"主题意义",对文本"前景化"的判断标准是以文章的"主题意义"和"情景语境"为参考的.因此,在运用功能文体学进行文体分析的时候,需要和一定的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相联系,才能体会到文本的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文体学将作品的阐释和语言描写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对文本细读以找出与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相关的、被突出的即前景化的语言特征,然后运用适当的语言学工具对有关的语言结构进行分析,阐明他们的文学意义。前景化的表现形式为变异,可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分析变异现象,从而揭示其表达的主题意义及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分析有助于揭示和解读小说文本的深层意义。汲取叙事学和文体学对叙述人称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考察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认为小说中的叙述人称不仅具有系统功能语法提出的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还具有区分叙述视角、体现小说文体特征的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是选择文学文本中具有文体特征的语言,从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等层面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发现其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运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册收录的文章《此处无声胜有声》从修辞、句法和词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文章语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联系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双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65-68
诗歌《羊齿山》作为托马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语言运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运用文体学中前景化的视角分析《羊齿山》一诗的语言,不仅赋予诗歌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又从变异和过分规则化两个方面剖析前景化实现的手段,前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本诗独特的魅力,而且突出了诗歌的主题.通过探讨诗歌语言在语音、语相、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层次上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帮助读者分析和解读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为系统功能语法角度的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运用元功能理论探讨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讲话能进一步揭示政治演说文本语言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交际意义。通过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篇章功能这三个层面展开对该文本的分析,力图探索演讲者如何借助三个功能手段的语言技巧运用来号召民众响应其政策,传达其对巩固统治,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系统功能语法角度的政治语篇分析能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以及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两者又是如何为社会交际服务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否适用于英语会话体诗歌意义的诠释与鉴赏,采用英国诗人Roger McGough的诗歌《列车上的对话》(简称《对话》)作为分析文本,从语境概念与《对话》的语境入手,分析"会话本质"理论与《对话》模式,阐释隐喻理论与《对话》含义,论述诗歌语言与《对话》语言。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意诠释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将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的各方面特征与诗歌的起源、形式主题厦本质等几方面进行类比,说明<玻璃山>具有诗性语言的特征,在体裁上可纳入诗歌范畴;进而以<玻璃山>这个后现代文本为依据,从文化隐喻、意象隐喻两个方面揭示出文本中意象的隐喻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巴塞尔姆的<玻璃山)一文描述了诗人写诗的过程.作者通过散文化的诗歌语言表现出改变语言功能的决定,从而实现将语言从符号层面转化为事物的本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是韩礼德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韩礼德的经验功能这一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闺怨》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分析对于诗歌翻译的重大作用。在重点论述了四篇译作的基础上,得出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诗歌的应用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拓展了《闺怨》英译文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功能角度出发,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于与语言相关的各种学科,如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统计学等,都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影响作用。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对米歇尔北大演讲进行分析,能揭示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阐明米歇尔在北大演讲时是如何构建人际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篇一直是许多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文体学、系统功能语法、符号学、传播学、语用学等学科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通过对广告语篇研究进行梳理,该研究有两个转向,即从说话人的角度转换到从受话人、听话人的角度去研究文本;从静止的辞格分析转换到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及其文本。从多角度研究语篇有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体学是用语言学的一些分析方法揭示文学作品主题与审美价值的一门学科。将其应用于英语诗歌赏析,可以使读者对原诗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系统、科学,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审美价值。用文学文体学的理论观点探索英语诗歌StoppingbyWoodsonnSnowyEvening(《雪夜林边驻脚》)在诗歌用词、语音、语义及句法等各层次反复呈现的二元语言形式的文体价值,进而揭示诗人通过这些语言手段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从语境、及物性、词汇情态、排比结构和词汇衔接等方面分析和比较了B lake和F lint的两首同名短诗London在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上的异同。分析表明这两首诗虽然在叙述对象、话语基调和语式上大致相同,但在及物性系统和人际意义的体现方式上,表现出与各自主题相关的不同特征。分析证明功能文体学能够为诗歌的文体分析提供客观的分析标准,使读者对语篇的主观理解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  相似文献   

14.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母女关系主题巧妙且深入的刺画,使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紧密围绕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利用系统功能文体学理论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分析,结合语篇功能理论中的主位分析,对<喜福会>一些文本的语言文体特色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第一人称叙述中隐含的多重意识是如何凸现母女间期望与失望的冲突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15.
功能文体学对评价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作为联系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的桥梁,功能文体学用来指导小说风格翻译尤为重要.它能够从语言多层面来分析文本的各种文体特征,从而解决在翻译过程中其他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内容层次上的“假性等值”等问题,即内容层次上风格遗失的问题.就小说本身而言,它的文体特征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小说的文学价值,所以对于译者来说用恰当的手法分析并传达原作的风格关系到翻译之成败.作为功能文体学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表示与情景有关的交际角色关系.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的对话体现二人关系的发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因此该部分文本的准确传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用文体学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游客访谈、样例分析等方法,对重庆旅游景区英语文本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修辞及文化因素等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增强语言能力、培养文体意识,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熟悉旅游景点的相关文化知识,希望这些策略能为旅游文本中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语言是人类用来表意的工具"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20世纪后半叶的语言学研究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该语法派系的重要核心内容元功能理论的阐述,介绍了语言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主位系统来实现其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以使语言使用者实现传情达意的交流目的.元功能理论通过打破传统语法机械孤立分析语篇结构的做法,侧重于整体分析意义的如何表达,以及语言的运用,对提高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母女关系主题巧妙且深入的刻画,使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紧密围绕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利用系统功能文体学理论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分析,结合语篇功能理论中的主位分析,对《喜福会》一些文本的语言文体特色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第一人称叙述中隐含的多重意识是如何凸现母女间期望与失望的冲突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19.
文体学的发展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文体分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特别快,如马丁(Martin)建立了“评价系统理论”.李战予对话语人际功能的全面研究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别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两篇航空广告,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广告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文体学的发展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文体分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特别快,如马丁(Martin)建立了“评价系统理论”,李战子对话语人际功能的全面研究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别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两篇航空广告,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广告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