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翻译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 ,实际上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 ,不管是始发语的理解还是目的语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的制约。翻译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只研究语言而不探讨思维不能诠释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 ,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翻译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认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文章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福柯尼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成因机理的探索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觉去认识世界,心智空间和概念整合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方式,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和理论理据。  相似文献   

4.
西方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观,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对翻译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翻译研究将语言学作为研究的基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出发阐释了翻译的主体性,以期为分析和描写翻译主体性这一十分关键的翻译研究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名词时,译者应力求在目的语中同时实现源语的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舍弃源语的识解方式,采用与目的语一致的识解方式。据此,译者可采用传承性翻译策略、参照性翻译策略和传承参照结合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作为第二语言的一种认知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在跨语际翻译中对语言可通约性、翻译主客体重新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不可译性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语言认知协同心理机制是翻译认识论发生的根源,也是译者进行翻译的生理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多种类型的隐喻常常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而从整合观视角来看待这些隐喻,分析作品中的隐喻的主要类型,揭示隐喻的思维机制,则能为我们多层面的体会隐喻功能和深层次的解读文学作品的风格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译者作为认知体验主体,其认知水平和认知范围总处于动态变化中.译者在政史资料的英汉翻译中,应积极发挥自己的历时动态认知功能,在宏观把握文体风格、纵深解读背景知识、认真揣摩原语信息以及微观弹性掌控措辞四个方面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11.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Blending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多数研究总以翻译的结果--译作为对象,对翻译过程的研究相对不足.Bell的翻译过程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对翻译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描述,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基本上反映了翻译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和一定操作性的一个模式.翻译研究应该重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将它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探讨翻译时的认知心理过程。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其中的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概念的转换、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等内容都需要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因此对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有一个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全面认识是必要的,有利于思考更科学合理的翻译教学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概念整合这一独特的认知视角出发,总结与分析已有的翻译过程模式,提出一个包括"解读源文"和"创建译文"两个整合过程的七空间概念整合模式,以期更好地阐释翻译活动,体现翻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义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翻译现在解释翻译现象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启发我们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翻译过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指出: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翻译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分析译本.  相似文献   

16.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7.
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是揭示翻译活动本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脑思维过程的不透明性,借助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感知、思维、记忆、解决问题、语言使用与学习等左右翻译行为的翻译智力问题,可能有利于翻译研究心理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和所指等方面,生态翻译观比关联翻译观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过程可以看做是认知的过程,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认知心理的基础上的对原语的认知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与经贸英语的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运用原型理论对经贸文本进行了分析,强调在翻译中注意原语文本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格式。隐喻是理解经贸文章的基础,经贸英语因其特殊性而使用隐喻结构,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和体现原文的含义就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词汇隐喻,力求达到原文和译文词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20.
经贸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过程可以看做是认知的过程,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认知心理的基础上的对原语的认知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与经贸英语的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运用原型理论对经贸文本进行了分析,强调在翻译中注意原语文本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格式。隐喻是理解经贸文章的基础,经贸英语因其特殊性而使用隐喻结构,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和体现原文的含义就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词汇隐喻,力求达到原文和译文词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